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密丛丛

mì mi cóng cóng [mi mi cong cong]
繁体 密密叢叢
注音 ㄇ一ˋ ㄇ一ˋ ㄘㄨㄥˊ ㄘㄨㄥˊ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形容草木茂密。~的杨树林。

词语解释

  1. 形容密集。

    吕建中 《罗三嫚》:“我循着锣鼓声走向街心,只见密密丛丛的人在围拢着一台秧歌,诙谐的唱词使人们发出阵阵哄笑。”

  2. 形容草木茂密。

    穆青 《雁翎队》:“一个个投进密密丛丛的芦苇,开始聚集起来了。”

引证解释

⒈ 形容密集。

吕建中《罗三嫚》:“我循着锣鼓声走向街心,只见密密丛丛的人在围拢着一台秧歌,诙谐的唱词使人们发出阵阵哄笑。”

⒉ 形容草木茂密。

穆青《雁翎队》:“一个个投进密密丛丛的芦苇,开始聚集起来了。”

密密丛丛的国语词典

形容草木茂密。

如:「密密丛丛的树林」。

密密丛丛的网络释义

密密丛丛

  • 密密丛丛,(mì mì cóng cóng意思是:1.形容密集。吕建中 《罗三嫚》:“我循着锣鼓声走向街心,只见密密丛丛的人在围拢着一台秧歌,诙谐的唱词使人们发出阵阵哄笑。”2.形容草木茂密。穆青 《雁翎队》:“一个个投进密密丛丛的芦苇,开始聚集起来了。”
  • 密密丛丛造句

    蓝天白云下,树根如铜铸铁浇,树柯厚实,连带着密密丛丛的根系。
    美丽的杜鹃花开的红火,开的灿烂,满山满谷,红色,粉色此起彼伏,如海浪翻腾,铺铺展展,烂烂漫漫地绽放着,千枝万朵在献媚,密密丛丛在舞蹈,在风中泼泼辣辣的摇曳着,浓浓烈烈的张扬着……
    古远铜惊喜的看着声音的来源,密密丛丛的树木之中,几个身影出现在眼前。
    不一会儿,那只生于粗朴却典雅有余的筐子中,就满是密密丛丛、挨挨挤挤的野菜了。
    密密丛丛的花朵背后,是盐道街中学操场,她在这个学校教书,闲时就给花施肥、剪叶。
    在村里原任生产大队负责人的亲自带领下,穿过密密丛丛茶树林中,发现了一根残存的原为墓前的石柱。
    光华岛如一个绿色的圆球嵌在潭心,葱茏的林木,密密丛丛裹成一团,令人不禁产生一种神秘感。
    如今,这里俨然已成为一个天然氧吧,参天大树密密丛丛,谁也不会轻易打这些老树的主意了。
    石桌椅边上,密密丛丛的紫竹后边有一个寂寞而单薄的身影。
    山涧密密丛丛的苍松翠竹,林里清脆悦耳的小鸟鸣声,山上空气特别新鲜,夹杂着一股股树木花草的芳馨沁人心脾,感觉神情气爽。
    山下偶尔几处稀落的人家灯光,还被密密丛丛的大树遮住,风起时,隐隐约约看见一两处明暗。
    爱伊河及其沿线的湖泊湿地是一片片调节自然气候的“绿肺”,密密丛丛数米高的芦苇,宛若江南的鱼米之乡,招来了多种鸟类栖息繁殖。
    被移到花园边上的耧斗菜开出了密密丛丛的花,好像是从葱郁的叶丛间绽放出的花之焰火。
    草花里边长得最繁茂最泼辣的是波斯菊,密密丛丛地长满了向阳的山坡。
    才发现原来这山上真是花草的世界,红的、绿的、白的、黄的,各色各样,密密丛丛。
    在洪湖市滨湖办事处所辖的一带湖面上,记者目光所及全是密密丛丛的竹竿和纵横交错的围网,昔日烟波浩淼的迷人景色被破坏殆尽。
    跑了好久都是密密丛丛的树林,眼见前面是条公路,这可好,看看路标也能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铺铺展展,烂烂漫漫地绽放着,千枝万朵在献媚,密密丛丛在舞蹈,在风中泼泼辣辣的摇曳着,浓浓烈烈的张扬着。
    山上的矮树密密丛丛,这儿一团深红,那儿一团银白,偶尔从中间冒出几朵明黄的格桑花,从山脚向天空延伸。
    记者在现场看到,已经成熟的甘蔗林密密丛丛,武警战士钻进两米多高的甘蔗林后,只见甘蔗叶在动而不见人。

    汉字详情

    [mi]
    部首: 322
    笔画: 11
    五笔: PNTM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JPHU
    四角: 3077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山,宓( )声。本义:形状象堂屋的山)

    (2) 同本义(意思是山多)

