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派

dí pài [ di pai]
注音 ㄉ一ˊ ㄆㄞˋ

词语释义

嫡派 dípài

(1) 见“嫡系”

direct line of descent

(2) 得到传授人亲自传授的一派(多指技术、武艺)

少林武术嫡派弟子
disciple taught by the mas-ter

词语解释

  1. 指家族相传的正支。

    《水浒传》第二二回:“我只闻江湖上人传説 沧州 横海郡 柴大官人 名字,説他是大 周 皇帝嫡派子孙。”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训女》:“内有夫人 甄氏 ,乃 魏 朝 甄皇后 嫡派。”

  2. 指学术、技艺等相传的正宗。

    明 徐用检 《<仁山先生文集>序》:“ 仁山先生 盖得之 何子恭 、 王会之 二先生之传,而为 朱 学之嫡派也。”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今 兴復 白云观 道人 王莱阳 ,乃其嫡派。”

引证解释

⒈ 指家族相传的正支。

《水浒传》第二二回:“我只闻江湖上人传説沧州横海郡柴大官人名字,説他是大周皇帝嫡派子孙。”
明汤显祖《牡丹亭·训女》:“内有夫人甄氏,乃魏朝甄皇后嫡派。”

⒉ 指学术、技艺等相传的正宗。

明徐用检《<仁山先生文集>序》:“仁山先生盖得之何子恭、王会之二先生之传,而为朱学之嫡派也。”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今兴復白云观道人王莱阳,乃其嫡派。”

嫡派的国语词典

一个系统传下的正支。

嫡派的网络释义

嫡派

  • 嫡派“嫡系”
  • 嫡派造句

    在军方内部,一直有嫡派八卦掌流传下来。
    此人姓刘名晔字子扬,淮南人,据闻乃是光武帝嫡派子孙,素有才名,不若着宗正寺修书一封且先唤到长安来安置,也好就近考校。
    田中健虽然是演员,但在宣传中却被赋予了另一个身份——空手道嫡派传人,为了这一荣誉,他不能示弱,同样,为了电影的宣传,他也无法避让。
    哪位兄弟愿去搦战,也好杀一杀这位义勇武安王嫡派子孙的锐气?
    因此,称遗山词为词中的“杜陵嫡派”是毫不为过的。
    不错,听说是后周世宗柴荣的嫡派子孙,因陈桥让位有德,宋太祖敕赐丹书铁券。
    柴进,沧州横海郡的贵族,精通武艺,人称柴大官人,江湖上又唤做小旋风,乃大周的嫡派子孙,因祖上陈桥让位有德,宋太祖特赐丹书铁卷。
    浙江兵就是嫡派的戚家军,四川兵主要就是著名女将秦良玉家族所属的石柱兵。
    她的美色和谷灵儿都是谷族中最为出类拔萃的,再加上她们又是谷族嫡派子孙的身份,过人的学武天赋,所以在整个谷族,最顶尖的小辈姑娘就数二女最为出色。
    欲觅一人捏名牛八,凑成朱字,伪称明朝嫡派,将来必然大贵。
    看赵珏在襄阳招兵买马,屯粮积草,他潘昱便也眼热心馋,蠢蠢欲动了是吧?赵珏那是太祖皇帝嫡派血脉,正宗的皇室贵胄,朕的同裔兄弟,朕让他三分着呢。
    军区大院抗日年代存活到如今的老一辈,多半修习的是韩慕侠的嫡派八卦掌。

    汉字详情

    [di]
    部首: 323
    笔画: 14
    五笔: VUMD
    五行:
    仓颉: VYCB
    四角: 404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女,啇( )声。本义: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的正妻)

    (2) 同本义

    齐公族多宠,嫡庶并行。——《列子·力命》

    (3) 又如:嫡庶不分(妻妾亲疏不分);嫡出(正妻所生);嫡室(正妻);嫡礼相待(像正妻一般对待)

    (4) 正妻生的长子称嫡子,省称“嫡”

    君家名父子,为晦翁嫡传。——戴复古《石屏集》

    (5) 又如:嫡孙(嫡长孙);嫡庶(嫡子与庶子;正妻与妾);嫡妇(嫡长子之妻)

    形容词

    (1) 亲的;血统最近的 。如:嫡亲姊妹;嫡堂兄弟;嫡嫡亲亲(最亲最近的);嫡父(生身之父)

    (2) 正统,正宗 。如:嫡传;嫡统(正统);嫡派;嫡系

    英文翻译

    legal wife, child of legal wife

    方言集汇

    ◎ 粤语:dik1
    ◎ 客家话:[东莞腔] dit7 [梅县腔] dit7 [宝安腔] dit7 [客语拼音字汇] did5 [海陆丰腔] dit7 [客英字典] dit7 [台湾四县腔] dit7
    ◎ 潮州话:dia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陟格陌二開入聲開口二等ţɐktrak/teak
    pài [pai]
    部首: 331
    笔画: 9
    五笔: IRE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EHHV
    四角: 321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水的支流)

    (2) 同本义

    派,别水也。——《说文》

    百川派别。——左思《吴都赋》

    九派乎浔阳。—— 郭璞《江赋》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

    (3) 又如:九派(一般指长江的很多支流);派流(水的支流)

    (4) 泛指江河的流水 。如:派合(水流汇合)

    (5) 人物、事物的系统、流别 。如:派演天潢(宗族的支派。天潢:皇族);党派;左派;新派;旧派;宗派;死硬派;保守派;宫廷派;派衍(宗教支派,繁衍)

    (6) 气派;风度 。如:派势(派头,气派);派式(派头,模样);派阔(派头);文艺复兴派的油画;正派;官僚派

    (7) 由牛奶、奶油、面粉和不同馅料做成的饼。多作为甜食在饭后吃 。如:苹果派;巧克力派

    动词

    (1) 派遣;差遣 。如:派散(分派散发);派人去办;派拨(调遣);选派(挑选派遣)

    (2) 分配;分摊 。如:派粮;派款;摊派;派索(摊派索取);派开(分配开来);派征(摊派征收);派取(分摊收取);派赏(分配赏给)

    (3) 安排 。如:派拨(安排)

    (4) 指责 。如:派不是(指责;数落)

    量词

    (1) 用于景色、气象、声音、语言等,前面用“一”字 。如:一派新气象;一派胡言

    英文翻译

    school of thought, sect, branch

    方言集汇

    ◎ 粤语:paai1 paai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pai5 [东莞腔] pai5 [海陆丰腔] pai5 [梅县腔] pai5 [沙头角腔] pai5 [客英字典] pai5 [宝安腔] pai5 [客语拼音字汇] pai4 [陆丰腔] pai5
    ◎ 潮州话:pa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五卦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匹卦佳開去聲開口二等phreh/phaehpʰai

    嫡派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