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存

jì cún [ ji cun]
注音 ㄐ一ˋ ㄘㄨㄣˊ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寄存 jìcún

(1) 暂时让人保管物件

在剧院寄存你的帽子和上衣
check;depost;place;leave with

词语解释

  1. 犹寄放。

    《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他昨日忽然交给我一块砚台,説是一个人寄存的;还説他走后定有人来取这砚台。”《三侠五义》第二九回:“没有银子要银子,及至有了银子,他又説夤夜之间难拿,暂且寄存,明日再拿罢。可恶的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三回:“ 亮臣 路过 天津 时,又把我寄存 杏农 处的行李带了来。”

引证解释

⒈ 犹寄放。

《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他昨日忽然交给我一块砚台,説是一个人寄存的;还説他走后定有人来取这砚台。”
《三侠五义》第二九回:“没有银子要银子,及至有了银子,他又説夤夜之间难拿,暂且寄存,明日再拿罢。可恶的狠!”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三回:“亮臣路过天津时,又把我寄存杏农处的行李带了来。”

寄存的国语词典

将物品暂时存放他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三回》:「亮臣路过天津时,又把我寄存杏农处的行李带了来。」也作「寄放」。

寄存的网络释义

寄存

  • 由寄存人叫保管人妥善保管标的物。经常见的是超市自动寄存。超市存包处不允许寄存贵重物品的声明在合同法中实际是要约行为,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内容具体确定;表示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即要约人要做什么不做什么的一种许诺。超市为了方便顾客,方便管理,设立存包处。
  • 寄存的翻译

    英语: to deposit, to store, to leave sth with sb
    法语: déposer

    寄存造句

    我把自行车寄存在叔叔家里。
    将梦寄存于此,待到来年再来开启,或者,借着她的山水情境,封存一生。
    财富是一种寄存,钱再多,你也不能带到棺材里去。
    我把行李寄存在行李店。
    即使是生命本身,也不过是寄存于这个星球上的匆匆过客。而这个星球,本身充其量也就是造物主为人类建造的一间小驿站。
    必须首先读取状态字寄存器的内容。
    由于我工作的地方在联合车站的行李寄存处,我看得见每一个上楼的人。
    而系统往往具有非常多的通用寄存器,并采用了重叠寄存器窗口和寄存器堆等技术,使寄存器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物品寄存日期为三个月。如超过期限无人认领,酒店有权强行开启保险箱。
    通过对多种全加器和寄存器的实现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选择了功耗最低的全加器和寄存器。
    怦然心动,释放着爱的讯息;朝思暮想,诠释着爱的魔力;爱情的味道满是甜蜜,令一生回味,一辈子寄存在心底;此乃爱情的真谛!
    第五章设计了全沟道构成的屏上驱动电路,包括反相器、移位寄存器、传输门的设计,并用仿真软件进行了仿真验证。
    我要把贵重品寄存于保险箱。
    这就是移位寄存器,因为数据在每一个时钟脉冲的作用下通过寄存器会移动一位。
    寄存和存贮数据指令是最通常的例子。
    用第位原码和第一个寄存器值模二加。
    足球足球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兴奋激动因为你,生活不能没有你。目光聚焦赛场里,希望寄存在梦想里。喜看世界杯,把快乐写进足球里!
    历代以来,俱蹈此辙,惟前代贪官中饱之资,尚在本国流通,所谓楚得楚失,挹彼注兹,犹不足患,今间多寄存外国银行,自涸财源,其患益甚。
    第一信号产生装置可以包括移位寄存器。
    它把导致页面失效的虚拟地址装入寄存器中,再利用中断句柄来通知操作系统。

    汉字详情

    [ji]
    部首: 322
    笔画: 11
    五笔: PDS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JKMR
    四角: 3062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宀( mián),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奇声。本义:寄居)

    (2) 同本义

    寄,托也。——《说文》

    寄公者,何失地之君也。——《仪礼·丧服》传

    可以寄百里之命。——《论语》。皇疏:“寄是暂寄有反之目也。”

    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3) 又如:寄籍(寄居外地而附以户籍的叫寄籍);寄庄(在外地买地设庄,收租)

    (4) 委托,托付

    令可以寄政。——《国语·齐语》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

    倚南窗以寄傲。——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5) 又如:寄命(委以重任;生命如寄旅,因此比喻短暂的生命);寄付(委托;托付);寄任(指所委托的重要责任;托付重任)

