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夫

gū fu [gu fu]
注音 ㄍㄨ ㄈㄨˋ

词语释义

姑夫 gūfu

(1) 称姑妈的丈夫

uncle-in-law

(2) 丈夫姊妹之夫

husband of husband’s sister

词语解释

  1. 姑母的丈夫。

    《三国志·蜀志·李恢传》:“﹝ 恢 ﹞仕郡督邮,姑夫 爨习 为 建伶 令。”《宋书·袁淑传》:“至十餘岁,为姑夫 王弘 所赏。”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 裴佶 常话,少时姑夫为朝官,有雅望。”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大痴富春山卷烬馀本》:“孝廉名 洪裕 ,余姑夫也。”

  2. 称丈夫的姐夫或妹夫。

    唐 赵璘 《因话录》卷三:“新妇有哀迫之事,须面见姑夫。” 清 翟灏 《通俗编·伦常》:“妇人呼小姑之夫,亦曰姑夫。”

  3. 岳家称女婿。

    《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元年》:“ 王淑妃 谓太后曰:‘事急矣,宜且避匿,以俟姑夫。’” 胡三省 注:“太后, 曹太后 也。姑夫,谓帝也。”《西游记》第二三回:“一隻手扯住妇人道:‘亲家母,带你女婿进去。’……那妇人即唤童子:‘展抹桌椅,铺排晚斋,管待三位亲家。我领姑夫房里去也。’”

引证解释

⒈ 姑母的丈夫。

《三国志·蜀志·李恢传》:“﹝恢﹞仕郡督邮,姑夫爨习为建伶令。”
《宋书·袁淑传》:“至十餘岁,为姑夫王弘所赏。”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裴佶常话,少时姑夫为朝官,有雅望。”
清叶廷琯《鸥陂渔话·大痴富春山卷烬馀本》:“孝廉名洪裕,余姑夫也。”

⒉ 称丈夫的姐夫或妹夫。

唐赵璘《因话录》卷三:“新妇有哀迫之事,须面见姑夫。”
清翟灏《通俗编·伦常》:“妇人呼小姑之夫,亦曰姑夫。”

⒊ 岳家称女婿。

《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元年》:“王淑妃谓太后曰:‘事急矣,宜且避匿,以俟姑夫。’”
胡三省注:“太后, 曹太后也。姑夫,谓帝也。”
《西游记》第二三回:“一隻手扯住妇人道:‘亲家母,带你女婿进去。’……那妇人即唤童子:‘展抹桌椅,铺排晚斋,管待三位亲家。我领姑夫房里去也。’”

姑夫的国语词典

称谓。称姑母的丈夫。

姑夫的网络释义

姑夫

  • 姑夫,有两种不同含义:
  • 1.夫亲的姊妹夫。名词属性。是亲戚间称谓的一种。
  • 即指丈夫的姊夫/妹夫。即姑子的丈夫。因为姑子分大姑子、小姑子两种。所以姑子的丈夫也有大姑夫与小姑夫之分。
  • 2.父亲的姊妹夫。名词属性。是亲戚间称谓的一种。
  • 即指爸爸的姊夫/妹夫。即姑母的丈夫。因为姑母分姑妈、姑娘两种。所以姑母的丈夫也有大姑夫与小姑夫之分。
  • 姑妈的丈夫,即姑爸(大姑父/大姑夫)。
  • 姑娘的丈夫,即姑爹(小姑父/小姑夫)。
  • 姑夫的翻译

    英语: father's sister's husband, husband of paternal aunt, uncle
    德语: Onkel (Ehemann einer Schwester des Vaters)​ (S)​
    法语: mari de la soeur du père, mari de tante paternelle, oncle

    姑夫造句

    “当然,”姑夫回答,现出一副难以压制的狞笑,这是由于他对这两位要来的客人的恶感所引起的。
    你姑夫是个可怕的怪人巴兹尔答道。
    值此周末之际,我代表左邻右舍、大姨妈二姨婆、三姑夫四姥爷及全国的男女同胞向你表示慰问,并愿你:爱情美满爽歪歪,金银珠宝进你怀!祝周末快乐!
    可是将来我还要天天早上散步来这儿呢,可以吗,姑夫?有时候还带爸爸来。
    出了美美麻将馆,小姑夫妇一个劲地给黄锦图道谢,高进更把黄锦图捧上了天,痛定思痛,发誓不赌,并要一定还钱。
    二姑夫孙庆煜正是这里的副局,听闻这件事,当然也赶过来,有了他的帮助,认尸进行得很顺利,但是当一切办理完毕,萧秋风准备离开的时候,李海斌走了过来。
    “啊,我要问你啦,姑夫,”凯瑟琳喊着,记起了那管家的话,“那不是我的表哥吧,他是吗?”。
    但是你不许再说我姑夫;他是我的姑夫。记住,而且我还要骂爸爸,因为跟他吵过架。
    我代表左邻右舍、大姨妈二姨婆、三姑夫四姥爷及全国的男女同胞向你表示慰问,并愿你:爱情美满爽歪歪,金银珠宝进你怀!祝周末快乐!
    “那么,你是我的姑夫啦!”她叫着,走上前向他行礼。
    你伤不了我的心,弥迦姑夫,但是你断送了群岛的前途。
    当克劳福太太告诉玛丽几天后她会去英国,住到她的姑夫阿奇博尔特?克雷文家。
    我们的车子刚停下,姑姑、姑夫、大表哥、大表弟、二表弟、三表弟,还有回到娘家的大表妹、二表妹一齐簇拥上来迎接。

