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简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仔细选择。
《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当朝圣人早照见欲化风俗,先正人心;欲正人心,先端人望,便在朝中那班真正有些经济学问的儒臣中密简了几员,要差往各省,责成整纲飭纪,易俗移风。”
引证解释
⒈ 仔细选择。
引《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当朝圣人早照见欲化风俗,先正人心;欲正人心,先端人望,便在朝中那班真正有些经济学问的儒臣中密简了几员,要差往各省,责成整纲飭纪,易俗移风。”
密简的网络释义
密简
密简 仔细选择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山,宓(
)声。本义:形状象堂屋的山)(2) 同本义(意思是山多)
密,山如堂者。——《说文》
松柏之鼠,不知堂密之有美枞。——《尸子》
(3) 隐蔽的地方
不窥密。——《礼记·少仪》。注:“隐曲处也。”
(4) 姓
形容词
(1) 假借为“比”。稠密;多
密,稠 也,疏之对也。——《增韵》
密云不雨。——《易·小畜卦》
加密石焉。——《国语·晋语八》
以陈楚之密迩于 楚。——《左传·文公十七年》
密布字印。——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密则无态。——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2) 又如:文理有疏密;斫直删密;密札札,密匝匝(严实稠密的样子);密茂(茂密);密茫茫(繁茂密集无边无际的样子);密茸茸(密集丛生的样子);密丛丛(茂盛丛集的样子)
(3) 亲密(强调关系上的亲近)
情好日密。——《三国志·诸葛亮传》
昵交密友,亦不半在。——陆机《叹逝赋序》
(4) 又如:密近(帝王左右亲近信用的人);密坐(靠近而坐,形容关系亲密)
(5) 秘密的,隐密的,慎密的
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宣和殿荔枝》
密通洞庭。——唐· 李朝威《柳毅传》
密奏请皇上。——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6) 又如:宦人密侍;出密诏示之;荣禄密谋;奉有密诏;密章(秘密奏章);密启(秘密的书画);密揭(秘密的奏疏式文告);密幄(密室);密诏(秘密的诏书)
(7) 紧密
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8) 通“谧”。安宁;安定;安静
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诗·周颂·昊天有成命》
密,静也。——《尔雅·释诂》
四海遏密八音。——《书·舜典》。传:“密,静也。”
止旅乃密。——《诗·大雅·公刘》
京室密清。——《文选·张衡·东京赋》
(9) 又如:密如(安定的样子);密清(安静洁净)
(10) 深;幽深 。如:密恩(深恩);密深(深切);密款(内心的真诚)
(11) 严密
古之为国者,甚虑敌深,其防患密。——辛弃疾《美芹十论》
刘桢壮而不密。—— 曹丕《典论论文》
凡道必周密。——《管子·内业》
(12) 又如:密心(精细的用心);密巧(精细,纤巧);密石(纹理细密的石料);密要(精密准确);密科(繁苛的法律条文)
(13) 通“默”。不语
公密而不应。——《庄子·达生》
动词
(1) 接近
以敝邑介在东表,密迩仇雠,寡君将君是望。——《左传·襄公三年》
(2) 封闭,闭藏 。如:密固(密封严实);密迹(匿迹,不露形迹);密椟(密藏于匣子中)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met8 [陆丰腔] met8 [客语拼音字汇] med6 mi1 mid6 [东莞腔] mit8 [客英字典] met8 mit8 [台湾四县腔] mit8 mi1 met8 [沙头角腔] mit8 [宝安腔] mit8 [海陆丰腔] mit8 mi1 met8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密 | 美畢 | 明 | 質B開 | 入聲 | 質 | 開口三等 | 眞B | 臻 | mit/myt | mĭĕt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间声。本义:竹简。古代书写了文字的狭长竹片)
(2) 同本义。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或木片,竹片称“简”,木片称“札”或“牍”,统称为“简”。若干简编缀在一起的叫“策”(册)
畏此简书。——《诗·小雅·出车》
执简记。——《礼记·王制》。注:“策书也。”
小简而长。——《考工记·弓人》
昭王读法十余简而睡卧矣。——《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3) 又如:简素(竹简与缣素。古代用来记载文字的竹帛);简书(古代的公文书于竹简,称为简书);简札(古代用以书写的竹简木札);简帛(简牍与帛。古代书写用品)
(4) 书籍;信札
呻吟槁简,诵死人之语。——《盐铁论·大论》
辱致来简,受赐无量。——柳宗元《答贡士元公瑾论仕进书》
(5) 又如:简末(文牍书简末幅);简策(指书籍);简囊(装书籍的袋子);简书(泛指文书,信札)
(6) 古兵器。鞭类
其人年少,虎体人形,腕悬铁简,身挂绿袍。——《薛仁贵征辽事略》
(7) 又如:简格(盛放弩矢的用具及放刀剑的架子)
(8) 两根长约六十五厘米的竹片组成的打击乐器,名云扬板,以左手夹击发声来显示节拍 。如:简子(简板。说唱曲艺时用以伴奏)
(9) 水名 。古黄河下游的支流之一,故道约在今山东省阳信县、栗陵县境
形容词
(1) 简省;简易;简单
繁文简节之音作。——《礼记·乐记》。注:“少易也。”
未为简易。——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郦元之简。—— 宋· 苏轼《苏东坡全集·石钟山记》
(2) 又如:简绝(简练,爽快);简至(治事简易,思想通达);简编凛烈(历史是无情的);简选(简择选拔);简阔(简略宽疏)
(3) 稀少 。如:简少(稀少;缺少);简出(少出);简缺(疏略缺失);简讼(减少刑狱讼事);简细(细小琐碎)
(4) 大
吾党之小子狂简。——《论语》
周之简圭。——《淮南子·说山》
(5) 又如:简圭(大的玉圭);简珠(大珠)
动词
(1) 通“柬”。选择
简能而用。——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盖简桃核。——清·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简放(选出遣散);简界(精选之后);简选(简择选拔);;简卜(择日卜问);简才(选择贤才);简用(选用);简拔(选拔,选用提拔)
(3) 怠慢;倨傲 。如:简侮(轻侮);简薄(鄙薄轻视);简倨(犹高傲);简恣(简慢放肆);简亵(怠慢,失敬不恭);简弛(惰慢弛废);简怠(怠慢)
(4) 简化,使得简单或较简单 。如:简出(精简放出);简缘(减除繁冗的外务。即寡欲)
(5) 检阅 。如:简稽(检阅稽核);筒孚(稽核属实,真确可信);简阅(检阅);简徒(检阅部众)
(6) 检查;检验
细细简认,件件都是王庆的。——《水浒传》
(7) 又如:简尸(验尸);简较(查阅;核对);简验(检查验看);简孚(稽核属实,真确可信)
(8) 捐弃;剔除 。如:简去(剔除);简汰(裁减;淘汰);简除(减免废除);简弃(捡除;抛弃)
(9) 分别;辨别 。如:简认(辨认);简别(甄别);简序(甄别次序);简第(甄别等第);简会(区别理解)
(10) 通“谏”。谏诤,直言规劝
犹之未远,是用大简。——《左传·成公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