察断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审察判断。
《荀子·致士》:“临事接民,而以义变应,宽裕而多容,恭敬以先之,政之始也;然后中和察断以辅之,政之隆也。”
引证解释
⒈ 审察判断。
引《荀子·致士》:“临事接民,而以义变应,宽裕而多容,恭敬以先之,政之始也;然后中和察断以辅之,政之隆也。”
察断的网络释义
察断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宀(
),祭声。本义:观察;仔细看)(2) 同本义
察,复审也。——《说文》
览察草木。——《楚辞·离骚》
纤微皆审谓之察。——贾谊《道术》
察其所以然。——《吕氏春秋·本味》
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史记·魏公子列传》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宋· 苏轼《石钟山记》
(3) 又如:观察(仔细察看客观事物或现象);觉察(发觉,看出来)
(4) 明察,知晓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庄公十年》
故察己则可以人。——《吕氏春秋·察今》
(5) 又如:察士(能明察事理的人);察议(察明情节而议定处分。通常指过失较轻者)
(6) 调查;考察
夫传言不可以不察。——《吕氏春秋·察传》
(7) 又如:察勘(实地调查);察访(详细调查)
(8) 分辨
观物弗之察矣。——《礼记·礼器》。注:“犹分辨也。”
视之可察 。——《淮南子·说林》。注:“别也。”
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新语·道基》
(9) 考察后予以推举,举荐
乃察举吾弟。——《史记·刺客传》。索隐:“犹选之也。”
察臣孝廉。——晋· 李密《陈情表》
(10) 又如:察举(选举,选拔);察廉(举廉);察选(察举。选拔)
形容词
明显;精明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东方朔《答客难》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at7 [台湾四县腔] cat7 [梅县腔] cat7 [海陆丰腔] cat7 [客语拼音字汇] cad5 [陆丰腔] cat7 [客英字典] cat7 [宝安腔] cat7 [东莞腔] cat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
详细解释动词 (1) (会意。本义:截断,截开) (2) 同本义 断,截也。——《说文》 断木为杵。——《易·系辞下》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公孙弘断发而为 越王骑。——《韩非子·说林下》 是断手而续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患。——《韩非子·用人》 (3) 又如:断梗(断枝。比喻飘泊无定;指微贱的东西);断金(同心协力,坚固难移);断袖(旧时指男宠;比喻友情深厚);断颡(断头;砍头);断袖之宠(男宠);断头话(决绝的话);断裳(截断裳衣) (4) 断开;断绝 断者架木通之。——《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切肉肉断而发不断。——《韩非子·内储说下》 天门中断 楚江开。—— 唐· 李白《望天门山》 (5) 又如:断纹(琴上涂漆的裂纹);断头香(燃至中途熄灭的香。迷信者以为再烧此香,即对神佛不敬,来世必遭报应) (6) 拦截;拦劫 坐断兵马禀缣。——《后汉书·杜茂传》 因军兴,断盗数千万。——《后汉书·盖勋传》。注:“断,谓割截。” (7) 又如:断取(截取);断盗(拦截抢劫) (8) 判断;裁决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宋· 苏轼《石钟山记》 (9) 又如:断配(判决发配);断决(判决);断冤(审理冤狱);断遣(断决,处理);断没(判断没收归公) (10) 分;区分;划分 断,段也,分为异段。——《释名》 (11) 又如:断限(划定的年代界限);断方(划为方形) (12) 禁止 。如:断酒(禁止酿酒);断尽(禁绝);断渡(禁渡,停渡) (13) 戒掉,有意地抑制自己不行动 。如:断酒 (14) 斩杀,宰杀 大者立断。——《汉书·淮南历王长传》 (15) 又如:断除(除灭,杀掉);断杀(砍杀);断首(砍头) (16) 治理,治,管理…的事物 。如:断遗(处理;处分) 副词 (1) 绝对;一定 断无消息石榴红。——唐· 李商隐《无题》 (2) 又如:他的话断不可信;断无此理;断无(绝无);断省(明断);断黑(全黑);断喝(极严厉的吆喝) 形容词 (1) 残缺;片断 。如:断想(片断的感想);断碎(残缺破碎);断霞(片断的云霞) (2) 陡峭 。如:断壁(峭壁);断石(陡峭的岩石) 英文翻译sever, cut off; interrupt
方言集汇◎ 粤语:dyun6 tyun5
◎ 客家话:[客英字典] don5 ton1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去二十九換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