    汉字详情

    [gu]
    部首: 323
    笔画: 8
    五笔: VDG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VJR
    四角: 4446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女,古声。本义:丈夫的母亲)

    (2) 同本义

    姑,夫母也。——《说文》

    姑在则曰君姑,姑殁则曰先姑。又,妇谓夫之庶母为少姑。——《尔雅》

    如母而非母也,姑也。——《白虎通》

    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公婆)爱其子,不能御。——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翁姑;姑嫜(古时妻子对丈夫父母的称呼,即公婆)

    (4) 父亲的姐妹

    父之姊妹为姑。——《尔雅》

    问我诸姑。——《诗·邶风·泉水》

    姪其从姑。——《左传·僖公十五年》

    (5) 又如:姑舅(姑母和舅父);姑姊(父之姐);姑姑;姑婿

    (6) 丈夫的姐妹

    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7) 又如:姑嫂;小姑(丈夫的妹妹)

    (8) 出家修行或从事迷信职业的妇女 。如:尼姑(出家修行的女佛教徒);道姑(女道士);三姑六婆

    (9) 少女 。如:村姑;姑娘家

    (10) 娘家称已经出嫁的女子 。如:姑太太(已嫁的长辈女子)

    副词

    (1) 姑且,暂且

    今姑贷汝,后不善自改,且复妄言,我当焚汝庐。——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2) 又如:姑置勿论

    动词

    (1) 姑息,无原则的宽容 。如:姑容(姑息宽容);姑恕(姑息宽容);姑纵(姑息放纵);姑徇(姑息徇私)

    (2) 通“诂”( )。诂训。以通行的文字解释古代语言文字或方言字义

    姑形以形,以形务名。——《管子·心术》

    (3) 吸饮

    狐狸食之,蝇蚋姑嘬之。——《孟子·滕文公上》

    英文翻译

    father's sister; husband's mother

    方言集汇

    ◎ 粤语:gu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u1 [海陆丰腔] gu1 [梅县腔] gu1 [东莞腔] gu1 [客语拼音字汇] gu1 [台湾四县腔] gu1 [客英字典] gu1 [宝安腔] gu1 [陆丰腔] g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胡平聲開口一等kuko/ku
    fū,fú [fu]
    部首: 308
    笔画: 4
    五笔: FW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QO
    四角: 508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站着的人形(大),上面的“一”,表示头发上插一根簪( zān),意思是成年男子,是个丈夫了。古时男子成年束发加冠才算丈夫,故加“一”做标志。本义:成年男子的通称)

    (2) 同本义

    夫,丈夫也。——《说文》。按,夫从一大,会意兼象形。周制以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

    夫也不良。——《诗·陈风·墓门》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孟子》。注:“将必将为匹夫。”

    二田为一夫。——《管子·乘马》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汤问》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汉· 贾谊《论积贮疏》

    (3) 又如:夫公(古代敬称男子为夫公);夫男(男人,丈夫);夫家(男女。丁男无妻者谓夫,有妻者谓家)

    (4) 女子的正式配偶

    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乐府诗集·陌上桑》

    (5) 又如:夫主(丈夫);夫室(丈夫);夫党(丈夫的亲属)

    (6) 旧称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人 。如:农夫;人力车夫;马夫;轿夫;夫头(夫役的头目)

    (7) 大丈夫。对男子的美称

    西川 刘禅本非夫, 文灿贪庸亦竖奴。—— 柳亚子《诸将六首》

    (8) 剑衣

    剑则启椟,盖袭之,加夫襓与剑焉。——《礼记·少仪》

    (9) 通“趺”。足背

    渠长丈六尺,夫长丈二尺,臂长六尺。——《墨子·备城门》

    副词

    (1) 通“复”。再,又一次

    回志怯来从玄谋,获我所求夫所思?——张衡《思玄赋》

    (2) 另见

    代词

    (1) “夫”假借为“彼”。他,她,它,他们 ——第三人称代词。如:使夫往而学焉

    (2) 那,那个,那些 ——表示远指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这,这个,这些 ——表示近指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论语·先进》

    (4) 所有的,大家。相当于“凡”

    夫知保抱携持厥妇子。——《书·召诰》

    助词

    (1) 用于句首,有提示作用

    夫秦有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径》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 秦。—— 宋· 苏洵《六国论》

    夫战,勇气也

    (2) 用于句中,舒缓语气

    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齐策》

    (3) 用于句尾名,表示感叹

    孟子曰:“术不可不慎。”信夫!—— 清· 方苞《狱中杂记》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宋· 苏洵《六国论》

    (4) 另见

    英文翻译

    man, male adult, husband; those

    方言集汇

    ◎ 粤语:fu1 fu4
    ◎ 客家话:[梅县腔] fu1 fu2 [海陆丰腔] fu1 bu1 [客英字典] fu1 [宝安腔] fu1 [客语拼音字汇] fu1 [东莞腔] fu1 [沙头角腔] fu1 [陆丰腔] fu1 fu3 [台湾四县腔] fu1 b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防無平聲合口三等bʰĭubyo/biu

    姑夫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