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留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五代 吴越王 钱鏐 小名。
鏐 初生,父将弃于井,祖母(一说邻媪)强留之,故名“婆留”。 清 钱谦益 《读建阳黄帅先<小桃源记>戏题短歌》:“ 彭籛 之后 武夷 君,我是 婆留 最小孙。” 清 孙贻武 《吴越王》诗:“凤舞龙飞地脉优,挺生人杰説 婆留 。”参阅《吴越备史》。
借指 吴越 之地。
清 金农 《晋阳遇同乡李叟》诗之一:“ 婆留 乡语听来熟,恍在春风衣锦城。”
引证解释
⒈ 五代吴越王钱鏐小名。 鏐初生,父将弃于井,祖母(一说邻媪)强留之,故名“婆留”。参阅《吴越备史》。
引清钱谦益《读建阳黄帅先<小桃源记>戏题短歌》:“彭籛之后武夷君,我是婆留最小孙。”
清孙贻武《吴越王》诗:“凤舞龙飞地脉优,挺生人杰説婆留。”
⒉ 借指吴越之地。
引清金农《晋阳遇同乡李叟》诗之一:“婆留乡语听来熟,恍在春风衣锦城。”
婆留的网络释义
婆留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1) (形声。从女,波声。本义:舞貌)
(2) 舞
婆娑,舞也。——《尔雅》
(3) 盘旋;停留
婆娑虖术艺之场,休息虖篇籍之囿。——《汉书》
(4) 分散;扶疏
风鸿洞而不绝兮,优娆娆以婆娑。——《文选·王褒·洞箫赋》
(5) 舒展
醉时眠石上,肢体自婆娑。——唐· 姚合《游河阳河岸》
名词
(1) 年老的妇人 。如:苦口婆心;婆老(老太婆和老头子的合称);婆儿(年老的妇人);婆儿气(老婆子的脾气与作风)
(2) 旧指从事某些职业的妇女 。如:接生婆;媒婆;婆官(女巫);婆塞(和尚);产婆
(3) 已婚妇女,妻 。如:婆姨;婆娘(女人。含贬意);老婆;家主婆;婆子(妻,老婆);婆老(老婆子和老头子)
(4) 丈夫的母亲 。如:公婆;婆婆
(5) 祖母 。如:太婆;外婆;伯婆;婆婆(方言。奶奶)
(6) 母
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乐府诗集·佚名·折杨柳枝歌》
(7) 古代广西少数民族对老人的称谓
婆,男亦称婆。——《正字通》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po2 [海陆丰腔] po2 [客语拼音字汇] po2 [台湾四县腔] po2 [客英字典] po2 [宝安腔] po2 [沙头角腔] po2 [陆丰腔] po3 [东莞腔] po2
◎ 潮州话:pua5(phuâ) bo5(pô) po5(phô)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婆 | 薄波 | 並 | 戈一合 | 平聲 | 歌 | 合口一等 | 戈 | 果 | bua | bʰu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