娑罗树

suō luó shù [suo luo shu]

词语释义

常绿乔木,高可达50余米,叶子长卵形,花淡黄色,树脂有香气。原产印度。木材紫褐色或淡红色,可以做建筑材料。[娑罗,梵sāla]

娑罗树造句

娑罗树褐色粗壮的树干,枝繁叶茂,斜生的枝干有的都已经伸到了水面。
所以娑罗树与菩提树、贝叶树被佛家合称为“佛国三宝树”。
阿南达尊者在两棵娑罗树之间搭好了一张床,床头朝北。
那娑罗树林,波罗花园之中,隐藏有许多禅院寺庙,更有佛塔耸立,也有流水潺潺,鸟语相鸣,和偶尔的击钟之声相撞,越发显得清幽,运目远跳,看不到净土边际。
地涌金莲,金虹乱坠;菩提树端结有璀璨舍利,大放光华;摩诃娑罗树下结法莲,阵阵异香;阎浮树下有檀金,金玉齐鸣。
声音之大,竟然震的潭水都起了涟漪,面前的一棵小娑罗树好似被龙卷风吹过一般,大片大片的叶子被狂暴的气流卷飞。

汉字详情

suō [suo]
部首: 323
笔画: 10
五笔: IITV
五行:
仓颉: EHV
四角: 3940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女,沙声。本义:起舞的样子)

(2) 同本义

娑,舞也。——《说文》。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诗·陈风·东门之枌》

(3) 漂动、轻扬的样子

脩初服之娑娑兮,长余之参参。——《后汉书·张衡传·思玄赋》

(4) 又如:娑娑(漂扬的样子)

动词

(1) 挑逗

闹清明莺声婉啭,荡花枝蝶翅蹁跹,舞东风剪尾娑人。——元·无名氏《焚儿救母》

(2) 又如:娑人(挑逗人)

英文翻译

dance, frolic; lounge; saunter

方言集汇

◎ 粤语:so1
◎ 客家话:[陆丰腔] so1 [客语拼音字汇] so1 [宝安腔] so1 sa1 [客英字典] so1 [海陆丰腔] sa1 [台湾四县腔] sa1
◎ 潮州话:so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七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素何平聲開口一等ŋĭɛtsa
luó [luo]
部首: 520
笔画: 8
五笔: LQ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WLNI
四角: 602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网中有隹,表示以网捕鸟的意思。小篆增加了“糸”( ),表示结网所用的材料。本义:用绳线结成的捕鸟网)

(2) 同本义

罗,以丝罟鸟也。——《说文》

有兔爰爰,雉离于罗。——《诗·王风·兔爰》

以天下为这罗,则雀不失矣。——《韩非子·难三》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曹植《野田黄雀行》

(3) 又如:罗尉(捕鸟的网);罗落(截捕禽兽的用具);罗弋(捕鸟的工具)

(4) 轻软的丝织品

遍身罗绮。——宋· 张俞《蚕妇》

湿罗幕。——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红罗复斗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

晚成单罗纱。

(6) 又如:罗绮(罗与绮皆为丝织品,这里指衣着高贵华丽的人);罗衾(绸被);罗衫(古人夏季时所穿的丝织衣衫;质料柔软轻爽);罗巾(丝制手巾);罗帕(丝织方巾);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罗纨(泛指精美的丝织品);罗带(丝织的衣带)

(7) 一种细密的筛子 。如:罗床(筛面用的一种器具);绢罗,铜丝罗

(8) 罗马尼亚的简称

(9) 姓

动词

(1) 用网捕捉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诗·小雅·鸳鸯》

(2) 又如:罗雀(设网来捕雀,比喻门庭冷落);罗毕(用网捕鸟);罗雀掘鼠(粮尽而张网捕雀、挖洞捉鼠以充饥)

(3) 排列;广布

族布而罗生。——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桃李罗堂前。——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4) 又如:罗落(罗列部署 );罗落境界(分布驻扎于边境);罗天结角(布下天罗地网)

(5) 收罗;招集,收集

万物毕罗,莫足以归。——《庄子·天下》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司马迁《报任安书》

(6) 又如:罗斋(指聚集等待他人雇请的工匠、僧道);罗弋(网罗);罗取(搜罗求取);罗捕(搜索捕捉);罗搜(到处搜索)

(7) 包罗 。如:罗括(包括,包罗);罗居(周围的邻居)

(8) 约束,防范 。如:罗守(环绕守护);罗峙(环绕屹立);罗禁(包围禁闭);罗骑(巡行的骑卫)

(9) 阻止;遮拦 。如:罗伞(仪仗行列中的伞盖);罗闉(古时军营周围的宵禁设施)

(10) 经过筛具或滤网、有网眼的织物筛下来 。如:罗面;罗和(对磨面工人的称呼)

量词

英文gross的省音译。十二打为一罗

英文翻译

net for catching birds; gauze

方言集汇

◎ 粤语:lo4
◎ 潮州话:lo5

宋本广韵

shù [shu]
部首: 420
笔画: 9
五笔: SCFY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DEDI
四角: 449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木,尌( shù)声。本义:栽树)

(2) 同本义

树,生植之总名。——《说文》。段注:“植,立也。假借为尌竖字。

宿敢不封殖此树。——《左传·昭公二年》

夫坚树在始。——《国语·晋语》。注:“树木也。”

地道敏树。——周礼《中庸》。注:“谓殖草木也。”

二曰树艺。——《周礼·大司徒》

树之榛栗。——《诗·鄘风·定之方中》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梁惠王上》

(3) 又如:树事(种植草木之事);树杨(种植杨树);十年之计,在于树木;树其树以荫行人

(4) 种植

树,种也。——《广雅》

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孟子·滕文公下》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孟子·滕文公上》

(5) 又如:树萱(种植萱草);树稼(种植农作物);树植(种植);树养(种植培养)

(6) 竖起或建起;树立

崇牙树羽。——《诗·周颂·有瞽》

犹有未树也。——《庄子·逍遥游》

如是,则人有树事之患,而有争功之祸矣。——《荀子·富国》

皆稽颡树颔,扶服蛾伏。——《汉书·扬雄传下》

树德而济同欲焉。——《左传·成公二年》

无易树子。——《公羊传·僖公三年》

筑石寨土堡于要隘,树帜曰:“谢庄团练 冯”。——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7) 又如:树炮(架炮);树建(建立,树立);树表(竖立标志);树栅(构筑栅栏);树牙(建立牙旗);树竿(竖着竹竿);树功(建立功勋);树事(建立事业);树基(建立根基);树教(建立教化);树君(立君主);树子(古代诸侯立为世子的嫡子)

(8) 培植;培养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

名词

(1) 树木

树,木总名也。——《广韵》

树,木生植之总名。——《说文系传》

有嘉树焉,宣子誉之。——《左传·昭公二年》

树木方盛。——《礼记·月令》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 又如:果树;松树;树科(草丛;灌木丛);树上开花(比喻好上加好);树老招风,人老招贱(树老被风吹,人老被轻视);树末(树梢);树桠(树杈子);树杪(树梢);树株(树棵);树阙(树间空隙);树簇(树木丛生);树瘢(树木经砍伐后留下的疤痕)

(3) 树状物 。如:铅树;脉管树;肺泡树;活树,小脑活树

(4) 姓

英文翻译

tree; plant; set up, establish

方言集汇

◎ 粤语:syu6
◎ 潮州话:徐忧7 思污6 , ciu7(chhiū) su6(sŭ)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