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ㄇ一ˋ ㄇ一ˋ ㄗㄚ ㄗㄚ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密密匝匝 mìmi-zāzā

(1) 密集的;茂密的;满满的

邮递员把邮袋装得密密匝匝的
close;dense;thick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曹禺《汗和眼泪》:“挤进了一个坐得密密匝匝,成了一片人的海的会堂里。”

成语用法

密密匝匝作定语、状语;用于口语。

引证解释

⒈ 形容密集。

清洪昇《长生殿·弹词》:“又只见密密匝匝的兵,恶恶狠狠的语,闹闹炒炒、轰轰剨剨四下喳呼,生逼散恩恩爱爱、疼疼热热帝王夫妇。”
高云览《小城春秋》第四八章:“车厢里的人挤得密密匝匝的。”
郭澄清《大刀记》第十三章:“地头上,大路旁,长满了许许多多叫不上名来的野草,密密匝匝,毛毛茸茸,活象一床绿色的毯子铺在地上。”

密密匝匝的国语词典

非常紧密的样子。

如:「一群蚂蚁密密匝匝的围著蟑螂的尸体,看得人眼花撩乱。」

密密匝匝的网络释义

密密匝匝

  • 密密匝匝是汉语词语,读音是mìmìzāzā。是形容词,多指树木很稠密的样子。
  • 密密匝匝的翻译

    英语: thick, concentrated, dense
    德语: eng nebeneinander , sehr dicht

    密密匝匝造句

    广场上密密匝匝地挤满了观众,一个个都看得津津有味。
    狼群来到二人三丈远处停了下来,密密匝匝,入眼处皆是点点绿光与白森森的牙齿。
    老唱机、黑胶碟、细钢针……我们知道这些和唱片有关的名词,却难再听到长针吱呀,划过唱片上密密匝匝的纹路带来的声响。
    当见到附近密密匝匝地草丛里,没有任何动静后,中队长清水节郎大尉暴跳如雷地破口大骂道。
    门后是一条细长的甬道,地面上密密匝匝地铺上一路的骨头,分不清是人类的还是动物的。
    不经意间,窗外已飘起了雪花,缓不济急的雪密密匝匝,在暗淡的天空中急速地落向地上,腾空划过很多道孤线,随风旋转、飘动,犹如突如其来的柳絮,一时间充满天空。
    情是馅心谊是面,密密匝匝挤成团;朋是汤圆友是水,要把味道来勾兑;祝福是豆沙牵挂是芝麻,颗颗粒粒不分家;汤圆多圆生活就有多美满。元宵快乐!
    尽管繁枝横斜,密密匝匝如同渔网,追赶的速度却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来。
    岩洞上,一棵棵巨伞般的古松盘根错节,裸露的树根似蟒蛇,似钢筋,密密匝匝地箍在石壁上,仿佛要把整个岩石勒得透不过气来。
    春雨仍在这么密密匝匝、不紧不慢地下着。这如针尖,似牛毛般的雨丝从空中飘落下来,仿佛给天地间罩上了一层透明的薄纱,让一切都显得朦朦胧胧,好像置身于一个如梦如幻的童话世界里。
    土暴子在徐镇城下扎着大营,营地东北角有两块用木桩圈起来的场地,密密匝匝地或蹲或站着数千人。
    那个女孩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她的目光在我的脸上一掠而过,投向了窗外,那里是一片山林,密密匝匝的树木遮挡着视线。
    地一声,莱茵从七、八米高的树杈上跳了下来,这棵树密密匝匝的,足有井口那么粗。
    这里便是之前寻到何唤的地方,上方都被密密匝匝的树藤缠绕住,若是白日还成,到了夜晚,几乎就是伸手不见五指了。
    这个少女背后背着一个长长的条状物,用厚厚的油纸包了,再用粗粗的绳索密密匝匝地绕了好几圈。
    双睛突暴,一部连腮胡子,密密匝匝。
    网上密密匝匝的好多信息,像蜜蜂、苍蝇似的,吵得她心烦意乱。
    花朵不过一分镍币大小,密密匝匝,重重叠叠,织造出淮河堤畔、大别山麓梦幻般神奇的织锦,分明是太阳和月亮灼目滚烫的合金,让造物主随意倾倒泼洒在这里,叫人心灵久久震颤。
    梅小清也很想换个班,她无比讨厌自己的班主任,觉得每次他不点名的批评就是针对她,那时候的敏感就像深海里密密匝匝的海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摇摆。
    不经意间,窗外已飘起了雪花,姗姗来迟的雪密密匝匝,在灰暗的天空中急速的落向地面,凌空划过无数道弧线,随风旋转、飞舞,犹如从天而降的柳絮,一时间弥漫天空。

    汉字详情

    [mi]
    部首: 322
    笔画: 11
    五笔: PNTM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JPHU
    四角: 3077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山,宓( )声。本义:形状象堂屋的山)

    (2) 同本义(意思是山多)

    密,山如堂者。——《说文》

    松柏之鼠,不知堂密之有美枞。——《尸子》

    (3) 隐蔽的地方

    不窥密。——《礼记·少仪》。注:“隐曲处也。”