    (6) 依赖;依附

    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白居易《有木诗》

    蛮烟瘴雨土卑湿,留我寄命与兹乡。——黄景仁《洞庭行赠大归包川》

    (7) 又如:寄命(寄身;托身);寄口(依靠别人生活)

    (8) 寄放;寄存

    前以一匹锦相寄,今可见还。——《南史·江淹传》

    (9) 又如:寄包(寄存行李;喻指寄宿);寄物(寄存的东西;寄托某件物品作为凭证)

    (10) 寄托

    依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陶潜《归去来兮辞》

    先王寄理于竹帛。——《韩非子·安危》

    (11) 又如:寄怀(寄托情志;用真诚的心意待人);寄意(寄托情意)

    (12) 托人递送

    女寄言于母。——明· 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13) 又如:寄声(托人口头传达问候);寄外(妻子寄信或他物给丈夫);寄言(寄语、带信);寄奉(敬词。谓通过邮递奉呈)

    形容词

    非亲生的——指亲属 。如:寄儿;寄爹;寄娘;寄女;寄名(旧时迷信将儿童拜在他人名下做义子,叫寄名)

    名词

    (1) 人物名

    寄伪儿啼。(区寄假装像小孩子的啼哭。儿,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像小孩子似的。)—— 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2) 翻译官。古代称翻译东方民族语言的官吏 。如:寄象(古代指能通传南方与东方语言的翻译官。后泛指翻译);寄鞮(古代指能通传东方与西方之语的翻译官,后泛指翻译)

    英文翻译

    send, transmit, mail; rely on

    方言集汇

    ◎ 粤语:gei3
    ◎ 客家话:[宝安腔] gi5 [沙头角腔] gi5 [海陆丰腔] gi5 [梅县腔] gi5 [东莞腔] gi5 [客语拼音字汇] gi4 [台湾四县腔] gi5 [客英字典] gi5 [陆丰腔] gi5
    ◎ 潮州话:gia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寘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居義支B開去聲開口三等支Bkieh/kyehkĭe
    cún [cun]
    部首: 344
    笔画: 6
    五笔: DHB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KLND
    四角: 402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义:生存;存在)

    (2) 同本义

    存,存在也。——《尔雅》。注:“存即在。”

    有天子存。——《公羊传·隐公三年》

    虽存乎人者。——《孟子·告子上》

    以其存心也。——《孟子·离娄下》

    召寇则无以存矣。——《吕氏春秋·应同》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列子·汤问》

    而吾以捕蛇独存。——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又如:存济(存活;活命);存殁(活着的和死去的)

    (4) 恤问,劳问

    存,恤问也。——《说文》

    无一介之使以存之。——《战国策·秦策》。注:“劳问也。”

    (5) 又如:存候(存问,问候);存问(安慰,问候);存抚(存问安抚);存养(安抚养育)

    (6) 访问;问候

    存问长老。——《汉书·文帝纪》。注:“省视也。”

    臣乃市井鼓刀者,而公子亲数存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7) 又如:存见(探望慰问);存访(探望问候);存谕(存问、慰谕)

    (8) 抚育;保护 。如:存神(存养精神);存孤(恤养孤儿)

    (9) 思念;怀念

    五曰存爱。——《礼记·大传》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致志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0) 又如:存眷(思念,关注);存想(考虑,思索,想像);存注(意念,注意力);存追(追念,追慕)

    (11) 关心;关怀 。如:存神(留神);存顾(关心照顾);存覆(关怀爱护);存润(关怀接济)

    (12) 储存;保存;保全

    或仅存姓名而无事迹。——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13) 又如:存志(保全志向);封存(封闭起来保存);存安(使之保全)

    英文翻译

    exist, live, be; survive; remain

    方言集汇

    ◎ 粤语:cyun4
    ◎ 客家话:[梅县腔] sun2 cun2 [海陆丰腔] cun2 sun2 [客语拼音字汇] sun2 [陆丰腔] sun3 [客英字典] sun2 cun2 [宝安腔] sun2 [沙头角腔] sun2 [台湾四县腔] cun2 sun2 [东莞腔] su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三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徂尊平聲合口一等zuon/dzuondzʰuən

    寄存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