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播

xuān bō [ xuan bo]
注音 ㄒㄨㄢ ㄅㄛ

词语释义

广泛传播或宣扬。

词语解释

  1. 广泛传播或宣扬。

    《后汉书·吕布传》:“将军威名宣播,远近所畏,何求不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余德》:“然其为人寡交与,每闔门居,不与国人通弔庆。 尹 逢人輒宣播,闻其异者,争交懽 余 ,门外冠盖常相望。” 罗正纬 《滦州革命纪实初稿·通县革命》:“自壬辰以还,国内志士,盛倡革命, 治增 深然其説,潜行宣播,闻者多感化。”

引证解释

⒈ 广泛传播或宣扬。

《后汉书·吕布传》:“将军威名宣播,远近所畏,何求不得。”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余德》:“然其为人寡交与,每闔门居,不与国人通弔庆。 尹逢人輒宣播,闻其异者,争交懽余,门外冠盖常相望。”
罗正纬《滦州革命纪实初稿·通县革命》:“自壬辰以还,国内志士,盛倡革命, 治增深然其説,潜行宣播,闻者多感化。”

宣播的网络释义

宣播 (词语解释)

  • 宣播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xuān bō,意思是广泛传播或宣扬。
  • 汉字详情

    xuān [xuan]
    部首: 322
    笔画: 9
    五笔: PGJ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JMAM
    四角: 3010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宀( mián),亘( xuán)声。“宀”与房屋有关。一说据甲骨文为云气舒卷自如之象。本义:帝王的宫殿)

    (2) 古代帝王的大室,古宫室名

    宣,天子宣室也。——《说文》。按,当训大室也。与宽略同。

    武王破纣牧野,杀之于宣室。——《淮南子·本经》。注:“宣室,殷宫名,一曰狱也。”

    受釐坐宣室。——《汉书·孝文纪》。注:“未央前正室也。”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李商隐《贾生》

    (3) 帝王的诏书

    黄宣去把团营押。——汤显祖《紫钗记》

    (4) 宣纸的简称

    尝至琉璃厂购玉版宣,以瓜子金抵其值。——《清朝野史大观》

    (5) 通“瑄”。璧玉

    璧大六寸,谓之宣。——《尔雅·释器》。注:“《汉书》所云瑄玉是也。”

    有秦嗣王敢用吉玉宣璧。——《双剑誃吉金文选·诅楚文》

    (6) 地名。古州名。治所在今安徽省宣城县

    (7) 明代宣府镇 ,驻所在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旧宣化市)

    (8) 云南宣威的简称 。如:宣腿

    (9) 姓

    动词

    (1) 宣布。宣读

    日宣三德。——《书·皋谟》。传:“布也。”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 江陵。——《水经注·江水》

    肃宣 权旨。——《资治通鉴》

    (2) 又如:宣麻(宣谕任命将相的诏书。引申为朝廷任命);宣名(高声通报姓名);宣牌(宋,元时朝廷授给各级官吏以证明其官职身分的铜牌;也指宋代负责速递文书的吏员所带的木牌凭证,刻有吏员姓名和职务)

    (3) 放掉;漏掉

    节宣其气。——《左传·昭公元年》。注:“散也。”

    (4) 又如:宣腾(宣泄,膨胀)

    (5) 宣扬;宣传,广泛传播

    宣其德行。——《国语·晋语》

    廉君宣恶言。——《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6) 又如:宣坛(僧、道为演说教义进行法事活动所设的讲台);宣和(显示;弘扬);宣猷赞化(宣道弘法,赞美教化)

    (7) 传达,多用于传达帝王的诏命

    国王准奏,叫宣,把妖宣至金阶。——《西游记》

    (8) 又如:宣令(传达帝王的命令);宣命(传达皇帝的诏命);宣制(宣布帝王的诏命)

    (9) 抒写;表白

    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国语》

    (10) 又如:宣情(发抒情感);宣陶(抒发陶写)

    (11) 诵读 。如:宣卷(讲唱佛曲);宣讲;宣疏(诵读祝祷文);宣科(念诵);宣译(宣讲并翻译)

    (12) 通,疏通

    宣汾、 洮,障大泽。——《左传·昭公元年》

    (13) 又如:宣发(疏导发散)

    (14) 明白;了解

    民未知信,未宣其用。——《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形容词

    (1) 质地松软 。如:这个馒头真宣

    (2) 宽大,空敞

    用而不匮,广而不宣。——《左传》

    (3) 骄;骄奢

    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诗·小雅·鸿雁》

    (4) 明白的;明亮的 。如:宣华(鲜明的花色);宣燎(明亮的火炬);宣章(昭明,显彰)

    (5) 宽舒。如:宣展(舒畅;舒展);宽散(宽舒而松弛)

    (6) 周遍;普遍

    广延宣问,以考星度,未能雠也。——《汉书》

    (7) 又如:宣备(尽备,完备);宣饮(遍饮);宣游(遍游,周游);宣省(遍察);宣洽(普遍沾溉)

    英文翻译

    declare, announce, proclaim

    方言集汇

    ◎ 粤语:syun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sien1 [宝安腔] sen1 [梅县腔] sien1 [东莞腔] sen1 [客英字典] sien1 [台湾四县腔] sien1 sien2 [海陆丰腔] sien1 sien2 [客语拼音字汇] xian1 [陆丰腔] sia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須緣仙A合平聲合口三等仙Asĭwɛnsyen/sven
    [bo]
    部首: 330
    笔画: 15
    五笔: RTOL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QHDW
    四角: 52069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番声。本义:撒种)

    (2) 同本义

    播,种也。——《说文》

    其始播百谷。——《诗·豳风 ·七月》

    播时百谷,——《书·舜典》

    周弃能播殖百谷蔬。——《国语·郑语》

    (3) 又如:条播;夏播;播田(种田;种植);播植(播种;种植);播谷(播种谷物)

    (4) 散布开去,散布得开而远;传布

    播于诸侯。——《左传·昭公四年》

    道大名播。——柳宗元《三戒》

    (5) 又如:广播;播音;播名(传扬名声)

    (6) 分佈;散布

    又北播为九河。——《书·禹贡》

    播余香而莫闻。——张衡《思玄赋》

    蒸灵液以播云。——《文选·嵇康·琴赋》

    (7) 又如:播糠眯目(撒布糠屑,以迷人目。比喻外物虽小,加在自己身上,会伤害本性);播洒(洒水喷地);播馨(散布芳香)

    (8) 逃亡

    身播国屯。——《后汉书·献帝纪》

    成公播荡。——《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注:“流移失所。”

    (9) 又如:播越(到处流亡);播奔(奔逃)

    (10) 迁徙

    彼凌江而建国,始播迁于吾祖。——庾信《哀江南赋》

    (11) 又如:播迁(迁徙,迁移);播徙(流亡迁移)

    (12) 背弃,舍弃

    播规矩以背度兮,错权衡而任意。——刘向《思古》

    (13) 又如:播弃(抛弃,背弃)

    (14) 通“簸”。摇动;簸扬

    播鼗武入于汉。——《论语·微子》

    鼓筴播精。——《庄子·人间世》

    (15) 布设 。如:播食(布设食物);播授(布置安插)

    英文翻译

    sow, spread; broadcast; case away, reject

    方言集汇

    ◎ 粤语:bo3
    ◎ 客家话:[梅县腔] bo5 [宝安腔] bo5 [客英字典] bo5 [台湾四县腔] bo5 [客语拼音字汇] bo4 [海陆丰腔] bo5
    ◎ 潮州话:bua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九過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補過戈一合去聲合口一等puɑpu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