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济

cún jì [ cun ji]
繁体 存濟
注音 ㄘㄨㄣˊ ㄐ一ˋ

词语释义

1.救济;救助。 2.过活;度日。 3.活路﹑生路。 4.消受,安享。

词语解释

  1. 救济;救助。

    《北史·房景远传》:“ 景远 字 叔遐 ,重然诺,好施与,频岁凶俭,分赡宗亲,又於通衢以饲饿者,存济甚众。” 元 无名氏 《刘弘嫁碑》第四折:“当日无倚之时,投奔於伯伯门下,蒙伯伯收留存济。”《明史·陈锐传》:“ 淮 扬 饥疫,煮糜施药,多所存济。” 清 吴伟业 《咏古》诗之六:“破家相存济,百口同安危。”

  2. 过活;度日。

    《周书·宣帝纪》:“闰月乙亥,詔 山东 流民新復业者,及 突厥 侵掠家口破亡不能存济者,竝给復一年。” 宋 范仲淹 《奏乞免关中支移二税》:“数年以来,科率百端,民力大困,州县督责,不能存济。”《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家中又无积蓄,捱到十年之外,衣单食缺,万难存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牛成章》:“母不能贞,货产入囊,改醮而去,遗两孤,难以存济。”

  3. 活路、生路。

    元 无名氏 《杀狗劝夫》第二折:“徧长空六出花飞,不停间雪儿紧风儿急,这场冷,着我无存济。” 元 石德玉 《秋胡戏妻》第二折:“哎呀,这是明明的欺负俺高堂老母无存济。” 元 无名氏 《马陵道》第三折:“想当初在 云梦山 中把天书习,定道是取将相能容易,谁知有这日,生把俺七尺长躯打灭的无存济。”

  4. 消受,安享。

    元 无名氏 《隔江斗智》第二折:“这 荆州 我亲身我亲身可便到这里,你看那地方宽,民富实,端的是锦绣城池,无福的难存济。”

引证解释

⒈ 救济;救助。

《北史·房景远传》:“景远字叔遐,重然诺,好施与,频岁凶俭,分赡宗亲,又於通衢以饲饿者,存济甚众。”
元无名氏《刘弘嫁碑》第四折:“当日无倚之时,投奔於伯伯门下,蒙伯伯收留存济。”
《明史·陈锐传》:“淮扬饥疫,煮糜施药,多所存济。”
清吴伟业《咏古》诗之六:“破家相存济,百口同安危。”

⒉ 过活;度日。

《周书·宣帝纪》:“闰月乙亥,詔山东流民新復业者,及突厥侵掠家口破亡不能存济者,竝给復一年。”
宋范仲淹《奏乞免关中支移二税》:“数年以来,科率百端,民力大困,州县督责,不能存济。”
《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家中又无积蓄,捱到十年之外,衣单食缺,万难存济。”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牛成章》:“母不能贞,货产入囊,改醮而去,遗两孤,难以存济。”

⒊ 活路、生路。

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二折:“徧长空六出花飞,不停间雪儿紧风儿急,这场冷,着我无存济。”
元石德玉《秋胡戏妻》第二折:“哎呀,这是明明的欺负俺高堂老母无存济。”
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三折:“想当初在云梦山中把天书习,定道是取将相能容易,谁知有这日,生把俺七尺长躯打灭的无存济。”

⒋ 消受,安享。

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这荆州我亲身我亲身可便到这里,你看那地方宽,民富实,端的是锦绣城池,无福的难存济。”

存济的国语词典

存活渡过。《喻世明言.卷八.吴保安弃家赎友》:「家中又无积蓄,挨到十年之外,衣单食缺,万难存济。」也作「存活」、「存坐」。

存济的网络释义

存济

  • 存济,汉语词语,读作cún jì,取自文言中,所以意义广泛。
  • 汉字详情

    cún [cun]
    部首: 344
    笔画: 6
    五笔: DHB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KLND
    四角: 402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义:生存;存在)

    (2) 同本义

    存,存在也。——《尔雅》。注:“存即在。”

    有天子存。——《公羊传·隐公三年》

    虽存乎人者。——《孟子·告子上》

    以其存心也。——《孟子·离娄下》

    召寇则无以存矣。——《吕氏春秋·应同》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列子·汤问》

    而吾以捕蛇独存。——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又如:存济(存活;活命);存殁(活着的和死去的)

    (4) 恤问,劳问

    存,恤问也。——《说文》

    无一介之使以存之。——《战国策·秦策》。注:“劳问也。”

    (5) 又如:存候(存问,问候);存问(安慰,问候);存抚(存问安抚);存养(安抚养育)

    (6) 访问;问候

    存问长老。——《汉书·文帝纪》。注:“省视也。”

    臣乃市井鼓刀者,而公子亲数存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7) 又如:存见(探望慰问);存访(探望问候);存谕(存问、慰谕)

