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往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独自前往。喻指归隐。
《文选·陶潜<归去来辞>》:“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李善 注引 司马彪 曰:“独往,任自然,不復顾世。” 清 曾国藩 《苗先簏墓志铭》:“授徒穷乡。制艺试帖之属,不中有司程度,学子稍稍引去。君益冥心孤往,孑焉寡儔。” 清 龚自珍 《尊史三》:“若夫高騫远引,抱道以逝,矢孤往於名山,含薄懟於卿士,身隐矣,焉用文之?”
引证解释
⒈ 独自前往。喻指归隐。
引《文选·陶潜<归去来辞>》:“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李善注引司马彪曰:“独往,任自然,不復顾世。”
清曾国藩《苗先簏墓志铭》:“授徒穷乡。制艺试帖之属,不中有司程度,学子稍稍引去。君益冥心孤往,孑焉寡儔。”
清龚自珍《尊史三》:“若夫高騫远引,抱道以逝,矢孤往於名山,含薄懟於卿士,身隐矣,焉用文之?”
孤往的网络释义
孤往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子,瓜声。本义:幼年丧父,即孤儿)
(2) 同本义
孤,无父也。——《说文》
如孤子。——《礼记·深衣》。注:“三十以下无父称孤。”
司民协孤终。——《国语·周语》
少伶俜而偏孤兮。——潘岳《寡妇赋》
老而无子曰独,幼儿无父曰孤。——《孟子·梁惠王下》
救灾患,宥孤寡。——《左传·昭公十四年》
备答曰:“ 刘荆州临亡,讬我以遗孤,背信自济,吾所不为,死何面目见 刘荆州乎?—— 孔衍《汉魏春秋》
(3) 又如:孤驹(无母的小马);孤遗(无父母的子女);孤雏(失去母鸟的幼鸟)。又如:孤疾(孤儿和残疾人);六尺之孤(没有父亲的未成年的孩子);孤终(孤儿和死亡者);孤嫠(孤儿寡妇);孤撮(孤儿)。特指为国事而牺牲者的后代。如:遗孤
(4) 古代王侯的自称
君名孤寡。——《吕氏春秋·君守》。注:“人君谦称。”
凡人有此一德者,足以南面称孤矣。——《庄子·盗跖》
虽贵必以贱为本,虽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称孤寡不穀。——《战国策·齐策》
诸人持议,甚失孤望。——《资治通鉴》
(5) 又如:称孤道寡;孤家(古代君王、诸候的自称)
形容词
(1) 单独;孤独
孤,独也。——《广雅·释诂三》
君名孤寡。——《吕氏春秋·君守》
且燕赵处 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宋· 苏洵《六国论》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 王维《使至塞上》
以区区百人,投身大敌,与之扑斗,何异以孤羊投群狼?——《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孤冷(孤独冷清);孤孤恓恓(孤独恓惶);孤恓(孤独不安);孤桩桩(孤零零站着);孤贫(孤独穷困)
(3) 孤高
孤怀吐明月,众毁铄黄金。——唐· 孟郊《连州吟》
(4) 又如:孤风(孤高的风度、品格);孤直(孤高耿直);孤特(孤高;特出);孤梗(孤高刚直);孤逸(孤高洒脱);孤清(孤高而清静)
(5) 独特
清词孤韵有歌响,击触钟磬鸣环珂。——唐· 李商隐《安平公》
(6) 又如:孤音(独特的音律;孤独的声音);孤艳(指独秀的花);孤韵(独特的风格;超凡的韵律);孤怀(孤高的情操)
动词
(1) 负,负恩,背弃恩德
孤,负也。毛曰:凡孤负之孤当作孤。俗作辜,非。——《康熙字典》
陵虽孤恩, 汉亦负德。—— 汉· 李陵《答苏武书》
孤负陵心区区之意。
孤负重恩,衔恨黄泉。——《后汉书·光武十王传》
终无纯固之节,必有孤负之心。——《魏书·袁翻传》
(2) 又如:孤恩(负恩,背弃恩德)
(3) 孤立于
是以主孤于上而臣党于下。——《韩非子·奸劫弑臣》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u1 [海陆丰腔] gu1 [梅县腔] gu1 gu2 [宝安腔] gu1 [客语拼音字汇] gu1 [东莞腔] gu1 [客英字典] gu1 [陆丰腔] gu1 [台湾四县腔] gu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孤 | 古胡 | 見 | 模 | 平聲 | 虞 | 開口一等 | 模 | 遇 | ko/ku | ku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止,从土。意为从这个地方走向目的地。本义:去,到…去)
(2) 同本义
往,之也。——《说文》
大夫有所往。——《礼记·玉藻》
憧憧往来。——《易·咸》
吾言既往矣。——《国语·晋语》
往而不返。——《庄子·逍遥游》
往见老聃。——《庄子·天道》
跳往助之。——《列子·汤问》
随其往。——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欣然前往。
子何恃而往。——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3) 又如:前往(前去;去);往造(前去拜访);往教(老师前往学生处施教);往旋(往复回旋);往蹇来连(往来皆难);往人(派往的人);往至(前往);往程(去的路程);往夫(一往无前的战士)
(4) 彼此间来往
往复一月间事,过城池已固。——《三侠五义》
(5) 又如:往回(来回;往返);往往来来(多次往返)
(6) 亡去
无以蓄之则往而不可止也。——《管子·权修》。注:“谓亡去也。”
(7) 又如:往化(死亡)
(8) 给予,送
愧彼赠我厚,惭此往物轻。——泰嘉《留郡赠妇诗三首》
(9) 归向
执大象,天下往。——《老子》
名词
(1) 昔时;过去
不慕往。——《荀子·解蔽》。注:“古昔也。”
往哲是与。——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往闻庸蜀之南。—— 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见往事耳。——《资治通鉴·汉纪》
叩以往事。——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俗语。从未有过冤仇);往哲(古代的哲人);往时(昔时);往代(前代);往岁(往年);往例(先例);往则(往昔的法则)
(3) 死者
送往事居。——《左传·僖公九年》。杜预注:“往,死者。居,生者。”
(4) 后;以后
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外,超过某种限度或范围
阳山以往,皆北假也。——《水经注·河水》
介词
(1) 同“望”。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相当于“朝”、“向”
叉开五指往店主人脸上只一掌,把那店主人打了踉跄。——《水浒传》
(2) 又如:往虎口里探头(俗语。指冒失、危险的举动);往高枝儿上飞(借指依附上层人物,也有向上爬之意)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vong3 vong1 [海陆丰腔] wong1 wong3 (gong1) [梅县腔] wong1 [台湾四县腔] wong1 wong3 (gong1) [客语拼音字汇] vong1 [沙头角腔] wong1 [宝安腔] wong1 [陆丰腔] wong1 [东莞腔] wong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往 | 于兩 | 云 | 陽合 | 上聲 | 養 | 合口三等 | 陽 | 宕 | yangx/hvank | ĭwa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