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吃官司
(1) 受控获罪服刑或受其他裁处
词语解释
亦作“喫官司”。旧时指被控告受处罚或关进监狱。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一折:“便吃官司我也拼得替你官司死。”《水浒传》第三九回:“你哥哥误题了反诗,在这里喫官司,未知如何。” 聂绀弩 《韩康的药店》:“从此 韩康 吃官司去了,他的最后的一个药店抄没归官。”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喫官司”。旧时指被控告受处罚或关进监狱。
引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一折:“便吃官司我也拼得替你官司死。”
《水浒传》第三九回:“你哥哥误题了反诗,在这里喫官司,未知如何。”
聂绀弩《韩康的药店》:“从此韩康吃官司去了,他的最后的一个药店抄没归官。”
吃官司的国语词典
遭人控告,涉入诉讼。
吃官司的网络释义
吃官司
吃官司的翻译
吃官司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乞声。本义:口吃,结巴) 同本义
吃,言蹇难也。——《说文》
昌为人吃。——《汉书·周昌传》
(2) 又如:吃子(口吃的人);吃吃(形容口吃或有话说不出口)
动词
(1) (形声。从口,契声。本义:吃东西。按:“吃”在古代一般不当“吃东西”讲。“吃东西”的意义古代写作“喫”。汉字简化后“喫”写作“吃”)
(2) 吃东西。与“喝”形成对照
友闻白羊肉美,一生未曾得喫,故冒求前耳。——《世说新语·任诞》
临岐意颇切,对酒不能吃。——杜甫《送李校书二十六韵》
(3) 又如:吃面包;吃喝;吃用(泛指吃、穿等生活资料和用费);吃相(吃喝时的姿态、样子)
(4) 饮;喝 。如:吃血(饮血酒);吃茶(喝茶)
(5) 吸;吸收 。如:这种纸不吃墨
(6) 忍受;遭受 。如:吃辛吃苦(忍受辛苦);吃比(受到处罚);吃受(忍受)
(7) 表示被动,用法同“被” 。如:吃惊受怕(受惊骇);吃孽(遭殃);吃板子(挨板子);吃拳(被拳打);吃笑(被耻笑)
(8) 指在某一出售食物的地方吃 。如:吃食堂
(9) 指依赖某种事物来生活 。如:吃荤饭(靠包揽词讼和敲勒索为生);吃野食(偷情);吃门户饭(旧指靠妓院生活);吃生意饭(靠经商为生);吃自在饭(吃现成饭)
(10) 用;费 。如:吃力(费力,用力;累;疲倦)
(11) 歼灭或摧毁一大部分 。如:又吃掉敌军一个师
(12) 犹跌 。如:吃交(跌交);吃乔(吃交;跌交);吃蹶(跌倒;摔倒)
(13) 欺压 。如:吃人(比喻旧社会剥削阶级残酷的剥削和压迫穷人)
(14) 浸入水中 。如:吃载(船只的载重量。吃:吃水,船身入水的深度);吃水十二尺深的船
介词
被;让;由于
自从嫁得你哥哥,吃他忒善了,被人欺负,才得到这里。——《金瓶梅》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et7 kit8 ngiet7 ngat7 [客语拼音字汇] cid5 gid5 kiad5 kid6 [梅县腔] ket7 [东莞腔] nget7 [客英字典] ngiet7 ket7 ngat7 [宝安腔] ngiet7 [台湾四县腔] kiet7 kit8 ngiet7 ngat7 [陆丰腔] ket7
◎ 潮州话:ngeg4(ngurk) [揭阳、潮阳]ngiag4(ngiak)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訖 | 居乙 | 見 | 質B開 | 入聲 | 物 | 開口三等 | 臻 | 眞B | kĭĕt | kivt/kiot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
),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2) 同本义
官,吏事君也。——《说文》
有虞氏官五十, 夏后氏官百, 殷二百, 周三百。——《礼记·明堂位》
任官然后爵之。——《礼记·王制》
在官言官。——《礼记·曲礼》
官师一庙。——《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
举不失选,官不易方。——《左传·襄公九年》
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文官;武官;京官;地方官;清官;贪官;军官;教官
(4) 官府(政府机关)
官,官舍曰官。——《字汇》
官,谓朝廷治事之处也。——《礼记·王藻》注
贼二人得我,我幸皆之矣。愿以闻于官。——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聊斋志异·促织》
有华阴令欲媚上官。
(5) 又如:官局(官署。政府所设的机构);官寺(官署、衙门的旧称);官项(官府的钱项);官休(纠纷经官府裁定了结)
(6) 通“馆”。房舍,馆舍
官乃馆之古文,闲官即闲馆,谓馆舍之空虚者。——俞樾《诸子平议》
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论语》
(7) 官场,官吏阶层及其活动范围 。如:官俗国体(官场习俗,国家制度)
(8) 器官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正而神欲行。——《庄子·养生主》
(9) 又如:五官;感官
(10) 官职,职位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后汉书·张衡传》
位卑则足羞,官盛而近谀。——唐· 韩愈《师说》
