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侍

huàn shì [ huan shi]
注音 ㄏㄨㄢˋ ㄕˋ

词语释义

宦官。

词语解释

  1. 宦官。

    《新唐书·吕温传》:“时 吉甫 为宦侍所抑, 温 乘其閒谋逐之。” 宋 陆游 《条对状》:“夫宦侍之臣,自古所有。然晚 唐 以来,始进养子,童幼何罪,横罹刀锯。”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典故》:“又移一假山石至午门,不能入,内臣奏石不肯进门,亦命杖而弃之, 明 代宦侍蔽惑人主如此。” 吴唅 《朱元璋传》第三章一:“ 元璋 摆设銮驾伞扇,迎 小明王 到 滁州 居住,建造宫殿,供养极厚,把宫中左右宦侍都换上自己的人。”参见“ 内侍 ”。

引证解释

⒈ 宦官。参见“内侍”。

《新唐书·吕温传》:“时吉甫为宦侍所抑, 温乘其閒谋逐之。”
宋陆游《条对状》:“夫宦侍之臣,自古所有。然晚唐以来,始进养子,童幼何罪,横罹刀锯。”
清沉初《西清笔记·纪典故》:“又移一假山石至午门,不能入,内臣奏石不肯进门,亦命杖而弃之, 明代宦侍蔽惑人主如此。”
吴唅《朱元璋传》第三章一:“元璋摆设銮驾伞扇,迎小明王到滁州居住,建造宫殿,供养极厚,把宫中左右宦侍都换上自己的人。”

宦侍的网络释义

宦侍

  • huàn shì ㄏㄨㄢˋ ㄕㄧˋ
  • 宦侍
  • 宦官。《新唐书·吕温传》:“时 吉甫 为宦侍所抑, 温 乘其闲谋逐之。” 宋 陆游 《条对状》:“夫宦侍之臣,自古所有。然晚 唐 以来,始进养子,童幼何罪,横罹刀锯。”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典故》:“又移一假山石至午门,不能入,内臣奏石不肯进门,亦命杖而弃之, 明 代宦侍蔽惑人主如此。” 吴唅 《朱元璋传》第三章一:“ 元璋 摆设銮驾伞扇,迎 小明王 到 滁州 居住,建造宫殿,供养极厚,把宫中左右宦侍都换上自己的人。”参见“ 内侍 ”。
  • 汉字详情

    huàn [huan]
    部首: 322
    笔画: 9
    五笔: PAH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JSLL
    四角: 307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宀 mián,表示与家庭房屋有关。从臣。“臣”本奴隶。合起来的意思是家室奴仆。本义:做奴隶主或帝王的奴仆)

    (2) 同本义

    与范蠡人宦于 吴。——《国语·越语》。注:“为臣隶也。”

    (3) 又如:宦女(服务于宫中的女奴)

    (4) 学习官吏的事务

    宦,仕也。…犹今试用学习之官也。——《说文》

    宦三年矣。——《左传·宣公三年》。注:“学也。”

    宦学事师。——《礼记·曲礼》

    宦于大夫。——《礼记·杂记》

    (5) 又如:宦学(学习做官与六艺;做官与做学问)

    (6) 做官

    及成公即位,乃宦 卿之适而为之田。——《左传·宣公二年》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 又如:宦成(登上显贵地位);宦况(为官的情况);宦味(做官的况味、感触);宦途(做官的经历)

    (8) 阉割 。如:宦牛(阉割的牛)

    名词

    (1) 官吏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李密《陈情表》

    承籍有宦官。——《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宦牒(记载官吏姓名爵禄的文书);宦囊羞涩(为官者手头贫乏);宦女(官家女婢);宦族(官宦之家)

    (3) 太监,在内宫侍候女眷或被任为宫廷内侍的割去睾丸的男人

    夫高,故宦人也。——《史记·李斯列传》

    宦官尚食比郎中。——《汉书 ·惠帝纪》。注:“阍寺也。”

    宦者,养也。养阉人使其看宫人,此是小臣。——《文选·宦者传论》注

    (4) 又如:宦竖(对宦官的鄙称);宦人(太监);宦寺(宦官。宦官有宦人、寺人等名,简称宦寺);宦侍(宦官);宦者(太监。也叫宦人、阉人)

    英文翻译

    officialdom, government official

    方言集汇

    ◎ 粤语:waan6
    ◎ 客家话:[梅县腔] fon5 [海陆丰腔] fong5 fan5 [客语拼音字汇] fon4 [宝安腔] fon3 [客英字典] fon5 fan5 [陆丰腔] fon5 [台湾四县腔] fong5 fan5
    ◎ 潮州话:何冤6(饭) [潮阳]何冤1(番),huang6 [潮州]huêng6 [潮阳]hua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慣刪合去聲合口二等ghruanh/hoannɣwan
    shì [shi]
    部首: 221
    笔画: 8
    五笔: WFF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OGDI
    四角: 2424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人,寺声。本义:在尊长旁边陪着)

    (2) 同本义

    侍,承也。——《说文》

    曾子侍。——《孝经》。郑注:“卑在尊者之侧为侍也。”

    侍中。——《后汉书·邳彤传》。注:“有左右曹,入侍天子。故曰侍中。”

    中常侍。——《后汉书·朱穆传》。注:“秦官也。”

    使侍人僚租告公。——《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遂即天子位,群臣以次侍。——《汉书·文帝纪》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侧耳以请。——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引申为服侍、侍奉

    子路、 曾皙冉有、 公西华侍坐。——《论语·先进》

    媵侍于户外。——《仪礼·士昏礼》

    执荐者百人侍西房。——《荀子·正论·五祀》

    (4) 又如:侍面(当面孝敬侍奉);侍祠(陪祭);侍巾巾节(侍侯你梳头洗脸;做妻子的谦称);侍箕帚(服侍洒扫,即做婢妾的意思);侍班阁子(值班室。内侍与禁卫值日办公处);侍御(在天子左右侍奉车驾的人);侍立

    恭顺地站立在旁边伺候;侍臣(侍奉帝王的廷臣);侍生 (明清地方官拜访乡绅名流时的谦称;地方官见同辈或晚辈妇女时用的谦称;后辈对前辈的自称);侍中(官名。秦始置,两汉相沿,系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随侍皇帝)

    (5) 进言,进献

    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荀欣侍以选练举贤,任官使能。——《史记·赵世家》

    名词

    (1) 侍妾;侍女

    一为阿爷侍者朱氏,一为阿兄侍者 陶氏。—— 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侍儿(丫环;婢女;妇女自称的谦辞);侍妾(婢女);侍姝(姣美的侍女);侍姬(贴身侍女或姬妾)

    (3) 姓

    英文翻译

    serve, attend upon; attendant, servant; samurai

    方言集汇

    ◎ 粤语:si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i6 [宝安腔] si5 [梅县腔] she5 [陆丰腔] sii6 [客英字典] shi5 [客语拼音字汇] si4 [台湾四县腔] sii5 [东莞腔] su3
    ◎ 潮州话:s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七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時吏去聲開口三等ʑĭəzjih/zji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