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旒
注音
ㄔㄣˊ ㄌ一ㄡˊ
词语释义
帝王之冠。借指帝王。
词语解释
帝王之冠。借指帝王。
唐 无名氏 《梅妃传》:“忆昔 太液 清波,水光荡浮,笙歌燕赏,陪从宸旒。”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首引》:“幸 子由 申救,远謫 黄州 ,不久量移 儋耳 ,重拜宸旒。”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礼部·笏囊佩袋》:“ 嘉靖 初年, 世宗 升殿,尚宝卿 谢敏行 以故事捧宝逼近宸旒,其佩忽与上佩相纠结,赖中官始得解。”
引证解释
⒈ 帝王之冠。借指帝王。
引唐无名氏《梅妃传》:“忆昔太液清波,水光荡浮,笙歌燕赏,陪从宸旒。”
明陈汝元《金莲记·首引》:“幸子由申救,远謫黄州,不久量移儋耳,重拜宸旒。”
明沉德符《野获编·礼部·笏囊佩袋》:“嘉靖初年, 世宗升殿,尚宝卿谢敏行以故事捧宝逼近宸旒,其佩忽与上佩相纠结,赖中官始得解。”
宸旒的国语词典
帝王所戴的冠帽。借指皇帝。
宸旒的网络释义
宸旒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宀(
),辰声。从“宀”,表示与房屋有关。本义:屋檐)(2) 同本义
宸,屋宇也。——《说文》
而为敝邑宸宇。——《国语·越语》。注:“屋霤。”
消雰埃于中宸。——张衡《西京赋》。注:“天地之交宇也。”
(3) 又如:宸宇(屋檐。比喻庇荫)
(4) 又深又大的房屋
宸,贾逵曰:室之奥者。——《玉篇》
(5) 帝王的住处
宸扉既辟。——王勃《九成宫颂》
(6) 又如:宸扉(宫门)
(7) 帝王、王位的代称
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某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机宸翰之宝”。——《红楼梦》。注:翰,墨迹,书法。
(8) 又如:宸游(旧称皇帝出游);宸极(北极星,喻帝王)
英文翻译
imperial; imperial palace
方言集汇
◎ 粤语:san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iin2 [客语拼音字汇] sin2 [海陆丰腔] shin2 [客英字典] shin2 [宝安腔] sin2
◎ 潮州话:思因5(晨)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iin2 [客语拼音字汇] sin2 [海陆丰腔] shin2 [客英字典] shin2 [宝安腔] sin2
◎ 潮州话:思因5(晨)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辰 | 植鄰 | 常 | 眞A | 平聲 | 眞 | 開口三等 | 眞A | 臻 | zjin | ʑĭĕ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旗子下边悬垂的饰物
旗十有二旒。——《礼记》。又如:旒旌(有垂旒的旌旗);旒缀(旌旗的垂饰。系结于旌旗之上。喻附属);旒苏(旒旗的垂饰)
(2) 古代皇帝礼帽前后的玉串
天子玉藻,十有二旒。——《礼记·玉藻》
(3) 又如:旒纩;旒紞(冕冠上悬垂的玉串);旒扆(借称帝王。扆为帝王座位后的屏风)
英文翻译
fringes of pearls on crowns
方言集汇
◎ 粤语:lau4
◎ 客家话:[陆丰腔] liu3 [客英字典] liu2 [海陆丰腔] liu2 [梅县腔] liu2 [宝安腔] liu2 [客语拼音字汇] liu2 [台湾四县腔] liu2
◎ 客家话:[陆丰腔] liu3 [客英字典] liu2 [海陆丰腔] liu2 [梅县腔] liu2 [宝安腔] liu2 [客语拼音字汇] liu2 [台湾四县腔] li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劉 | 力求 | 來 | 尤 | 平聲 | 尤 | 開口三等 | 尤 | 流 | liu/liou | lĭə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