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秘

bǎo mì [ bao mi]
繁体 寶祕
注音 ㄅㄠˇ ㄇ一ˋ

词语释义

1.珍藏的宝物。 2.珍藏。

词语解释

  1. 珍藏的宝物。

    《海内十洲记·昆仑》:“陛下好道思微,甄心内向。天尊下降,并传授宝祕。臣 朔 区区,亦何嫌惜,而不上所有哉!” 唐 李峤 《为百寮贺日抱戴庆云见表》:“迁宝祕於东序,视衣缨於北闕。”

  2. 珍藏。

    《隋书·经籍志四》:“然以 天尊 经歷年载,始一开劫,受法之人,得而宝祕,亦有年限,方始传授。”《新唐书·叛臣传·高骈》:“ 胜 献铜匕首, 用之 曰:‘此 北帝 所佩也,得之者兵不敢犯。’ 駢 宝祕之。”《云笈七籤》卷九:“传 太极真人 、 清虚真人 、南岳 赤松子 、 刘子先 等,宝祕尤严,得者勿泄。”

引证解释

⒈ 珍藏的宝物。

《海内十洲记·昆仑》:“陛下好道思微,甄心内向。天尊下降,并传授宝祕。臣朔区区,亦何嫌惜,而不上所有哉!”
唐李峤《为百寮贺日抱戴庆云见表》:“迁宝祕於东序,视衣缨於北闕。”

⒉ 珍藏。

《隋书·经籍志四》:“然以天尊经歷年载,始一开劫,受法之人,得而宝祕,亦有年限,方始传授。”
《新唐书·叛臣传·高骈》:“胜献铜匕首, 用之曰:‘此北帝所佩也,得之者兵不敢犯。’ 駢宝祕之。”
《云笈七籤》卷九:“传太极真人、清虚真人 、南岳赤松子、刘子先等,宝祕尤严,得者勿泄。”

宝秘的网络释义

宝秘

  • 宝秘,读音为bǎo mì,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珍藏的宝物。
  • 汉字详情

    bǎo [bao]
    部首: 322
    笔画: 8
    五笔: PGY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JMGI
    四角: 30103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房子里有贝和玉,表示家里藏有珍宝,会意。在西周金文里,又加上一个声符“缶”(古音与“宝”同)。本义:珍宝)

    (2) 同本义

    宝,珍也。——《说文》

    稼穑维宝。——《诗·大雅·桑柔》

    以作尔宝。——《诗·大雅·崧高》

    宝玉者,封圭也。——《谷梁传·定公八年》

    以其宝来奔。——《国语·鲁语》。注:“玉也。”

    怀其宝。——《论语》

    和氏壁天下人所共传宝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戴朱缨宝饰之帽。——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珠宝;宝函(宝匣);珍宝(珠玉宝石等);宝肆(出售珍宝的店铺);宝冕(宝冠。用宝石装饰的帽子);宝钏(以金玉等制作的手镯);宝钗(首饰名。用金银珠宝制作的双股簪子)

    (4) 珍贵的东西

    轻敌几丧吾宝。——《老子》。注:“身也。”

    啬其大宝。——《吕氏春秋·先已》。注:“身也。”

    正得秋而万宝成。——《庄子·庚桑楚》

    不爱珍奇重宝肥饶之地。——汉· 贾谊《过秦论》

    (5) 又如:献宝;财宝;传家宝;文房四宝

    (6) 印信符玺

    又有“万几宸翰之宝”。——《红楼梦》

    (7) 又如:宝札(玺书。古代以印章封记的文书;私人书信的敬辞);宝符(朝廷用作信物的符节)

    (8) 对小孩儿亲爱的称呼 。如:我的小宝

    (9) 一种赌具。方形,用牛角或硬木做成,上有指示方向的记号,参加赌博的人猜测宝上所指的方向下注

    开宝,你们有胆子没有?—— 老舍《骆驼祥子》

    (10) 货币 。如:通宝;元宝

    (11) 姓

    动词

    (1) 珍爱,珍视

    吾有三宝,持而宝之。——《韩非子·解老》

    (2) 又如:宝身(珍惜身躯);宝重(珍惜重视);宝惜(珍惜)