    (4) 姓

    形容词

    (1) 假借为“比”。稠密;多

    密,稠 也,疏之对也。——《增韵》

    密云不雨。——《易·小畜卦》

    加密石焉。——《国语·晋语八》

    以陈楚之密迩于 楚。——《左传·文公十七年》

    密布字印。——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密则无态。——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2) 又如:文理有疏密;斫直删密;密札札,密匝匝(严实稠密的样子);密茂(茂密);密茫茫(繁茂密集无边无际的样子);密茸茸(密集丛生的样子);密丛丛(茂盛丛集的样子)

    (3) 亲密(强调关系上的亲近)

    情好日密。——《三国志·诸葛亮传》

    昵交密友,亦不半在。——陆机《叹逝赋序》

    (4) 又如:密近(帝王左右亲近信用的人);密坐(靠近而坐,形容关系亲密)

    (5) 秘密的,隐密的,慎密的

    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宣和殿荔枝》

    密通洞庭。——唐· 李朝威《柳毅传》

    密奏请皇上。——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6) 又如:宦人密侍;出密诏示之;荣禄密谋;奉有密诏;密章(秘密奏章);密启(秘密的书画);密揭(秘密的奏疏式文告);密幄(密室);密诏(秘密的诏书)

    (7) 紧密

    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8) 通“谧”。安宁;安定;安静

    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诗·周颂·昊天有成命》

    密,静也。——《尔雅·释诂》

    四海遏密八音。——《书·舜典》。传:“密,静也。”

    止旅乃密。——《诗·大雅·公刘》

    京室密清。——《文选·张衡·东京赋》

    (9) 又如:密如(安定的样子);密清(安静洁净)

    (10) 深;幽深 。如:密恩(深恩);密深(深切);密款(内心的真诚)

    (11) 严密

    古之为国者,甚虑敌深,其防患密。——辛弃疾《美芹十论》

    刘桢壮而不密。—— 曹丕《典论论文》

    凡道必周密。——《管子·内业》

    (12) 又如:密心(精细的用心);密巧(精细,纤巧);密石(纹理细密的石料);密要(精密准确);密科(繁苛的法律条文)

    (13) 通“默”。不语

    公密而不应。——《庄子·达生》

    动词

    (1) 接近

    以敝邑介在东表,密迩仇雠,寡君将君是望。——《左传·襄公三年》

    (2) 封闭,闭藏 。如:密固(密封严实);密迹(匿迹,不露形迹);密椟(密藏于匣子中)

    英文翻译

    dense, thick, close; intimate

    方言集汇

    ◎ 粤语:mat6
    ◎ 客家话:[梅县腔] met8 [陆丰腔] met8 [客语拼音字汇] med6 mi1 mid6 [东莞腔] mit8 [客英字典] met8 mit8 [台湾四县腔] mit8 mi1 met8 [沙头角腔] mit8 [宝安腔] mit8 [海陆丰腔] mit8 mi1 me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五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美畢質B開入聲開口三等眞Bmit/mytmĭĕt
    [mi]
    部首: 322
    笔画: 11
    五笔: PNTM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JPHU
    四角: 3077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山,宓( )声。本义:形状象堂屋的山)

    (2) 同本义(意思是山多)

    密,山如堂者。——《说文》

    松柏之鼠,不知堂密之有美枞。——《尸子》

    (3) 隐蔽的地方

    不窥密。——《礼记·少仪》。注:“隐曲处也。”

    (4) 姓

    形容词

    (1) 假借为“比”。稠密;多

    密,稠 也,疏之对也。——《增韵》

    密云不雨。——《易·小畜卦》

    加密石焉。——《国语·晋语八》

    以陈楚之密迩于 楚。——《左传·文公十七年》

    密布字印。——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密则无态。——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2) 又如:文理有疏密;斫直删密;密札札,密匝匝(严实稠密的样子);密茂(茂密);密茫茫(繁茂密集无边无际的样子);密茸茸(密集丛生的样子);密丛丛(茂盛丛集的样子)

    (3) 亲密(强调关系上的亲近)

    情好日密。——《三国志·诸葛亮传》

    昵交密友,亦不半在。——陆机《叹逝赋序》

    (4) 又如:密近(帝王左右亲近信用的人);密坐(靠近而坐,形容关系亲密)

    (5) 秘密的,隐密的,慎密的

    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宣和殿荔枝》

    密通洞庭。——唐· 李朝威《柳毅传》

    密奏请皇上。——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6) 又如:宦人密侍;出密诏示之;荣禄密谋;奉有密诏;密章(秘密奏章);密启(秘密的书画);密揭(秘密的奏疏式文告);密幄(密室);密诏(秘密的诏书)

    (7) 紧密

    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8) 通“谧”。安宁;安定;安静

    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诗·周颂·昊天有成命》

    密,静也。——《尔雅·释诂》

    四海遏密八音。——《书·舜典》。传:“密,静也。”