    密,山如堂者。——《说文》

    松柏之鼠,不知堂密之有美枞。——《尸子》

    (3) 隐蔽的地方

    不窥密。——《礼记·少仪》。注:“隐曲处也。”

    (4) 姓

    形容词

    (1) 假借为“比”。稠密;多

    密,稠 也,疏之对也。——《增韵》

    密云不雨。——《易·小畜卦》

    加密石焉。——《国语·晋语八》

    以陈楚之密迩于 楚。——《左传·文公十七年》

    密布字印。——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密则无态。——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2) 又如:文理有疏密;斫直删密;密札札,密匝匝(严实稠密的样子);密茂(茂密);密茫茫(繁茂密集无边无际的样子);密茸茸(密集丛生的样子);密丛丛(茂盛丛集的样子)

    (3) 亲密(强调关系上的亲近)

    情好日密。——《三国志·诸葛亮传》

    昵交密友,亦不半在。——陆机《叹逝赋序》

    (4) 又如:密近(帝王左右亲近信用的人);密坐(靠近而坐,形容关系亲密)

    (5) 秘密的,隐密的,慎密的

    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宣和殿荔枝》

    密通洞庭。——唐· 李朝威《柳毅传》

    密奏请皇上。——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6) 又如:宦人密侍;出密诏示之;荣禄密谋;奉有密诏;密章(秘密奏章);密启(秘密的书画);密揭(秘密的奏疏式文告);密幄(密室);密诏(秘密的诏书)

    (7) 紧密

    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8) 通“谧”。安宁;安定;安静

    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诗·周颂·昊天有成命》

    密,静也。——《尔雅·释诂》

    四海遏密八音。——《书·舜典》。传:“密,静也。”

    止旅乃密。——《诗·大雅·公刘》

    京室密清。——《文选·张衡·东京赋》

    (9) 又如:密如(安定的样子);密清(安静洁净)

    (10) 深;幽深 。如:密恩(深恩);密深(深切);密款(内心的真诚)

    (11) 严密

    古之为国者,甚虑敌深,其防患密。——辛弃疾《美芹十论》

    刘桢壮而不密。—— 曹丕《典论论文》

    凡道必周密。——《管子·内业》

    (12) 又如:密心(精细的用心);密巧(精细,纤巧);密石(纹理细密的石料);密要(精密准确);密科(繁苛的法律条文)

    (13) 通“默”。不语

    公密而不应。——《庄子·达生》

    动词

    (1) 接近

    以敝邑介在东表,密迩仇雠,寡君将君是望。——《左传·襄公三年》

    (2) 封闭,闭藏 。如:密固(密封严实);密迹(匿迹,不露形迹);密椟(密藏于匣子中)

    英文翻译

    dense, thick, close; intimate

    方言集汇

    ◎ 粤语:mat6
    ◎ 客家话:[梅县腔] met8 [陆丰腔] met8 [客语拼音字汇] med6 mi1 mid6 [东莞腔] mit8 [客英字典] met8 mit8 [台湾四县腔] mit8 mi1 met8 [沙头角腔] mit8 [宝安腔] mit8 [海陆丰腔] mit8 mi1 me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五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美畢質B開入聲開口三等眞Bmit/mytmĭĕt
    [mi]
    部首: 322
    笔画: 11
    五笔: PNTM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JPHU
    四角: 3077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山,宓( )声。本义:形状象堂屋的山)

    (2) 同本义(意思是山多)

    密,山如堂者。——《说文》

    松柏之鼠,不知堂密之有美枞。——《尸子》

    (3) 隐蔽的地方

    不窥密。——《礼记·少仪》。注:“隐曲处也。”

    (4) 姓

    形容词

    (1) 假借为“比”。稠密;多

    密,稠 也,疏之对也。——《增韵》

    密云不雨。——《易·小畜卦》

    加密石焉。——《国语·晋语八》

    以陈楚之密迩于 楚。——《左传·文公十七年》

    密布字印。——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密则无态。——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2) 又如:文理有疏密;斫直删密;密札札,密匝匝(严实稠密的样子);密茂(茂密);密茫茫(繁茂密集无边无际的样子);密茸茸(密集丛生的样子);密丛丛(茂盛丛集的样子)

    (3) 亲密(强调关系上的亲近)

    情好日密。——《三国志·诸葛亮传》

    昵交密友,亦不半在。——陆机《叹逝赋序》

    (4) 又如:密近(帝王左右亲近信用的人);密坐(靠近而坐,形容关系亲密)

    (5) 秘密的,隐密的,慎密的

    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宣和殿荔枝》

    密通洞庭。——唐· 李朝威《柳毅传》

    密奏请皇上。——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6) 又如:宦人密侍;出密诏示之;荣禄密谋;奉有密诏;密章(秘密奏章);密启(秘密的书画);密揭(秘密的奏疏式文告);密幄(密室);密诏(秘密的诏书)

