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官司
(1) 诉讼
(2) 旧指官府
词语解释
普通官吏;百官。
《左传·隐公五年》:“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皁隶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杜预 注:“小臣有司之职,非诸侯之所亲也。”《汉书·王莽传上》:“祝宗卜史,备物典策,官司彝器。” 颜师古 注:“官司,百官也。” 郑观应 《盛世危言·吏治上》:“官司益多,否塞益甚,堂廉益远,积弊益深,欲一扫而空之,诚非开设议院不可。”
官府。多指政府的主管部门。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人有醉者相杀,牧伯因此輒有酒禁,严令重申,官司搜索。”《水浒传》第十五回:“ 吴用 道:‘偌大去处,终不成官司禁打鱼鲜?’ 阮小五 道:‘甚么官司敢来禁打鱼鲜,便是活阎王也禁治不得!’” 清 李渔 《意中缘·卷帘》:“你要把官势压他么?这等不难,我蓄了几日买画的银子,也去纳一个前程与他,和你同到官司去对理。”
指官府里摊派的赋税劳役之类的公事。
《警世通言·乔彦杰一妾破家》:“ 高氏 又説:‘自从今日为始,我再不与你做一处,家中钱本什物,首饰衣服,我自与女儿两个受用,不许你来讨,一应官司门户等事,你自教贱婢支持,莫再来缠我。’”
指诉讼。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一折:“若真个打起官司来,出乖露丑,一发不好。”《红楼梦》第四回:“ 贾雨村 授了 应天府 ,一到任就有件人命官司详至案下,却是两家争买一婢,各不相让,以致殴伤人命。” 赵树理 《催粮差》:“这几年在地方上当士绅,给别人包揽官司,常到城里来。”
引申为不同意见的争论。
胡适 《<尝试集>自序》:“但是我若没有这一班朋友和我打笔墨官司,我也决不会有这样的尝试决心。”
方言。谓不耐烦不高兴的神色。
老舍 《四世同堂》六四:“她不高兴蹲在家里,接受或发作脾气-- 东阳 这两天老一脑门子官司,她要是不发气,他就必横着来。” 老舍 《二马》第二段七:“ 马威 把昨天晚上带来的箱子打开,问父亲换衣裳不换, 马老先生 是一脑门子官司,没理 马威 。” 老舍 《答复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我看见过不少国民党的军政要人,他们的神气颇似‘孤哀子’装模作样,一脸的官司,他们不屑与人家握手。”
引证解释
⒈ 普通官吏;百官。
引《左传·隐公五年》:“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皁隶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杜预注:“小臣有司之职,非诸侯之所亲也。”
《汉书·王莽传上》:“祝宗卜史,备物典策,官司彝器。”
颜师古注:“官司,百官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吏治上》:“官司益多,否塞益甚,堂廉益远,积弊益深,欲一扫而空之,诚非开设议院不可。”
⒉ 官府。多指政府的主管部门。
引晋葛洪《抱朴子·酒诫》:“人有醉者相杀,牧伯因此輒有酒禁,严令重申,官司搜索。”
《水浒传》第十五回:“吴用道:‘偌大去处,终不成官司禁打鱼鲜?’ 阮小五道:‘甚么官司敢来禁打鱼鲜,便是活阎王也禁治不得!’”