    (3) 珍藏 。如:宝录,宝蓄(珍藏)

    形容词

    (1) 珍贵的,宝贵的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 李斯《谏逐客书》

    (2) 又如:宝刀(珍贵的战刀);宝玉(珍贵的玉);宝书(宝籍。珍贵的书籍)

    (3) 贵重的;由于其美丽、稀有或硬度而在商业上具有极高价值的 。如:宝衣(贵重的衣服);宝床(贵重的坐具或卧具)

    (4) 敬词

    (5) 敬称与帝王有关的事物。如:宝字(帝王、神仙所写的字);宝位(帝位)

    (6) 敬称与佛教有关的事物。如:宝鼎(香炉);宝篆(形容香炉之烟缕缕曲折上升,状如篆文)

    (7) 敬称与道教有关的事物。如:宝忏(僧道祝祷时念诵的经文);宝诀(道教修炼的秘诀)

    (8) 敬称与他人有关的人和事。如:宝斋;宝舟;宝号

    英文翻译

    treasure, jewel; precious, rare

    方言集汇

    ◎ 粤语:bou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o3 bau3 [台湾四县腔] bo3 bau3 [客英字典] bau3 bo3 [梅县腔] bau3
    ◎ 潮州话:bo2

    宋本广韵

    mì,bì [mi,bi]
    部首: 505
    笔画: 10
    五笔: TNTT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HDPH
    四角: 239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秘鲁的简称

    (2) 另见

    形容词

    (1) (形声。从禾,必( )声。 本义:一种香草)

    (2) 不可测知;不公开

    祕,神也。从示,必声。——《说文》

    祕舞更奏。——张衡《西京赋》

    祕器。——《后汉书·袁安传》。注:“棺也。”

    祕宝。——《后汉书·班彪传》。传:“河图之属。”

    祕经。——《后汉书·苏竟传》。注:“图纬书也。”

    其事秘,世莫知也。——《史记·武帝本纪》

    (3) 又如:秘箓(秘文);秘法(秘术,秘密的方法);秘狱(也称掖庭狱,汉代专指幽囚罪人于皇宫掖庭而不作公开审理的监狱)

    (4) 稀奇,世上少有

    博学强记,多奇篇秘籍。——《唐诗纪事·段成式》

    (5) 又如:秘怪(神奇怪异);秘珍(罕见珍品);秘异(奇异);秘籍(珍贵罕见的书籍);秘宝(不常见的珍异宝物)

    (6) 深,深邃 。如:秘宇(深殿);秘典(含义深奥的典籍);秘义(深奥的意义)

    (7) 与皇帝有关的 。如:秘驾(帝王的车驾);秘馆(即秘阁,帝王藏书之所);秘色(古代越州官窑所产瓷器的颜色,因为帝王所专用,故云)

    动词

    (1) 隐藏;保守秘密

    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表。——《史记·秦始皇本纪》

    (2) 又如:秘惜(隐藏珍惜,不以示人);秘郁(隐秘,隐藏);秘丘(山林之所,隐居之处)

    (3) 闭 。如:秘固(犹密封,封固)

    名词

    (1) 秘密、奥妙的事物

    而此秘未睹。——《宋书·谢灵运传论》

    (2) 秘书的简称 。受雇为上级处理通讯及日常事务和杂务的人。如:一秘

    (3) 姓

    (4) 另见 (秘鲁)

    英文翻译

    secret, mysterious, abstruse

    方言集汇

    ◎ 粤语:bei3 bit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bi4 [台湾四县腔] bi5 [客英字典] bi5 [海陆丰腔] bi5 [梅县腔] bi5 [东莞腔] bi5 [宝安腔] bi5
    ◎ 潮州话:b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兵媚脂B開去聲開口三等脂Bpiih/pyh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