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次

jì cì [ ji ci]
注音 ㄐ一ˋ ㄘˋ

词语释义

1.公晳哀的字。春秋齐人,孔子弟子。《晏子春秋.问上六》:"故臣闻仲尼居处惰倦,廉隅不正,则季次﹑原宪侍。"《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公晳哀字季次。孔子曰:'天下无行,多为家臣,仕于都;唯季次未尝仕。'"又《游侠列传序》:"及若季次﹑原宪,闾巷人也,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厌。"后用作贫贱不移之典。

词语解释

  1. 公晳哀 的字。

    春秋 齐 人, 孔子 弟子。《晏子春秋·问上六》:“故臣闻 仲尼 居处惰倦,廉隅不正,则 季次 、 原宪 侍。”《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公晳哀 字 季次 。 孔子 曰:‘天下无行,多为家臣,仕於都;唯 季次 未尝仕。’”又《游侠列传序》:“及若 季次 、 原宪 ,閭也,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厌。”后用作贫贱不移之典。 清 陈睿思 《赠张永夫》诗:“君不见 季次 、 原宪 留清名,斯人今日常不死。”

引证解释

⒈ 公晳哀的字。 春秋齐人, 孔子弟子。

《晏子春秋·问上六》:“故臣闻仲尼居处惰倦,廉隅不正,则季次、原宪侍。”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公晳哀字季次。孔子曰:‘天下无行,多为家臣,仕於都;唯季次未尝仕。’”
又《游侠列传序》:“及若季次、原宪,閭也,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不苟合当世……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厌。”
后用作贫贱不移之典。 清陈睿思《赠张永夫》诗:“君不见季次、原宪留清名,斯人今日常不死。”

季次的网络释义

季次

  • 秋齐人,孔子弟子。《晏子春秋.问上六》:"故臣闻仲尼居处惰倦,廉隅不正,则季次﹑原宪侍。
  • 汉字详情

    [ji]
    部首: 505
    笔画: 8
    五笔: TB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DND
    四角: 2040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子,从稚省。“稚”亦兼表读音。本义:即排行最后的)

    (2) 同本义(与“老”相对)

    季,少称。——《说文》

    曰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当。——《仪礼·士冠礼》。注:“伯、仲、叔、季,长幼之称。”

    季者,有中之辞也。—《谷梁传·昭公二十五年》

    季者,幼也。——《白虎通》

    有齐季女。——《诗·召南·采蘋》

    生四子,太祖其季也。——《明史·太祖本纪》

    (3) 又如:季女(最小的女儿);季父(父亲的幼弟);季指(小指头);季弟(最小的弟弟)

    (4) 一年四季中,每季的最后一个月

    季春之月。——《礼记·月令》

    季冬讲武,习射御。——柳宗元《时令论上》

    (5) 又如:季月(每季的最后一月,即农历三、六、九、十二月);季考(宋代太学中每一季度末举行的考试);季商(农历九月)

    (6) 下等

    季绢。——《管子·乘马》。注:“三等其下者曰季。”

    (7) 又如:季祖母(祖父之妾);季绢(下等的丝绢)

    (8) 物之幼嫩者

    凡服耜斩季材。——《周礼·山虞》

    (9) 又如:季材(幼嫩的木材)

    (10) 以第四级取代为特点的 。如在有机基团中与四个碳原子相联结的。如:季碳原子

    名词

    (1) 三个月为一季,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 。如:季刊;季度

    (2) 末,一个朝代的末期

    虽当三季之王。——《国语·晋语》。注:“末也。”

    汉世昔云季,中原争逐鹿。—— 杨炯《广溪峡》

    视清季有加。—— 孙文《<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 序》

    (3) 又如:季年(晚年);季王(王朝末代的君主);季业(末代的基业);季世(末世,末叶)

    (4) 一段时间 。如:瓜季;旺季;淡季

    (5) 泛指弟弟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唐·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6) 姓

    季文子相三君。(季文子辅佐三位国君。见《左传》襄公五年。季文子,鲁国大夫季孙行父,曾辅佐宣、成、襄三公,以忠俭著称,“文”是他的谥号。相,辅助。)——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7) 又如:季氏(即春秋鲁国季孙氏。庄公弟季友的后裔。自友以下,其子孙“季孙行父”、“季孙宿”等,世为大夫,执掌鲁政,颇专擅,权势极盛)

    英文翻译

    quarter of year; season;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gwai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ui5 gi5 [梅县腔] gwi5 [宝安腔] gui5 [客语拼音字汇] gui4 [东莞腔] gui5 [客英字典] kwui5 gi5 [陆丰腔] gui5 [沙头角腔] gui5 [台湾四县腔] gui5 g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居悸脂A合去聲合口三等脂Akwikjyih/kvih
    [ci]
    部首: 427
    笔画: 6
    五笔: UQW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IMNO
    四角: 3718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欠,二声。本义:临时驻扎和住宿)

    (2) 同本义

    次,舍也。——《礼记·檀弓上》注

    楚师伐 郑, 次于 鱼陵。——《左传·襄公十八年》

    泰伯素服郊次。——《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王次于 河朔。——《书·泰誓中》

    (3) 指行军在一处停留三宿以上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资治通鉴》

    (4) 又如:次止(驻止;止宿)

    形容词

    (1) 第二,居其次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孙子·谋攻》

    (2) 又如:次从(然后;接着);次后(以后;续后);次早(第二天早上)

    (3) 副,贰 。如:次车(副车);次介(副使);次相(副丞相)

    (4) 属于质量差的 。如:次品

    名词

    (1) 顺序,等第

    陈胜、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史记·陈涉世家》

    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资治通鉴》

    (2) 又如:二次曲线;次序(依次排列的顺序);次第(顺序,次序)

    (3) 按物体的地位或事件的先后作出的排列 。如:圆锥是二次曲线

    (4) ∶表示行动的回数

    历险数次,遂达峰顶。——《徐霞客游记》

    (5) 又如:我回去过三次;一次就借了五十块钱

    (6) 旅行时停留的处所 。如:旅次

    英文翻译

    order, sequence; next

    方言集汇

    ◎ 粤语:ci3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ci4 [海陆丰腔] cih5 [梅县腔] ze5 [宝安腔] cu5 [客英字典] cih5 [陆丰腔] cih6 [东莞腔] cu5 [台湾四县腔] cih5 [沙头角腔] c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七四脂A開去聲開口三等脂Atsʰichiih/ci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