清李渔《意中缘·卷帘》:“你要把官势压他么?这等不难,我蓄了几日买画的银子,也去纳一个前程与他,和你同到官司去对理。”
⒊ 指官府里摊派的赋税劳役之类的公事。
引《警世通言·乔彦杰一妾破家》:“高氏又説:‘自从今日为始,我再不与你做一处,家中钱本什物,首饰衣服,我自与女儿两个受用,不许你来讨,一应官司门户等事,你自教贱婢支持,莫再来缠我。’”
⒋ 指诉讼。
引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一折:“若真个打起官司来,出乖露丑,一发不好。”
《红楼梦》第四回:“贾雨村授了应天府,一到任就有件人命官司详至案下,却是两家争买一婢,各不相让,以致殴伤人命。”
赵树理《催粮差》:“这几年在地方上当士绅,给别人包揽官司,常到城里来。”
⒌ 引申为不同意见的争论。
引胡适《<尝试集>自序》:“但是我若没有这一班朋友和我打笔墨官司,我也决不会有这样的尝试决心。”
⒍ 方言。谓不耐烦不高兴的神色。
引老舍《四世同堂》六四:“她不高兴蹲在家里,接受或发作脾气-- 东阳这两天老一脑门子官司,她要是不发气,他就必横着来。”
老舍《二马》第二段七:“马威把昨天晚上带来的箱子打开,问父亲换衣裳不换, 马老先生是一脑门子官司,没理马威。”
老舍《答复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我看见过不少国民党的军政要人,他们的神气颇似‘孤哀子’装模作样,一脸的官司,他们不屑与人家握手。”
官司的国语词典
官吏的分职。
官司的网络释义
官司 (汉语词目)
官司的翻译
近义词
官司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
),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2) 同本义
官,吏事君也。——《说文》
有虞氏官五十, 夏后氏官百, 殷二百, 周三百。——《礼记·明堂位》
任官然后爵之。——《礼记·王制》
在官言官。——《礼记·曲礼》
官师一庙。——《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
举不失选,官不易方。——《左传·襄公九年》
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文官;武官;京官;地方官;清官;贪官;军官;教官
(4) 官府(政府机关)
官,官舍曰官。——《字汇》
官,谓朝廷治事之处也。——《礼记·王藻》注
贼二人得我,我幸皆之矣。愿以闻于官。——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聊斋志异·促织》
有华阴令欲媚上官。
(5) 又如:官局(官署。政府所设的机构);官寺(官署、衙门的旧称);官项(官府的钱项);官休(纠纷经官府裁定了结)
(6) 通“馆”。房舍,馆舍
官乃馆之古文,闲官即闲馆,谓馆舍之空虚者。——俞樾《诸子平议》
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论语》
(7) 官场,官吏阶层及其活动范围 。如:官俗国体(官场习俗,国家制度)
(8) 器官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正而神欲行。——《庄子·养生主》
(9) 又如:五官;感官
(10) 官职,职位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后汉书·张衡传》
位卑则足羞,官盛而近谀。——唐· 韩愈《师说》
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11) 又如:官秩(官阶与俸禄);官守(官位职守,官员职责);家父辞官回到省城来
(12) 古时用以称天子
官家难称,吾欲行冒顿之事,卿从我乎?——《晋书·石季龙载记上》《资治通鉴》 晋成帝咸廉三年译注:“称天子为官家,始见于此。”
(13) 又如:官里(皇帝);官窑(专为皇家服务的瓷窑);官院(王子所居的院子)
(14) 姓
形容词
(1) 属于国家、政府或公家的 。如:官街(都市中的大街);官地(属于政府所有的地);官会子(宋朝颁行的纸币);官银(官府铸造而流通的银锭;应向官府交纳的银两);官车;官仓
(2) 公;公有。与“私”相对
何须把官烛,似恼鬓毛苍。——唐· 杜甫《台上》
(3) 又如:官厕所;官大道;官中的(公共的,公家的);官中(大家庭中共有的银钱)
动词
(1) 当官,作官
论定然后官之。——《礼记·王制》
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曹操《论吏士行能论》
