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

gǔ wǎng [ gu wang]
注音 ㄍㄨˇ ㄨㄤˇ

词语释义

往昔。

词语解释

  1. 往昔。

    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其中有旨意可观而词近古往者,为古讽。”《敦煌曲子词·菩萨蛮》:“ 燉煌 古往出神将,感得诸蕃遥钦仰。”

引证解释

⒈ 往昔。

唐元稹《叙诗寄乐天书》:“其中有旨意可观而词近古往者,为古讽。”
《敦煌曲子词·菩萨蛮》:“燉煌古往出神将,感得诸蕃遥钦仰。”

古往的网络释义

古往

  • 古往,读音ɡǔ wǎnɡ,汉语词语,指往昔。
  • 古往造句

    万里长江滚滚东流,古往今来数不清的骚人墨客都曾在它身边大发感物抒怀之情。
    狐狸这话说得太过于大而化之,古往今来能够做到这点登仙入圣的,恐怕只有轩辕黄帝和那位道祖老君了。
    君不见山高海深人不测,古往今来转青碧。浅近轻浮莫与交,地卑只解生荆棘。谁道黄金如粪土,张耳、陈余断消息。行路难,行路难,君自看。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古往今来,莫不如此。
    放眼亚洲,古往今来,国足除了自身烂得跟那啥一样,哪次大赛不被搅屎棍一样的裁判搅黄了好事。
    一个人,经历那么多苦难,还能光风霁月,旷达不羁,古往今来,大抵只有太白与东坡;我做不到,却并不以为耻。
    微笑,是一种放开心胸畅游的方法;微笑,是一样给人放心满意的证明;微笑,是一个古往今来传颂绝色的容颜。学会微笑,就正如善待自己。
    很遗憾,我并不需要第二个朋友。吾友古往今来都只有他一个人。——而且,这个世间也不需要两个王。吉尔伽美什。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仰慕这里的秀丽风光而来寓居,吟诗作画,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更留下了“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的诗句。
    古往今来有成就的人很少是千金买骨。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启开了时间的窗扉,追溯美育思想的起源和发展,不难看出美育的思想古往今来,国内国外源远流长。美育的内涵也是丰富多彩,既包括审美教育,情感教育,艺术教育,还包括美学教育,全人教育。
    多少古往今来,多少沧海桑田,多少云散风流,这一刻,我们终于可以哭,可以志哀。
    古往今来以勤奋精神立学、立志、立德和立业者如恒河沙数,悬梁刺股,韦编三绝、谓之勤学。
    在梁启超看来,古往今来,一切事物都离不开进化这个"大理",中国历史当然也不能例外。
    无底船儿难过海,今来古往渡群生。
    古往今来的中国人总在权势面前屈膝,毁掉了自己的尊严,也毁掉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谁规定人一定要灭私奉公?古往今来,从来都是顺从自己的叫做弃暗投明,背叛自己的叫做弃明投暗。
    七夕银河星璀璨,喜鹊搭起鹊桥来。牛郎织女终见面,喜笑颜开泪难干。人间也有真情在,心心相印磐石坚。古往今来传说在,爱情花开永不败。愿你早日觅得真爱,幸福开颜!
    那些“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的演出,足以让你眼花缭乱。

    汉字详情

    [gu]
    部首: 319
    笔画: 5
    五笔: DGH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JR
    四角: 406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十,从口。本义:古代。一般分为太古、上古、中古、近古)

    (2) 同本义

    古,故也。——《说文》

    大古冠布。——《仪礼·士冠礼》。注:“大古,唐虞以上。”

    以是为近古也。——《谷梁传·桓公三年》。注:“古,谓五帝时。”

    慨长思而怀古。——《文选·张衡·东京赋》

    别求闻由古先哲王。——《书·康诰》

    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吕氏春秋·察今》

    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 务光是也。—— 清· 黄宗羲《原君》

    (3) 又如:远古(遥远的古代);古字(指隶书以前的古代文字);古器(可供玩赏的古代器物;古代乐器);古货(古代货币);古贤(古代贤人)

    (4) 古代的事物,特指先哲的遗典、道统。古代的典章、文献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唐· 韩愈《师说》

    宽至雒阳,复从 周王孙受古义,号《周氏传》。——《汉书·丁宽传》

    (5) 又如:仿古;考古;拟古;怀古;古义(古书的义理);古谊(古代典籍之义理);古逸(指未加纂辑的古诗文等)

    (6) 古人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宋· 苏洵《权书·六国论》

    陈古义以刺今,不说德而好色也。——《诗·郑风·女曰鸡鸣序》

    (7) 又如:古老上人(古人);古义(古人立身行事的道理;古人对经籍的传统解释);古节(古人立身的节操);古谊(古贤人之风义)

