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曹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三国 时 吴 主 孙权 和 魏 主 曹操 的并称。
清 伤时子 《苍鹰击·劫械》:“ 庐江 最上游,赫赫雄藩守。弔 孙曹 争战陈迹空留。”
引证解释
⒈ 三国时吴主孙权和魏主曹操的并称。
引清伤时子《苍鹰击·劫械》:“庐江最上游,赫赫雄藩守。弔孙曹争战陈迹空留。”
孙曹的网络释义
孙曹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sūn
名词
(1) (会意。从子,从系,续也。金文,象用绳索捆绑小孩子,意为少年俘虏。本义:儿子的儿子)
(2) 同本义
孫,子之子曰孙。——《说文》
孙谓祖后者。——《礼记·杂记》注
子子孙孙引无极也。——《尔雅》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汤问》
有孙母未出,出入无完裙。——唐· 杜甫《石壕吏》
(3) 又如:祖孙;重孙(孙子的儿子);孙少爷(旧时尊称别人的孙子);孙囡(方言。孙女儿);孙儿;孙孙(孙儿,多用于爱称);孙妇(孙媳妇);孙曾(孙子和曾孙)
(4) 跟孙子同辈的同性或异性亲属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红楼梦》
(5) 又如:外孙,侄孙;孙婿(儿子的女婿)
(6) 泛指后代子孙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宋· 苏洵《六国论》
(7) 又如:孙息(子孙);孙子(子孙后代);孙男弟女(泛指晚辈)
(8) 脉络的细小分支
顾闻孙络谿谷。——《素问·气穴论》。注:“小络也。”
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灵枢经》
(9) 再生或孳生的植物
孙竹之管。——《周礼·大司乐》。注:“孙枝根之未生者。”
(10) 又如:孙竹(竹根末端生出的新枝);孙枝(树木旁枝所生的新枝)
(11) 姓
xùn
古同“逊”。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sun1 [客英字典] zih3
◎ 潮州话:sung1 <姓>seng1(sng)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古代指诉讼的原告和被告。即两曹
两曹,今俗所谓原告被告也。——《说文》段玉裁注
(2) 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或部门
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资治通鉴》
(3) 又如:曹干(官署中的干事人员);曹掾(泛指一般官员);曹务(古代官署中分类所管理的事务);法曹(唐、宋地方司法机关)
(4) 管某事的官职 。如:曹主(机关负责人);曹郎(部曹。部属各司的官吏);曹官(属官)
(5) 双方;班;组
分曹并进。——《楚辞·招魂》。注:“偶也。”
率其曹偶。——《史记·黥布传》。索隐:“辈也。”
乃造其曹。——《诗·大雅·公刘》。传:“群也。”
(6) 辈,等于现代汉语中的“们”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 杜甫《戏为六绝句(之二)》
(7) 又如:尔曹(你们这些人);儿曹(孩子们)
(8) 古国名
(9) 西周的诸侯国
(10) 古西域国名
(11)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cau2 co2 [陆丰腔] co3 [东莞腔] cau2 [台湾四县腔] co2 cau2 [客英字典] cau2 [宝安腔] cau2 [客语拼音字汇] cau2 co2 [海陆丰腔] co2 cau2
◎ 潮州话:cau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曹 | 昨勞 | 從 | 豪 | 平聲 | 豪 | 開口一等 | 效 | 豪 | dzʰɑu | zau/dza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