    (8) 抚育;保护 。如:存神(存养精神);存孤(恤养孤儿)

    (9) 思念;怀念

    五曰存爱。——《礼记·大传》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致志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0) 又如:存眷(思念,关注);存想(考虑,思索,想像);存注(意念,注意力);存追(追念,追慕)

    (11) 关心;关怀 。如:存神(留神);存顾(关心照顾);存覆(关怀爱护);存润(关怀接济)

    (12) 储存;保存;保全

    或仅存姓名而无事迹。——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13) 又如:存志(保全志向);封存(封闭起来保存);存安(使之保全)

    英文翻译

    exist, live, be; survive; remain

    方言集汇

    ◎ 粤语:cyun4
    ◎ 客家话:[梅县腔] sun2 cun2 [海陆丰腔] cun2 sun2 [客语拼音字汇] sun2 [陆丰腔] sun3 [客英字典] sun2 cun2 [宝安腔] sun2 [沙头角腔] sun2 [台湾四县腔] cun2 sun2 [东莞腔] su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三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徂尊平聲合口一等zuon/dzuondzʰuən
    jì,jǐ [ji]
    部首: 331
    笔画: 9
    五笔: IYJ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EYKL
    四角: 3012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齐声。本义:水名,即济水。古四渎之一)

    (2) 同本义。

    济,济水也。出 常山房子赞皇山东入 汦——《说文》

    济水源出 赞皇山。——《穆天子传》

    阴谷皆入济。—— 清· 姚鼐《登泰山记》

    (3) 发源于今河南省济源县西王屋山,原在山东境内与黄河并行入渤海。后因黄河改道,下游被黄河淹没。现在黄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来济水的河道

    (4) 州名

    (5) 北魏泰常八年(公元423年)置,治所在今山东省聊城东南

    (6) 五代周置,在今山东省巨野县

    (7) 金置,在今吉林省农安县

    形容词

    (1) 众多

    济济多士。——《左传·成公二年》

    (2) 又如:人才济济;济济(众多);济济一堂(形容许多人聚集在一起);济济彬彬(形容人才众多且文雅有礼)

    (3) 整齐美好的样子

    四骊济济。——《诗·齐风·载驱》

    (4) 又如:济然;济楚(整齐清洁);济济(整齐美好的样子)

    (5) 另见

    动词

    (1) 渡过水流

    济乎江湖。——《楚辞·屈原·涉江》

    济河,围令狐。——《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直挂云帆济沧海。——唐· 李白《行路难》

    (2) 又如:同舟共济;济胜之具(指能登山涉水的健康身体);济水(渡水);济涉(渡水);济运(渡水运输)

    (3) 帮助;救助

    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欧阳修《朋党论》

    惟以周穷济乏为事。——《晋书·何攀传》

    济师来攻。——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4) 又如:济人利物;济拔(从险恶的境地中救出);济惠(济会,济惠。周济,照顾);济物(帮助他人);济时(匡救时世)

    (5) 拯救;救济

    杀黑龙以济冀州。——《淮南子·览冥》

    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三国志·方伎传》

    (6) 又如:济护(救护);济恤(救济);济救(救济);济众(救济众人);济难(拯救时难);济施(救济施舍)

    (7) 有益;成(多用于否定);发挥

    然后乃能各济其所长也。——刘邵《人物志》

    臼杵之利,万民以济。——《易·系辞下》

    (8) 又如:无济于事;人少了不济事;济事(顶用)

    (9) 成就

    必以忍,其乃有济。——《书·君陈》

    故虽有困败,而终济大业。——《后汉书·荀彧传》

    以济大事。——《资治通鉴》

    共济世业。

    事之不济。

    (10) 又如:济胜(取胜);济勋(济功。成就功业);济办(成功地把事办妥);济克(成功)

    (11) 停;止

    三月春风不济。——《淮南子·时则》

    (12) 增加

    盍请济师于王。(盍:为什么不。)——《左传·桓公十一年》

    (13) 弥补

    又因中国文字太难,只得用图画来济文字之穷的产物。——鲁迅《且介亭杂文》

    (14) 及,比得上

    果然我们就不济凤丫头了?——《红楼梦》

    (15) 成;可以

    所言之事济否?——《警世通言》

    名词

    渡口,过河的地方

    川既漾(水流长)而济深。——王粲《登楼赋》

    形容词

    (1) 整齐,漂亮 。如:济楚(整整齐齐;整洁;雅致;潇洒;端庄);济美(承继先人美好的事业)

    (2) 能干,中用

    你忒不济,不济!又要马骑,又不放我去,似这般看着行李,坐到老罢!——《西游记》

    (3) 另见

    英文翻译

    help, aid, relieve; ferry, cross

    方言集汇

    ◎ 粤语:zai2 zai3
    ◎ 潮州话:zi3(chì) zi2(chí)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