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姐姐)
(2) 同本义
姊,女兄也。——《说文》
男子谓女子先生为姊。——《尔雅》
遂及伯姊。——《诗·邶风·泉水》
阿姊闻妹来。——《乐府诗集·木兰诗》
(3) 又
小弟闻姊来。
(4) 又如:姊丈(姐姐的丈夫);姊夫(姐姐的丈夫);姊弟(姐姐和妹妹或姐姐和弟弟);姊儿(对妓女的称呼)
(5) 指母亲
如今之所谓者,若中州名 汉, 关右称 羌,易臣以奴,呼母云姊。—— 刘知几《史通·杂说中》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ze.2 zi3 [沙头角腔] zi3 [客英字典] zi3 ze3 ze2 [客语拼音字汇] ji3 [台湾四县腔] zi3 zih3 [宝安腔] zi3 [海陆丰腔] zi3 ze3 zih3 [陆丰腔] zih3
◎ 潮州话:zê2 zi2(ché chí)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
详细解释名词 (1) (形声。从女,未声。本义:妹妹) (2) 称同父母或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比自己年纪小的女子 妹,女弟也。——《说文》 及姑姊妹。——《左传·襄公十二年》 妹者,少女之称也。——《易·归妹》注 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诗·卫风·硕人》 (3) 又如:妹妹;妹丈(妹妹的丈夫);妹婿(妹夫) (4) 称亲戚中同辈(或为表示亲善对非亲戚中同辈)年纪比自己小的女子 。如:表妹;挑花妹 (5) 古邑 。在今河南省淇县 形容词 通“昧”。昏暗不明 而弃妹之者,不仁也。——《庄子·天道》 英文翻译younger sister
方言集汇◎ 粤语:mui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moi5 [梅县腔] moe.5 [陆丰腔] moi5 [客语拼音字汇] moi4 [海陆丰腔] moi5 [客英字典] moi5 [宝安腔] moi5 [东莞腔] moi5 [台湾四县腔] moi5 ◎ 潮州话:muê7 muê6(muē muĕ)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去十八隊
详细解释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 同本义 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说文》 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礼记·礼运》 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列子·黄帝》 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清· 洪亮吉《治平篇》 (3) 又如:人王(人中之王);人满(人多);人寰(人世);人欲(人的嗜欲);人人言(人的评论);人色(人的正常面色);人头号令(用人头示众以示儆戒);人淘里(人群里) (4) 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智伯说,又令人请地于 魏。——《韩诽 子·十过》 (5) 又如:人兵(兵马);猎人;主持人;盲人;工人;介绍人;行人;证人;法人;报人;强人;恩人 (6) 人材;杰出人物 。如:人材(有才学、品貌好的人);人英(俊杰,英杰);人龙(比喻人中俊杰) (7) 指人手,干事的人 。如:人役(仆役;奴婢;差役,差人);人奴(家奴;奴仆);人匠(工匠;匠人) (8) 别人,他人 与人罕言语。——明· 魏禧《大铁椎传》 (9) 又如:人去不中留(本人坚决要离去,他人要留是留不住的);人皆下之(人家都瞧不起他);人物(别人的东西);人我(他人与我);人言(别人的评议) (10) 民,百姓 吴广素爱人。——《史记·陈涉世家》 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清· 林觉民《与妻书》 (11) 又如:人帐(常人);人佚(民佚);人黎(平民,百姓);人听(即民听,指老百姓的视听);人上(众人之上);人宗(众人的楷模);人等(众人,许多人) (12) 智人 。如:北京人;蓝田人;弗洛里斯巴德人 (13) 指成年人 以一人生三计之。——清· 洪亮吉《治平篇》 (14) 又如:人种(能传种接代的男人) (15) 人事,泛指人生所接触到的一切社会现象 。如:人遐世远(人情世事久远);人非物换(人和东西都不同于过去的了);人心浇薄(人情淡漠);人功(人事,指人情事故);人故(人事,人之所为);人术(谓处置人事的谋略);人瑞(人事方面的吉祥征兆);人籍(载有人事内容的典籍);人验(指可资验证的人事) (16) 尘世;人世 。如:人家(人间);人我相(佛教指没有真正解脱时的状况);人曹官(人间的官员);人道(佛教六道之一。犹人界);人代(人世);人宇(人间);人封(人间;尘世);人境(尘世) (17) 人的身体 。如:我今天人不舒服;他人在心不在 (18) 指人情事理 。如:人功道理(人情事理);人意儿(人情) (19) 男女性交 。如:人道惧绝(丧失了性交能力);人道(指男女交合);人事(男女间情欲之事) (20) 伴侣 上与神明为友,下与造化为人。——《淮南子》 (21) 果仁。后作“仁” 核者,人也。古曰核,今曰人。——《尔雅·释木》郝懿行义疏 (22) 通“仁”。仁爱 谓之好人。——《管子·侈靡》 术礼义而情爱人。——《荀子·修身》 故君子责人则以人,责己则以义。——《吕氏春秋·举难》 代词 (1) 每人 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个 人皆贺之。——《淮南子·人间训》 (2) 又如:人人(每个人;所有的人);人不可貌相 形容词 人为,人造成的 。如:人厄(人为的困苦、灾难);人火(因人为过失造成的火灾);人均(人为的乐声);人患,人妖(人为的灾祸) 英文翻译man; people; mankind; someone else
方言集汇◎ 粤语:jan4
