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命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秘密的敕命。
《晋书·闵王承传》:“仰豫密命,作镇南夏,亲奉中詔,成规在心。” 唐 韩愈 《除崔群户部侍郎制》:“具官 崔羣 ,体道履仁,外和内敏,清而容物,善不近名。从容礼乐之间,特达珪璋之表。比参密命,弘益既多;及贰仪曹,升擢惟允。”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卷二:“例置学士六人,内择年深德重者一人为承旨,所以独承密命故也。”
引证解释
⒈ 秘密的敕命。
引《晋书·闵王承传》:“仰豫密命,作镇南夏,亲奉中詔,成规在心。”
唐韩愈《除崔群户部侍郎制》:“具官崔羣,体道履仁,外和内敏,清而容物,善不近名。从容礼乐之间,特达珪璋之表。比参密命,弘益既多;及贰仪曹,升擢惟允。”
宋李上交《近事会元》卷二:“例置学士六人,内择年深德重者一人为承旨,所以独承密命故也。”
密命的网络释义
密命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山,宓(
)声。本义:形状象堂屋的山)(2) 同本义(意思是山多)
密,山如堂者。——《说文》
松柏之鼠,不知堂密之有美枞。——《尸子》
(3) 隐蔽的地方
不窥密。——《礼记·少仪》。注:“隐曲处也。”
(4) 姓
形容词
(1) 假借为“比”。稠密;多
密,稠 也,疏之对也。——《增韵》
密云不雨。——《易·小畜卦》
加密石焉。——《国语·晋语八》
以陈楚之密迩于 楚。——《左传·文公十七年》
密布字印。——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密则无态。——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2) 又如:文理有疏密;斫直删密;密札札,密匝匝(严实稠密的样子);密茂(茂密);密茫茫(繁茂密集无边无际的样子);密茸茸(密集丛生的样子);密丛丛(茂盛丛集的样子)
(3) 亲密(强调关系上的亲近)
情好日密。——《三国志·诸葛亮传》
昵交密友,亦不半在。——陆机《叹逝赋序》
(4) 又如:密近(帝王左右亲近信用的人);密坐(靠近而坐,形容关系亲密)
(5) 秘密的,隐密的,慎密的
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宣和殿荔枝》
密通洞庭。——唐· 李朝威《柳毅传》
密奏请皇上。——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6) 又如:宦人密侍;出密诏示之;荣禄密谋;奉有密诏;密章(秘密奏章);密启(秘密的书画);密揭(秘密的奏疏式文告);密幄(密室);密诏(秘密的诏书)
(7) 紧密
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8) 通“谧”。安宁;安定;安静
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诗·周颂·昊天有成命》
密,静也。——《尔雅·释诂》
四海遏密八音。——《书·舜典》。传:“密,静也。”
止旅乃密。——《诗·大雅·公刘》
京室密清。——《文选·张衡·东京赋》
(9) 又如:密如(安定的样子);密清(安静洁净)
(10) 深;幽深 。如:密恩(深恩);密深(深切);密款(内心的真诚)
(11) 严密
古之为国者,甚虑敌深,其防患密。——辛弃疾《美芹十论》
刘桢壮而不密。—— 曹丕《典论论文》
凡道必周密。——《管子·内业》
(12) 又如:密心(精细的用心);密巧(精细,纤巧);密石(纹理细密的石料);密要(精密准确);密科(繁苛的法律条文)
(13) 通“默”。不语
公密而不应。——《庄子·达生》
动词
(1) 接近
以敝邑介在东表,密迩仇雠,寡君将君是望。——《左传·襄公三年》
(2) 封闭,闭藏 。如:密固(密封严实);密迹(匿迹,不露形迹);密椟(密藏于匣子中)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met8 [陆丰腔] met8 [客语拼音字汇] med6 mi1 mid6 [东莞腔] mit8 [客英字典] met8 mit8 [台湾四县腔] mit8 mi1 met8 [沙头角腔] mit8 [宝安腔] mit8 [海陆丰腔] mit8 mi1 met8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密 | 美畢 | 明 | 質B開 | 入聲 | 質 | 開口三等 | 眞B | 臻 | mit/myt | mĭĕt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口从令。表示用口发布命令。本义:指派;发号)
