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

xué míng [ xue ming]
繁体 學名
注音 ㄒㄩㄝˊ ㄇ一ㄥ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学名 xuémíng

(1) 科学上采用的专业名称

“锈”的学名为“氧化铁”
scientific name

(2) 小孩入学时用的正式名字

one’s formal name used at school

词语解释

  1. 学派之名。

    杜预 《春秋左传注疏》卷三“ 杜 氏” 孔颖达 疏引 隋 刘炫 云:“不言名而云氏者, 汉 承焚书之后,诸儒各载学名,不敢布於天下,但欲传之私族;自题其氏,为谦之辞。”

  2. 入学时使用的正式名字,区别于“小名”。

    元 无名氏 《桃花女》楔子:“孩儿学名 增福 ,今年二十一岁。”《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张文贵传》卷上:“教授取名初训诲,学名 文贵 小官人。”

  3. 科学上的专门名称。如:食盐的学名叫氯化钠。

引证解释

⒈ 学派之名。

杜预《春秋左传注疏》卷三“杜氏” 孔颖达疏引隋刘炫云:“不言名而云氏者, 汉承焚书之后,诸儒各载学名,不敢布於天下,但欲传之私族;自题其氏,为谦之辞。”

⒉ 入学时使用的正式名字,区别于“小名”。

元无名氏《桃花女》楔子:“孩儿学名增福,今年二十一岁。”
《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张文贵传》卷上:“教授取名初训诲,学名文贵小官人。”

⒊ 科学上的专门名称。

如:食盐的学名叫氯化钠。

学名的国语词典

旧称儿童入学时取的正式名字,以别于乳名。

学名的网络释义

学名

  • 国际上所采用的植物学名,是林奈所创立的“双名法”即植物的学名统一由属名种名(又称种加词,下同)组成,并统一用拉丁文。我们知道世界上的植物种类很多,各国的语言和文字又不相同,因而植物的名称也就不同,就是在一个国家内也会出现不同的名称,为了科学技术的交流,统一使用植物学名是完全必要的。掌握植物的学名,不仅有助于了解植物的亲缘关系和形态特征,而且还可以帮助掌握植物的有效成分:因为许多植物的化学成分名称系由植物的属名衍生而成,如小檗碱(Berberine),就是由小檗属(Berberis)衍生而成,又如乌头碱(Aconitine)、次乌头碱(Hypaccllitine)、中乌头碱(Mesaconiline)等,不论从中文名称和外文名称均可以明显的看出与植物乌头属(Aconitum)的属名有密切的关系,这一关系对药学专业尤其值得注意。
  • 学名造句

    原来大裤衩的学名这么如雷贯耳,振聋发聩。
    鱼鹰,学名“鸬鹚”,俗称“鱼老鸹”,被誉为潜水捕鱼高手,聪明的打鱼人驯化它们来捕鱼。
    有心的萧女士上网查了查,这两只鸭子还真不是普通的鸭子,学名叫琵嘴鸭(中型野鸭,候鸟,在中国东北和新疆繁殖,在南方越冬。
    外来工校门口打地铺为给孩子抢入学名额。
    “教”谐音“叫”,外号:叫快乐、叫开心、叫顺利、叫健康。“师”谐音“是”,学名:是收获、是喜悦、是幸福、是永远。教师节,祝您心想事成。
    学名叫榛鸡,大兴安岭最多,其他地方也有分布。
    鸿系经学名家,砥砺廉隅,为和帝所特拔。
    学名又叫金环胡蜂,别名,地王蜂,地龙蜂,红头蜂,大黑蜂,大土蜂。
    但是,他还读《拿破仑传》、《我的奋斗》,包括后来视作封资修的诸多文学名著。
    我在大话王国的男爵房间中见过它!它的学名叫做酵母牙,可以将咀嚼后的食物存入牙龈根部以下的活性漏兜中进行发酵。
    话一出口,我的舌头就开始打结,这样的困窘在生物上有着一个特别的学名,交际偏差症。
    合作是近代科学名词术语审定统一中的应有之意,但矛盾冲突也自始至终贯穿其间,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这种系统大体上仍处于摇篮阶段,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地球物理学名誉退休教授,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地震学实验室前主任说。
    洋葱是众多葱属植物的学名。
    昨日,记者在石家庄市牧工商开发总公司了解到,毛鸡蛋又叫死胎蛋,学名鸡胚蛋。
    濒临灭绝的珍稀名贵药材黑节草,又被誉为“救命仙草”。
    饲养员告诉记者,这只鸟叫“贝贝”,学名叫鞭苔鵎鵼,刚来动物园没多久,才一岁不到,但却非常惹人喜爱。
    毕业生们的工作对口问题,是评定大学名次的重要依据。
    盖以纷纭庞杂之各科学名词,欲使之同条共贯,引用便利,绝非一手足一朝夕之事……”。
    网友中的“动物达人”更向广大网友上了一堂科普课,表示白头鸟就是俗称的“白头翁”,学名叫“白头鹎”,并贴上了白头翁的照片供网友分享。

    汉字详情

    xué [xue]
    部首: 344
    笔画: 8
    五笔: IPB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FBND
    四角: 9040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2) 同本义