◎ 客家话:[梅县腔] ngin2 [沙头角腔] gnin2 [客英字典] ngin2 [海陆丰腔] ngin2 [客语拼音字汇] ngin1 ngin2 [东莞腔] ngin2 [宝安腔] ngin2 [台湾四县腔] ngin2 [陆丰腔] gnin3 ◎ 潮州话:nang5 (nâng) ring5 (jîng)[揭阳]rêng5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详细解释jiā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宀”( ),表示与室家有关,下面是“豕”,即猪。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所以房子里有猪就成了人家的标志。本义:屋内,住所)(2) 同本义 家,居也。从宀,豭省声。——《说文》 家人内也。——《易·杂卦传》 上地家七人。——《周礼·小司徒》。注:“有夫有妇,然后为家。” 夙夜浚明有家。——《书·皋谟》 开国承家。——《易·师》 室为夫妇所居,家谓一门之内。——《诗·周南·桃夭》注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陶潜《桃花源记》 (3) 引申表示住宅、房屋 平原君家楼临民家。——《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4) 又如:家堂(正屋中间的堂屋);家所(家居处所);家堂菩萨(家中供奉的佛祖神灵);家第(家宅;私邸);家间(家里;家中)。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如:连长开会去了不在家;所长在家主持工作 (5) 家庭,人家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 治天下之国若治一家。——《墨子·尚同下》 家半三军。——《国语·晋语》 视吾家所寡有者。——《战国策·齐策四》 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家绘像祀之。——《明史》 (6) 又如:养家;持家;安家;家第(对对方家庭的敬称);家数(家族;武艺招数、招式);家庙(供奉祭祀祖先的祠堂);家缘(家业,家产);家私(家产);家赀(家私财产);家计(家业,家产) (7) 指夫或妻 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左传·桓公十八年》 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楚辞·离骚》 (8) 又如:家婆(家主婆;当家婆);家公(丈夫);家花(喻自己的妻子);家婆(妻子;主妇) (9) 家家;每家 。如:家户(每家每户,家家户户);家至户到(到每家每户;遍及每家每户) (10) 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即卿大夫或卿大夫的采地食邑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论语·季氏》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孟子·梁惠王上》 (11) 又如:家甲(古时卿大夫的私人武装);家主(春秋时对卿大夫的称谓);家老(上古大夫家臣中的长者);家臣(春秋时各国卿大夫的臣属);家邦(本指家和国,亦泛指国家);家国(家与国,亦指国家) (12) 娘家 卿但暂还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谢家来贵门。 今日还家去。 且暂还家去。 (13) 学术或艺术流派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贾谊《过秦论》 (14) 又如:家数(流派风格;家法传统。多用于诗、文、技艺等);家言邪学(自成一家的偏见。儒家指儒家以外的学说) (15)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分的人 农家少闲月。——白居易《观刈麦》 (16) 又如:农家;厂家;渔家;行家;东家;庄家 (1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工作、担任某种职务的人 地学之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18) 又如:政治家;艺术家;专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作家 (19) 民族 。如:苗家;侗家;傣家 (20) 指某一集团或某一方面 。 如: 三家条约 (21) 家财,财产 皆没其家而迁之蜀。——《史记·吕不韦列传》 (22) 又如:分家;发家;家破人亡;抄家 (23) 朝廷 争先入公家。——《吕氏春秋·贵卒》。注:“公之朝也。” (24) 又如:汉家(即汉朝);随家(即隋朝);家历(皇朝的历数) (25) 都城 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九为节。——《周礼》。郑玄注:“国家,国之所居,谓城方也。”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 芜城作帝家。—— 唐· 李商隐《隋宫》 (26) 帝王或太子 三家,三皇也。——《后汉书·马融传》注 (27) 又如:家吏(皇后或太子的官属) (28) 某人 。如:家伙;家头(一个人叫一家头) (29) 古代医书上指患某种病的人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伤寒论》 (30) “傢”的古字 。如:家生;家伙点(锣鼓家什的节奏);家器(家庭日常用具) 形容词 (1) 人工饲养或驯养在家中的。与“野”相对 。如:家羽(家养的鸟);家兔;家禽;家兽(人类为了经济或其它目的而驯养的兽类,如猪、牛、羊、马、骆驼、家兔、猫、狗等) (2) 私家的,个人的 ,与“公”相对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礼记·礼运》 家祭勿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 我的 ——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 。如:家父家母(对人称自己父母的谦词);家岳(对人称自己的丈人);家尊(称自己的父亲,家父);家堂(对母亲的称呼) (4) 内部的;家中的 。与“外”相对。如:家生哨(亦作“家中哨”、“家生肖”。詈词。犹言家盗内贼);家贼(家庭内部的败类。亦指汉奸) 量词 用来计算家庭或企业的多少。如:三家商店;两家人家 动词 (1) 娶妻;成家 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 虞之二姚。——《楚辞·离骚》 (2) 又如:家道(成家之道) (3) 安家;定居 家,居其地曰家。——《正志通》 既去职,遂家于汝州。—— 唐· 韩愈《崔评事墓志铭》 (4) 养家,持家 。如:家克计(持家之道);家法(治家的礼法) (5) 通“稼”。稼穑。种谷曰稼,收获曰穑 弊也者家也。——《管子·侈靡》 陶家事亲。——《大戴礼·五帝德篇》 (6) 另见 jie助词 (1) 用在修饰语后,相当于“地”、“的”。如:成年家;整天家 (2) 另见 gū名词 (古汉语) (1) 古通“姑” 。如:阿家(称婆婆);阿家阿翁 (2) 另见 英文翻译house, home, residence; family
方言集汇◎ 粤语:gaa1 gu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a1 [陆丰腔] ga1 [梅县腔] ga1 [宝安腔] ga1 [客语拼音字汇] ga1 [台湾四县腔] ga1 gu1 [客英字典] ga1 [东莞腔] ga1 [海陆丰腔] ga1 gu1 ◎ 潮州话:gê1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