    止旅乃密。——《诗·大雅·公刘》

    京室密清。——《文选·张衡·东京赋》

    (9) 又如:密如(安定的样子);密清(安静洁净)

    (10) 深;幽深 。如:密恩(深恩);密深(深切);密款(内心的真诚)

    (11) 严密

    古之为国者,甚虑敌深,其防患密。——辛弃疾《美芹十论》

    刘桢壮而不密。—— 曹丕《典论论文》

    凡道必周密。——《管子·内业》

    (12) 又如:密心(精细的用心);密巧(精细,纤巧);密石(纹理细密的石料);密要(精密准确);密科(繁苛的法律条文)

    (13) 通“默”。不语

    公密而不应。——《庄子·达生》

    动词

    (1) 接近

    以敝邑介在东表,密迩仇雠,寡君将君是望。——《左传·襄公三年》

    (2) 封闭,闭藏 。如:密固(密封严实);密迹(匿迹,不露形迹);密椟(密藏于匣子中)

    英文翻译

    dense, thick, close; intimate

    方言集汇

    ◎ 粤语:mat6
    ◎ 客家话:[梅县腔] met8 [陆丰腔] met8 [客语拼音字汇] med6 mi1 mid6 [东莞腔] mit8 [客英字典] met8 mit8 [台湾四县腔] mit8 mi1 met8 [沙头角腔] mit8 [宝安腔] mit8 [海陆丰腔] mit8 mi1 me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五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美畢質B開入聲開口三等眞Bmit/mytmĭĕt
    [za]
    部首: 211
    笔画: 5
    五笔: AMHK
    五行:
    仓颉: SLB
    四角: 71712

    详细解释

    量词

    (1) 周,环绕一周叫一匝

    帀,周也。从反帀而帀也。——《说文》。按,字亦作通,俗误作匝。

    就,帀也。——《周礼·典瑞》注。疏:“一采为一币,五采则五币。”

    周,帀也。——《礼记·檀弓》注

    匝城兵士。——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绕树三匝;在门前绕了三匝;五匝;沿鼎壁游了一匝

    (3) 遍;次

    帀,徧也。——《广雅》

    增光遂净手同 进忠到方丈来,持香到禅座前,插在炉内拜三匝。—— 明·佚名《梼杌闲评》

    动词

    (1) 环绕

    水匝隍堑,于城东北合为一渎。——《水经注·河水》

    (2) 又如:匝栏(围栏)

    (3) 笼罩,烟雾等弥漫着

    长雾匝高林。——鲍照《日落望江赠荀丞》

    (4) 咂 。如:匝嘴(咂嘴)

    形容词

    (1) 遍;完满;周全

    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柳宗元《铕鉧潭西小丘记》

    (2) 又如:匝年(满一年);匝旬(满十天);匝时(满一季);匝岁(满一年);匝地氍毹(遍地铺着毛毯);匝洽(遍及)

    英文翻译

    full circle; encircle

    方言集汇

    ◎ 粤语:zaap3
    ◎ 客家话:[梅县腔] zap7 [宝安腔] zap7 [客英字典] zap7 [台湾四县腔] zap7 [客语拼音字汇] zab5 [海陆丰腔] zap7
    ◎ 潮州话:zab4 (tsap)「澄海」zag4 (tsa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七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子荅入聲開口一等lɒpcop/zop
    [za]
    部首: 211
    笔画: 5
    五笔: AMHK
    五行:
    仓颉: SLB
    四角: 71712

    详细解释

    量词

    (1) 周,环绕一周叫一匝

    帀,周也。从反帀而帀也。——《说文》。按,字亦作通,俗误作匝。

    就,帀也。——《周礼·典瑞》注。疏:“一采为一币,五采则五币。”

    周,帀也。——《礼记·檀弓》注

    匝城兵士。——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绕树三匝;在门前绕了三匝;五匝;沿鼎壁游了一匝

    (3) 遍;次

    帀,徧也。——《广雅》

    增光遂净手同 进忠到方丈来,持香到禅座前,插在炉内拜三匝。—— 明·佚名《梼杌闲评》

    动词

    (1) 环绕

    水匝隍堑,于城东北合为一渎。——《水经注·河水》

    (2) 又如:匝栏(围栏)

    (3) 笼罩,烟雾等弥漫着

    长雾匝高林。——鲍照《日落望江赠荀丞》

    (4) 咂 。如:匝嘴(咂嘴)

    形容词

    (1) 遍;完满;周全

    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柳宗元《铕鉧潭西小丘记》

    (2) 又如:匝年(满一年);匝旬(满十天);匝时(满一季);匝岁(满一年);匝地氍毹(遍地铺着毛毯);匝洽(遍及)

    英文翻译

    full circle; encircle

    方言集汇

    ◎ 粤语:zaap3
    ◎ 客家话:[梅县腔] zap7 [宝安腔] zap7 [客英字典] zap7 [台湾四县腔] zap7 [客语拼音字汇] zab5 [海陆丰腔] zap7
    ◎ 潮州话:zab4 (tsap)「澄海」zag4 (tsa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七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子荅入聲開口一等lɒpcop/z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