    学,识也。——《广雅》

    好学近乎知。——《礼记·中庸》

    念终始典于学。——《礼记·文王世子》

    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尚书大传》

    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庄子·庚桑楚》

    远寻师学。——《后汉书·列女传》

    学而时习之。——《论语》

    学即继以问也。——清· 刘开《问说》

    (3) 又如:学书(认真读书);学学乖(经世面,学聪明);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学习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学习文化知识);学古(学习研究古代典籍)

    (4) 模仿

    笑嘻嘻走到 凤姐身边学舌。——《红楼梦》。又如:学嘴(学舌);调嘴学舌;学他爸爸走路的样子;学不上来

    (5) 讲述,说

    一五一十向着珍哥、 晁大舍学个不了。——《醒世姻缘传》

    见说万山潭,渔童尽能学。——唐· 陆龟蒙《鱼具》

    (6) 又如:学舌(说闲话;搬弄是非)

    (7) 讲学

    学,教也。——《广雅》

    叔仲皮学子柳。——《礼记》

    凡学世子及学士。——《礼记·文王世子》

    哀王者,帝之少弟,与太子游学相长大。——《资治通鉴》

    名词

    (1) 学校 。又曾称学庐、学教、学馆、学堂、学宫、学院、学屋、学园

    学,官也。——《广雅·释室》

    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

    学则三代共之。——《孟子》

    万用入学。——《夏小正》

    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礼记·王制》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韩愈《进学解》

    (2) 又如:学俸(教师的薪水);学宪(学台);学台(学政);学里(明清时设立的管理各级地方儒生的机构)

    (3) 学问

    天子积学。——《后汉书·列女传》

    学有未达。——清· 刘开《问说》

    是芋视乃学。——清· 周容《芋老人传》

    生平为学。——清· 张廷玉《明史》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4) 又如:学耻全牛(惭愧学问未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学行(学问与品行);才学(才能与学问);绝学(失传的学问);家学(祖传学问)

    (5) 学科;某一门类系统的知识

    今日覩卿词学。——《剧谈录·宣宗夜召翰林学士》

    (6) 又如:文学;哲学;地理学;化学;问学于师

    英文翻译

    learning, knowledge; school

    方言集汇

    ◎ 粤语:hok6

    宋本广韵

    míng [ming]
    部首: 337
    笔画: 6
    五笔: QKF
    五行:
    仓颉: NIR
    四角: 276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2) 同本义

    名,自命也。——《说文》

    黄帝正名百物。——《礼记·祭法》

    名之曰幽厉。——《孟子》

    名公器也。——《庄子·天运》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 罗敷。——《乐府诗集》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名之者谁。——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自名“蟹壳青”。——《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名品(辨明品级)

    (4) 称说;说出

    不能名其一处。——《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5) 又如:不可名状;莫名其妙;名状(形容描述)

    (6) 出名,有名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刘禹锡《陋室铭》

    (7) 以私人名义占有

    不名一钱。——王充《论衡》

    (8) 通“明”。明白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老子·四十七章》

    名词

    (1) 名字;名称

    请问名。——《仪礼·士昏礼》

    记百名以上书于策。——《仪礼·聘礼》

    慎器与名。——《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注:“爵号也。”

    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周书·谥法》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2) 又如:名榜(名帖);名物(物品的名称及形状);名纸(名片);名象(泛指称谓、法制、器物等。名,指称;象,法象)

    (3) 名门,名家 。如:名胤(名门的后裔);名迹(名家的手迹);名画(名家的图画);名书(名家的墨迹)

    (4) 名人, 杰出的人 。如: 名彦(名人才士);名俊(俊杰,杰出的人);名场(名人聚会之所);名贤(名人贤士);名辈(名流)

    (5) 名声,名誉,名望

    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史记·滑稽列传》

    名达于缙绅间。——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6) 又如:名宿(有名誉、负众望的读书人);名实(声誉与真才。或指名称与实质);名体(声名与实才)。如:名父(指人父有名望);名分(名望和身分)

    (7) 功业,功名 。如:名心(求功名之心);名品(名位品级);名级(名位品级);名烈(功业);名业(功名业绩)

    (8) 名义

    名曰馆伴。(名义上是招待使者的官员。)——宋· 文天祥《后序》

    (9) 又如:名分(名义);名田(以私名占有田地);名色(名义)

    (10) 对人在数列中位置的规定 。如:第三名

    猗嗟名兮,美目清兮。——《诗·齐风·猗嗟》

    形容词

    (1) 有名的,著名的;名贵的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有仙则名。——唐· 刘禹锡《陋室铭》

    (2) 又如:名姝(著名的美女);名宿(有名的老前辈);名素(一向有名望的人);名族(著名的家族;名字姓氏);名花(名贵的花。俗称美女、名妓为名花);名贵(著名而显贵的人;贵重难得的器物);名都(著名的都市)

    (3) 大的

    因名山升中于天。——《礼记·礼器》。注:“犹大也。”

    环如因而赂一名都。——《战国策·秦策》。注:“大也。”

    (4) 又如:名山(大山);名川(大河);名藩(重要的大藩镇);名器(大器)

    量词

    用于人的数量 。如:二十名工人;三十名学生

    英文翻译

    name, rank, title, posi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meng4 ming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miang2 [海陆丰腔] miang2 [梅县腔] miang2 [东莞腔] miang2 [客英字典] miang2 [台湾四县腔] miang2 [客语拼音字汇] miang2 [陆丰腔] miang3 [宝安腔] mia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武并清開平聲開口三等mĭɛŋmjeng/mieng

    学名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