(2) 同本义
命,使也。——《说文》。朱骏声按:“在事为令,在言为命,散文则通,对文则别。令当训使也,命当训发号也。”
出君下臣名曰命。——汉· 蔡邕《独断》
语下命者,制令也。——《贾子·礼容》
凡尊者之言曰命。——《文选·闲居赋序》注
维君子命。——《诗·大雅·卷阿》
某固辞不得命。——《仪礼·燕礼》
命田舍东郊。——《吕氏春秋·孟春纪》。注:“命,令也。”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列子·汤问》
令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命妪煮芋。——清· 周容《芋老人传》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白居易《琵琶行序》
(3) 又如:命酌(使充酌酒者);命席(下令安排座位);命酒(命人置酒);命乐(命人奏乐);命官(任命官吏);命材(任用有才干的人);命事(安排职事);命使(任命使者);命将(任命将领);命相(命令三公辅政、行事);命讨(下令讨伐);命教(命令)
(4) 取名;命名
今之命师者。——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命曰琵琶行。——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如:命名(给予名称,定名);命姓(赐姓;建姓);命爵(赐给爵位、官职)
(6) 动,用
欣然命笔。——毛泽东《送瘟神二首序》
(7) 又如:命旅(出师,誓师,启程);命笔(动笔,使笔);命管(命笔)
(8) 通“盟”。在神前誓约,结盟
凡我同盟,毋蕴年,…或间兹命,司慎、司盟、名川、群神、群祀、先王、先公、七姓十二国之祖,明神殛之。——《左传·襄公十一年》
名词
(1) 命令;政令;教令
既不能令,又不受命。——《孟子·离娄上》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以王命聚之。——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何命焉为。——《墨子·公翰》
大君有命。——《易·师》
掌王后之命。——《周礼·内小臣》
凡诸侯有命告则书。——《左传·隐公十一年》
喜而从命。——《资治通鉴》
西市待命。——清· 方苞《狱中杂记》
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论语》
(2) 又如:遵命(敬辞。表示依照对方的嘱咐);命戒(命令与禁令);命词(诏书;也指起草诏书);命诏(君王的命令)
(3) 命运,天命
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人生有命。——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4) 又如:命道(命运);命毒(命苦,命运不好);命快(命运好);好命;苦命;算命;命分(命运;命中给的天分;禀赋)
(5) 性命,寿命
命悬于遂。——《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命如南山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命绝今日。
皆关民命。——《聊斋志异·促织》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彼不能以二人之命易其官。——清· 方苞《狱中杂记》
(6) 又如:逃命;短命;命犯(有杀人罪的罪犯)
(7) 生活,生存 。如:命途(生活的道路、经历);命路(人生的路途)
(8) 帝王按等级官职赐给臣下的东西
赐晋惠公命。(此指服装)——《国语》
(9) 又如:命士(命夫。受有爵命的人);命禾(天子所赐的嘉禾);命民(受帝王赐爵的平民);命圭(天子赐的玉圭)
(10) 通“名”。声誉
时周之命。——《诗·周颂·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min5 miang5 [陆丰腔] miang6 min6 [梅县腔] miang5 min3 [海陆丰腔] min6 miang6 [客英字典] miang5 min5 [台湾四县腔] min5 miang5 [客语拼音字汇] miang4 min4 [宝安腔] miang3 | min3 [东莞腔] min5 miang3
◎ 潮州话:mian7(miāⁿ) mêng6(mẽ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命 | 眉病 | 明 | 庚三開 | 去聲 | 敬 | 開口三等 | 梗 | 庚 | mĭɐŋ | miengh/myan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