阿品远官 河南,亦无子女,九族无可继者。—— 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官兴(官瘾);官声(做官的名声);官照(官员任职的执照,也称部照);官常(为官的职责)
(3) 做官做到 。如:官至户部郎中;官居方面(担任总掌一方军政大权的官)
(4) 通“管”(
)。管制,管理轨守其时,有官天财。——《管子·山国轨》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on1 [海陆丰腔] gon1 kwan1 [梅县腔] gwon1 [台湾四县腔] gon1 kwan1 [客英字典] gwon1 kwan1 [东莞腔] gon1 [客语拼音字汇] gon1 guon1 [陆丰腔] gon1 [宝安腔] go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官 | 古丸 | 見 | 桓 | 平聲 | 寒 | 合口一等 | 桓 | 山 | kuan | kuɑn |
详细解释
动词
(1) (指事。甲骨文字形,表示一个人用口发布命令,有统治、管理义。从反后,意思说,与帝王“后”相对为“司”,即有司。本义:职掌,主管)
(2) 同本义(含负责掌握、处理之意)
司,臣司事于外者。——《说文》
司,臣也。——《广雅》
司,主也。——《小尔雅》。按,周官四十有一司,司者,理其事也。
司王朝。——《周礼·师氏》
司,主也。——《广雅》
曰司徒。——《礼记·曲礼》。疏:“凡言司者,总其领也。”
至于守司囹圄,禁制刑罚,人臣擅之,此谓刑劫。——《韩非子·三守》
使鸡司夜,令狸执鼠,皆用其能,上乃无事。——《韩非子·扬权》
役民之司盗者,授之以击刺之术。——宋· 苏轼《教战守》
(3) 又如:各司其事;司籍(管理典籍);司掌(掌管,管理;管理的人);司方(掌管一方;古称指南车);司铎(掌管文教。相传古代宣布教化的人必摇木铎以聚众);司衡(主管;主宰);司勋(主管功赏之事);司卫(负责保卫)
(4) 承担
实为人朴素无文,推听掌家 樊得和 孙升等为提掇,众享其利,而 实司其名。—— 明· 刘若愚《酌中志》
(5) 通“伺”。侦察,观察
为人下者,常司上之,随而行。——《墨子·号令》
日欲司间而相与投藉之。——《荀子·王霸》
居家相察,出入相司。——《盐铁论·周秦》
司男女之无夫家者。——《周礼·媒氏》。注:“犹察也。”
以为物而司之。——《汉书·高五王传》。注:“察视之也。”
以司日月之长短。——《山海经·大荒西经》
名词
(1) 官吏;方面之长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诸葛亮《出师表》
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 又如:文武之司;疆场之司;司会(官名。《周礼》天官之属。掌财政);司吏(负责书写工作的小官吏);司直(古官名。西汉时设置。辅佐丞相检举不法之事,位于司隶校尉之上。东汉时改属司徒,帮助司徒督察各州郡所举上奏);司禄(官名。《周礼》地官之属。掌班禄事)
(3) 中国古代官署的名称 。唐宋以后,尚书省各部所属有司。现称中央机关部以下一级的行政部门为司
十四司正副郎好事者,及书吏、狱官、禁卒,皆利系者之多,少有连必多方钩致。——清· 方苞《狱中杂记》
(4) 又如:财政部计划司
(5) 政府执行部门的独立的下属机构
有御史偶阵戏乐,欲遵太祖法,予之杖。百司惴恐,多患苦之。——《明史·海瑞传》
京师有京兆狱,有五城御史司坊,何故刑部系囚之多至此?——清· 方苞《狱中杂记》
(6) 又如:都司;土司;藩司;司房(州县衙门管理案卷的部门,刑房);司道(巡抚的主要属官,司即藩司,臬司;道即道员,包括守道和巡道);司狱司(管监狱的机关)
(7) 复姓的一部分 。如:司马;司徒;司空;司马牛之叹(司马牛,孔子弟子。他曾慨叹:“人皆有兄弟,我独亡。”亡:无);司马温公(指北宋司马光。三朝为官,追封温国公);司马琴心(求爱之情。汉代卓文君爱好音乐,风流多情,司马相如以琴弹《凤求凰》曲挑动她,终致文君夜奔)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ii1 [梅县腔] se1 [沙头角腔] su1 [客英字典] sii1 [客语拼音字汇] si1 [台湾四县腔] sii1 [东莞腔] su1 [宝安腔] su1 [陆丰腔] sii1
◎ 潮州话:s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思 | 息兹 | 心 | 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之 | 止 | si/sio | sĭ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