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铉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晋 干宝 和 宋 徐铉 的并称。
宋 黄庭坚 《廖袁州次韵见答并寄黄靖国再生传次韵寄之》:“史笔纵横窥 宝 鉉 ,诗才清壮近 阴 何 。” 任渊 注:“ 干宝 作《搜神记》, 徐鉉 作《稽神録》,当时谓宝鬼之 董狐 。”
引证解释
⒈ 晋干宝和宋徐铉的并称。
引宋黄庭坚《廖袁州次韵见答并寄黄靖国再生传次韵寄之》:“史笔纵横窥宝鉉,诗才清壮近阴何。”
任渊注:“干宝作《搜神记》, 徐鉉作《稽神録》,当时谓宝鬼之董狐。”
宝铉的网络释义
宝铉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房子里有贝和玉,表示家里藏有珍宝,会意。在西周金文里,又加上一个声符“缶”(古音与“宝”同)。本义:珍宝)
(2) 同本义
宝,珍也。——《说文》
稼穑维宝。——《诗·大雅·桑柔》
以作尔宝。——《诗·大雅·崧高》
宝玉者,封圭也。——《谷梁传·定公八年》
以其宝来奔。——《国语·鲁语》。注:“玉也。”
怀其宝。——《论语》
和氏壁天下人所共传宝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戴朱缨宝饰之帽。——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珠宝;宝函(宝匣);珍宝(珠玉宝石等);宝肆(出售珍宝的店铺);宝冕(宝冠。用宝石装饰的帽子);宝钏(以金玉等制作的手镯);宝钗(首饰名。用金银珠宝制作的双股簪子)
(4) 珍贵的东西
轻敌几丧吾宝。——《老子》。注:“身也。”
啬其大宝。——《吕氏春秋·先已》。注:“身也。”
正得秋而万宝成。——《庄子·庚桑楚》
不爱珍奇重宝肥饶之地。——汉· 贾谊《过秦论》
(5) 又如:献宝;财宝;传家宝;文房四宝
(6) 印信符玺
又有“万几宸翰之宝”。——《红楼梦》
(7) 又如:宝札(玺书。古代以印章封记的文书;私人书信的敬辞);宝符(朝廷用作信物的符节)
(8) 对小孩儿亲爱的称呼 。如:我的小宝
(9) 一种赌具。方形,用牛角或硬木做成,上有指示方向的记号,参加赌博的人猜测宝上所指的方向下注
开宝,你们有胆子没有?—— 老舍《骆驼祥子》
(10) 货币 。如:通宝;元宝
(11) 姓
动词
(1) 珍爱,珍视
吾有三宝,持而宝之。——《韩非子·解老》
(2) 又如:宝身(珍惜身躯);宝重(珍惜重视);宝惜(珍惜)
(3) 珍藏 。如:宝录,宝蓄(珍藏)
形容词
(1) 珍贵的,宝贵的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 李斯《谏逐客书》
(2) 又如:宝刀(珍贵的战刀);宝玉(珍贵的玉);宝书(宝籍。珍贵的书籍)
(3) 贵重的;由于其美丽、稀有或硬度而在商业上具有极高价值的 。如:宝衣(贵重的衣服);宝床(贵重的坐具或卧具)
(4) 敬词
(5) 敬称与帝王有关的事物。如:宝字(帝王、神仙所写的字);宝位(帝位)
(6) 敬称与佛教有关的事物。如:宝鼎(香炉);宝篆(形容香炉之烟缕缕曲折上升,状如篆文)
(7) 敬称与道教有关的事物。如:宝忏(僧道祝祷时念诵的经文);宝诀(道教修炼的秘诀)
(8) 敬称与他人有关的人和事。如:宝斋;宝舟;宝号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o3 bau3 [台湾四县腔] bo3 bau3 [客英字典] bau3 bo3 [梅县腔] bau3
◎ 潮州话:bo2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玄声。本义:举鼎的器具)
(2) 同本义 。横贯鼎两耳以举鼎的木棍。或为钩状,金属制,以提鼎两耳
铉,举鼎具也。易谓之铉,礼谓之鼎。——《说文》
黄耳金铉,利贞。——《易·鼎》。孔颖达疏:铉,所以贯鼎而举之也。
(3) 比喻三公等重臣
且麟阁之臣,尚有位不及铉。——江淹《为萧骠骑让封第二表》
(4) 又如:铉台(本以台鼎喻三公之位,又易鼎为“铉”字,指丞相职位);铉司(重臣)
(5) 弓弦。通“弦”
矛戟折,环铉绝。——《战国策·齐策五》
(6) 琴弦,乐器上发声的线。通“弦”
生小弄冰铉,未拨先怜。——明· 顾众《浪淘沙·闺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