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11) 又如:官秩(官阶与俸禄);官守(官位职守,官员职责);家父辞官回到省城来
(12) 古时用以称天子
官家难称,吾欲行冒顿之事,卿从我乎?——《晋书·石季龙载记上》《资治通鉴》 晋成帝咸廉三年译注:“称天子为官家,始见于此。”
(13) 又如:官里(皇帝);官窑(专为皇家服务的瓷窑);官院(王子所居的院子)
(14) 姓
形容词
(1) 属于国家、政府或公家的 。如:官街(都市中的大街);官地(属于政府所有的地);官会子(宋朝颁行的纸币);官银(官府铸造而流通的银锭;应向官府交纳的银两);官车;官仓
(2) 公;公有。与“私”相对
何须把官烛,似恼鬓毛苍。——唐· 杜甫《台上》
(3) 又如:官厕所;官大道;官中的(公共的,公家的);官中(大家庭中共有的银钱)
动词
(1) 当官,作官
论定然后官之。——《礼记·王制》
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曹操《论吏士行能论》
阿品远官 河南,亦无子女,九族无可继者。—— 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官兴(官瘾);官声(做官的名声);官照(官员任职的执照,也称部照);官常(为官的职责)
(3) 做官做到 。如:官至户部郎中;官居方面(担任总掌一方军政大权的官)
(4) 通“管”(
)。管制,管理轨守其时,有官天财。——《管子·山国轨》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on1 [海陆丰腔] gon1 kwan1 [梅县腔] gwon1 [台湾四县腔] gon1 kwan1 [客英字典] gwon1 kwan1 [东莞腔] gon1 [客语拼音字汇] gon1 guon1 [陆丰腔] gon1 [宝安腔] go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官 | 古丸 | 見 | 桓 | 平聲 | 寒 | 合口一等 | 桓 | 山 | kuan | kuɑn |
详细解释
动词
(1) (指事。甲骨文字形,表示一个人用口发布命令,有统治、管理义。从反后,意思说,与帝王“后”相对为“司”,即有司。本义:职掌,主管)
(2) 同本义(含负责掌握、处理之意)
司,臣司事于外者。——《说文》
司,臣也。——《广雅》
司,主也。——《小尔雅》。按,周官四十有一司,司者,理其事也。
司王朝。——《周礼·师氏》
司,主也。——《广雅》
曰司徒。——《礼记·曲礼》。疏:“凡言司者,总其领也。”
至于守司囹圄,禁制刑罚,人臣擅之,此谓刑劫。——《韩非子·三守》
使鸡司夜,令狸执鼠,皆用其能,上乃无事。——《韩非子·扬权》
役民之司盗者,授之以击刺之术。——宋· 苏轼《教战守》
(3) 又如:各司其事;司籍(管理典籍);司掌(掌管,管理;管理的人);司方(掌管一方;古称指南车);司铎(掌管文教。相传古代宣布教化的人必摇木铎以聚众);司衡(主管;主宰);司勋(主管功赏之事);司卫(负责保卫)
(4) 承担
实为人朴素无文,推听掌家 樊得和 孙升等为提掇,众享其利,而 实司其名。—— 明· 刘若愚《酌中志》
(5) 通“伺”。侦察,观察
为人下者,常司上之,随而行。——《墨子·号令》
日欲司间而相与投藉之。——《荀子·王霸》
居家相察,出入相司。——《盐铁论·周秦》
司男女之无夫家者。——《周礼·媒氏》。注:“犹察也。”
以为物而司之。——《汉书·高五王传》。注:“察视之也。”
以司日月之长短。——《山海经·大荒西经》
名词
(1) 官吏;方面之长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诸葛亮《出师表》
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 又如:文武之司;疆场之司;司会(官名。《周礼》天官之属。掌财政);司吏(负责书写工作的小官吏);司直(古官名。西汉时设置。辅佐丞相检举不法之事,位于司隶校尉之上。东汉时改属司徒,帮助司徒督察各州郡所举上奏);司禄(官名。《周礼》地官之属。掌班禄事)
(3) 中国古代官署的名称 。唐宋以后,尚书省各部所属有司。现称中央机关部以下一级的行政部门为司
十四司正副郎好事者,及书吏、狱官、禁卒,皆利系者之多,少有连必多方钩致。——清· 方苞《狱中杂记》
(4) 又如:财政部计划司
(5) 政府执行部门的独立的下属机构
有御史偶阵戏乐,欲遵太祖法,予之杖。百司惴恐,多患苦之。——《明史·海瑞传》
京师有京兆狱,有五城御史司坊,何故刑部系囚之多至此?——清· 方苞《狱中杂记》
(6) 又如:都司;土司;藩司;司房(州县衙门管理案卷的部门,刑房);司道(巡抚的主要属官,司即藩司,臬司;道即道员,包括守道和巡道);司狱司(管监狱的机关)
(7) 复姓的一部分 。如:司马;司徒;司空;司马牛之叹(司马牛,孔子弟子。他曾慨叹:“人皆有兄弟,我独亡。”亡:无);司马温公(指北宋司马光。三朝为官,追封温国公);司马琴心(求爱之情。汉代卓文君爱好音乐,风流多情,司马相如以琴弹《凤求凰》曲挑动她,终致文君夜奔)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ii1 [梅县腔] se1 [沙头角腔] su1 [客英字典] sii1 [客语拼音字汇] si1 [台湾四县腔] sii1 [东莞腔] su1 [宝安腔] su1 [陆丰腔] sii1
◎ 潮州话:s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思 | 息兹 | 心 | 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之 | 止 | si/sio | sĭ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