    (8) 天

    天为古。——《周书·周祝》

    曰若稽古。——《书·尧典》

    其于中古乎。——《易·系辞传》

    (9) 又如:古帝(指天帝);古后(先王,前代帝王)

    (10) 古体诗的简称 。如:古风(古体诗。每篇字数不拘,每句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不讲平仄,用韵亦较自由);五言古;七言古

    (11) 古巴的简称 。如:中古建交

    (12) 象声词。如;古剌剌(旗子飘动或甩鞭的声响);古鲁鲁(古鹿鹿。形容物体转动;也指腹内肠子蠕动或液体喷出的声响);古都都(多形容水不断涌出的声响)

    形容词

    (1) 久远;古老 ——用来指从很久以前就已经存在的东西

    古,久也。——《玉篇》

    逝不古处。——《诗·邶风·日月》

    古训是式。——《诗·大雅·烝民》

    今之于古也。——《吕氏春秋·长见》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圣贤名古邈,羁旅病年侵。——唐· 杜牧《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承湘南亲友》

    (2) 又如:古文明;古王朝;古堡(边疆古老的城堡;营垒);古渡(古老的渡口);古始(远古);古礼(古时的礼制)

    (3) 质朴 。如:古穆(古朴凝重);古峭(古朴端肃;古朴简劲);古健(古朴雄健);古常(古朴寻常)

    (4) 奇特,不同凡俗;执拗

    (5) 又如:古执(固执。古板执拗);古董(方言。比喻顽固守旧的人);古涩(形容文句古奥难读)

    (6) 旧,原来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宋· 沈括《梦溪笔谈》

    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古诗十九首》

    英文翻译

    old, classic, ancient

    方言集汇

    ◎ 粤语:gu2
    ◎ 客家话:[梅县腔] gu3 [陆丰腔] gu3 [客英字典] gu3 [台湾四县腔] gu3 [客语拼音字汇] gu3 [东莞腔] gu3 [沙头角腔] gu3 [宝安腔] gu3 [海陆丰腔] gu3
    ◎ 潮州话:gou2(kóu) gu2(kú)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公戸上聲開口一等kox/kuuku
    wǎng [wang]
    部首: 303
    笔画: 8
    五笔: TYG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OYG
    四角: 20214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止,从土。意为从这个地方走向目的地。本义:去,到…去)

    (2) 同本义

    往,之也。——《说文》

    大夫有所往。——《礼记·玉藻》

    憧憧往来。——《易·咸》

    吾言既往矣。——《国语·晋语》

    往而不返。——《庄子·逍遥游》

    往见老聃。——《庄子·天道》

    跳往助之。——《列子·汤问》

    随其往。——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欣然前往。

    子何恃而往。——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3) 又如:前往(前去;去);往造(前去拜访);往教(老师前往学生处施教);往旋(往复回旋);往蹇来连(往来皆难);往人(派往的人);往至(前往);往程(去的路程);往夫(一往无前的战士)

    (4) 彼此间来往

    往复一月间事,过城池已固。——《三侠五义》

    (5) 又如:往回(来回;往返);往往来来(多次往返)

    (6) 亡去

    无以蓄之则往而不可止也。——《管子·权修》。注:“谓亡去也。”

    (7) 又如:往化(死亡)

    (8) 给予,送

    愧彼赠我厚,惭此往物轻。——泰嘉《留郡赠妇诗三首》

    (9) 归向

    执大象,天下往。——《老子》

    名词

    (1) 昔时;过去

    不慕往。——《荀子·解蔽》。注:“古昔也。”

    往哲是与。——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往闻庸蜀之南。—— 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见往事耳。——《资治通鉴·汉纪》

    叩以往事。——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俗语。从未有过冤仇);往哲(古代的哲人);往时(昔时);往代(前代);往岁(往年);往例(先例);往则(往昔的法则)

    (3) 死者

    送往事居。——《左传·僖公九年》。杜预注:“往,死者。居,生者。”

    (4) 后;以后

    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外,超过某种限度或范围

    阳山以往,皆北假也。——《水经注·河水》

    介词

    (1) 同“望”。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相当于“朝”、“向”

    叉开五指往店主人脸上只一掌,把那店主人打了踉跄。——《水浒传》

    (2) 又如:往虎口里探头(俗语。指冒失、危险的举动);往高枝儿上飞(借指依附上层人物,也有向上爬之意)

    英文翻译

    go, depart; past, formerly

    方言集汇

    ◎ 粤语:wong5
    ◎ 客家话:[客英字典] vong3 vong1 [海陆丰腔] wong1 wong3 (gong1) [梅县腔] wong1 [台湾四县腔] wong1 wong3 (gong1) [客语拼音字汇] vong1 [沙头角腔] wong1 [宝安腔] wong1 [陆丰腔] wong1 [东莞腔] wo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六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于兩陽合上聲合口三等yangx/hvankĭwa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