    (7) 紧密

    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8) 通“谧”。安宁;安定;安静

    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诗·周颂·昊天有成命》

    密,静也。——《尔雅·释诂》

    四海遏密八音。——《书·舜典》。传:“密,静也。”

    止旅乃密。——《诗·大雅·公刘》

    京室密清。——《文选·张衡·东京赋》

    (9) 又如:密如(安定的样子);密清(安静洁净)

    (10) 深;幽深 。如:密恩(深恩);密深(深切);密款(内心的真诚)

    (11) 严密

    古之为国者,甚虑敌深,其防患密。——辛弃疾《美芹十论》

    刘桢壮而不密。—— 曹丕《典论论文》

    凡道必周密。——《管子·内业》

    (12) 又如:密心(精细的用心);密巧(精细,纤巧);密石(纹理细密的石料);密要(精密准确);密科(繁苛的法律条文)

    (13) 通“默”。不语

    公密而不应。——《庄子·达生》

    动词

    (1) 接近

    以敝邑介在东表,密迩仇雠,寡君将君是望。——《左传·襄公三年》

    (2) 封闭,闭藏 。如:密固(密封严实);密迹(匿迹,不露形迹);密椟(密藏于匣子中)

    英文翻译

    dense, thick, close; intimate

    方言集汇

    ◎ 粤语:mat6
    ◎ 客家话:[梅县腔] met8 [陆丰腔] met8 [客语拼音字汇] med6 mi1 mid6 [东莞腔] mit8 [客英字典] met8 mit8 [台湾四县腔] mit8 mi1 met8 [沙头角腔] mit8 [宝安腔] mit8 [海陆丰腔] mit8 mi1 me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五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美畢質B開入聲開口三等眞Bmit/mytmĭĕt
    cóng [cong]
    部首: 105
    笔画: 5
    五笔: WWG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OOM
    四角: 881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丵,取声。“丵”( zhuó),意思是“丛生草”。本义:聚集)

    (2) 同本义

    丛,聚也。——《说文》

    其植物宜丛物。——《周礼·大司徒》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3) 又如:丛物(聚生于一处的植物);丛灌(丛生的灌木);丛丛(聚集的样子);丛育(聚集生长);丛毛(丛生的草);丛森(树木繁茂幽深样子);丛薄(草木丛生的地方)

    (4) 许多事物凑在一起

    石块丛起则历块。——《徐霞客游记》

    则百恶并起,而万灾丛至矣。——《吕氏春秋·达郁》

    形容词

    (1) 众多;繁杂

    网密事丛。——《汉书·酷吏传赞》

    恶丛巧之乱世兮。——《后汉书·冯衍传》

    (2) 又如:丛顇(繁多杂乱的样子);丛谈(各种轶事杂说);丛委(杂谈的堆积);丛丛杂杂(杂乱而繁多的样子);丛细,丛琐(繁多琐碎)

    名词

    (1) 丛林;丛生的树木

    兽走丛薄之中。——《淮南子·俶真》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陈涉世家》

    (2) 又如:桉树丛;松树丛;丛祠(草野间的神祠)

    (3) 聚集在一起的人 。如:消失在人丛中

    (4) 收集在一起出版的文章 。如:丛帖(汇编的古今名帖);论丛;译丛

    英文翻译

    bush, shrub; thicket; collec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cung4
    ◎ 潮州话:zang5 (tsâng)

    宋本广韵

    cóng [cong]
    部首: 105
    笔画: 5
    五笔: WWG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OOM
    四角: 881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丵,取声。“丵”( zhuó),意思是“丛生草”。本义:聚集)

    (2) 同本义

    丛,聚也。——《说文》

    其植物宜丛物。——《周礼·大司徒》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3) 又如:丛物(聚生于一处的植物);丛灌(丛生的灌木);丛丛(聚集的样子);丛育(聚集生长);丛毛(丛生的草);丛森(树木繁茂幽深样子);丛薄(草木丛生的地方)

    (4) 许多事物凑在一起

    石块丛起则历块。——《徐霞客游记》

    则百恶并起,而万灾丛至矣。——《吕氏春秋·达郁》

    形容词

    (1) 众多;繁杂

    网密事丛。——《汉书·酷吏传赞》

    恶丛巧之乱世兮。——《后汉书·冯衍传》

    (2) 又如:丛顇(繁多杂乱的样子);丛谈(各种轶事杂说);丛委(杂谈的堆积);丛丛杂杂(杂乱而繁多的样子);丛细,丛琐(繁多琐碎)

    名词

    (1) 丛林;丛生的树木

    兽走丛薄之中。——《淮南子·俶真》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陈涉世家》

    (2) 又如:桉树丛;松树丛;丛祠(草野间的神祠)

    (3) 聚集在一起的人 。如:消失在人丛中

    (4) 收集在一起出版的文章 。如:丛帖(汇编的古今名帖);论丛;译丛

    英文翻译

    bush, shrub; thicket; collec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cung4
    ◎ 潮州话:zang5 (tsâng)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