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昵

chǒng nì [chong ni]
繁体 寵暱
注音 ㄔㄨㄥˇ ㄋ一ˋ

词语释义

宠爱亲近。

词语解释

  1. 见“ 宠暱 ”。

  2. 亦作“ 宠昵 ”。宠爱亲近。

    《宋书·明帝纪》:“鴟梟小竖,莫不宠暱;朝廷忠诚,必也戮挫。”《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太子治宫室,妨农功……又宠昵宦官,常在左右。”

引证解释

⒈ 见“宠暱”。亦作“宠昵”。宠爱亲近。

《宋书·明帝纪》:“鴟梟小竖,莫不宠暱;朝廷忠诚,必也戮挫。”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太子治宫室,妨农功……又宠昵宦官,常在左右。”

宠昵的网络释义

宠昵

  • chǒng nì  ㄔㄨㄙˇ ㄋㄧˋ 宠昵(宠暱)

  • 见“ 宠暱 ”。亦作“ 宠昵 ”。宠爱亲近。《宋书·明帝纪》:“鸱枭小竖,莫不宠暱;朝廷忠诚,必也戮挫。”《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太子治宫室,妨农功……又宠昵宦官,常在左右

汉字详情

chǒng [chong]
部首: 322
笔画: 8
五笔: PDXB
五行:
吉凶:
仓颉: JIKP
四角: 3041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宀( mián),龙声。本义:尊崇)

(2) 同本义

宠神其祖。——《国语·楚语》。注:“尊也。”

宠,尊居也。——《说文》

宠名皆弃。——《左传·襄公三十年》。谓族也。

(3) 又如:宠存(尊崇慰问);宠重(尊崇重视);崇厉(尊崇勉励)

(4) 宠爱

君以为忠,而甚宠之。——《左传·昭公十年》

不宜爱而受宠。——《论衡·幸偶》

少姜有宠而死。——《左传·昭公三年》

宠辱若惊。——《老子》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 又如:一家人很宠他;宠冠一时(备受宠爱,冠绝一时);宠拔(宠爱提拔)

名词

(1) 荣耀

承天宠也。——《易·师》。郑注:“光耀也。”

其宠大矣。——《国语·楚语》。注:“荣也。”

宠有孝悌长幼顺明之节。——《史记·赵世家》。正义:“贵也。”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2) 又如:宠辱(荣耀与耻辱);宠借(给予荣宠和奖励)

(3) 恩惠 。如:宠灵(恩宠);宠光(恩宠光耀);宠利(恩宠与利禄)

(4) 受宠爱的人

齐侯好内,多内宠。——《左传·僖公十七年》

(5) 又如:内宠;爱宠

(6) 皇帝所施的 。如:宠劳(皇帝的慰劳);宠赐(帝王的恩赐);宠惠(帝王的恩泽)

英文翻译

favorite, concubine; favor

方言集汇

◎ 粤语:cung2
◎ 潮州话:胎翁2(统)

宋本广韵

[ni]
部首: 429
笔画: 9
五笔: JNXN
五行:
仓颉: ASP
四角: 6701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日,尼声。字又作“暱”。从日,匿( )声。本义:亲近,亲昵) 同本义

暱,日近也。——《说文》

暱,近也。——《尔雅》。孙注:“亲之近也。”

无自暱焉。——《诗·小雅·菀柳》

官不及私昵。——《书·说命中》

昵比罪人。——《书·泰誓中》

王胡之与 无忌长甚相昵, 胡之尝共游。——《世说新语·仇隙》

(2) 又如:昵交(亲近的朋友);昵侍(近侍,亲侍);昵就(亲近;亲昵);昵友(亲密的朋友);昵比(亲近勾结);昵好(亲善);昵近(亲近);昵狎(亲近;亲狎);昵依(偎依);昵道(近路;捷径)

英文翻译

intimate, close; approach

方言集汇

◎ 粤语:nik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ni2 [宝安腔] lit7 lit8 | li3 [客英字典] nit8 ni3 [台湾四县腔] nit8 ni3 [海陆丰腔] nit8 n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五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尼質質B開入聲開口三等眞Bɳĭĕtnrit/nyt

宠昵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