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身

qiè shēn [ qie shen]
注音 ㄑ一ㄝˋ ㄕㄣ
词性 代词

词语释义

旧时女子谦称自己。

词语解释

  1. 旧时女子谦称自己。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三:“妾身守空闺,良人行从军。” 南朝 梁 江淹 《古离别》诗:“君在天一涯,妾身长别离。”《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师父若肯收留做弟子,便是妾身的有结果了。”

引证解释

⒈ 旧时女子谦称自己。

三国魏曹植《杂诗》之三:“妾身守空闺,良人行从军。”
南朝梁江淹《古离别》诗:“君在天一涯,妾身长别离。”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师父若肯收留做弟子,便是妾身的有结果了。”

妾身的国语词典

旧时女子谦称自己。《文选.曹植.杂诗六首之三》:「妾身守空闺,良人行从军。」《三国演义.第四回》:「妾身代帝饮酒,愿公存母子性命。」也作「妾人」。

妾身的网络释义

妾身

  • 妾身,是古代女子对自己的谦称。
  • 另一说,妾身是身居高位的女子对自己的谦称。
  • 妾身造句

    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长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吴婉静仙姿玉质般的人儿也没来由的红起了脸,道“其实公子因妾身之故才被受激,我……我……怎该不救你呢?”。
    林晓心中一惊,这什么跟什么嘛!!自己连她名字还不知道,张婶怎么会去她家纳聘?“难道夫君嫌弃妾身样貌丑陋,配不上夫君?既如此,妾身还是死了算了!!”。
    相公至善至孝,妾身好生钦佩,日后妾身自当与相公同甘共苦,多尽孝道。
    我笑得更欢了:“妾身实在是幸运,姐妹那么多人,个个貌美如花,燕王殿下偏偏看中了我,对我痴狂迷恋不可自拔。大概是我身上那种含蓄清雅宛若嫡仙的气质、隐忍而又高雅的品德和闪烁着璀璨光芒的无人能及的智慧再加上淡淡惹人情不自禁疼爱怜惜的哀愁吸引了他吧……”好长一句话。
    法外施仁,使妾身皈经皈法而皈佛;五中戴德,祝小姐多福多寿以多男。
    无所谓好不好,寒来暑往,西岭之地,依旧花落山野,云散四海;妾身如今修道已经八百余年,半世舛途而已,人之暮年,有一安歇之地,能够听风观雨便好。给我七千块。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樟?
    妾身潘氏,小字琼姿,家兄勉留台驾,妾恐简亵才郎,故此不惮露行,相期面会。
    妾身在风花阁煮了一壶桑青子,招待客人,请。
    呵呵,古公子缪赞了!妾身人老珠黄,哪里当得绝世二字!
    阁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妾身之前的那个阵法叫做小幽冥阵,确实是仿造阴司界顶尖阵法幽冥七绝阵布下的,可这是妾身父亲所传,妾身并不知其中奥妙。
    陀若蠹政害民者,妾不敢言;今坐为妾身,敢请其命。
    我知道,夫君子从受伤之后就像变了一个人,妾身怕夫君会再变回去!我只是怕……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姚燧。
    郎心似铁,可怜妾身不由己。纵入阿鼻还念妾心。
    先夫正室尚有两男,妾为侧室,先夫不在了,妾身自然不受他们待见了,连带着三个女儿也跟着受累了。
    他也晓得妾身出于良家,深加悯恤,越觉情浓,但是入城,必来相叙。

    汉字详情

    qiè [qie]
    部首: 323
    笔画: 8
    五笔: UVF
    五行:
    仓颉: YTV
    四角: 004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辛,从女。甲骨文字形上面是“ň”( qiān)字,即古代刑刀,表示有罪,受刑。下面是“女”字。合而表示有罪的女子。本义:女奴)

    (2) 同本义

    妾,有罪女子给事者。——《说文》

    八月臣妾。——《周礼·太宰》

    纳女工妾三十人。——《国语·晋语》

    臣妾逋逃。——《书·费誓》

    (3) 妻子之外另娶的女人

    《春秋传》曰:“女为人妾,妾不娉也。”——《说文》

    梁嬴孕卜曰:将生一男一女。男为人臣,女为人妾。故名,男曰圉,女曰妾。——《左传·僖公十七年》

    得妾以其子。——《易·鼎》

    兑为妾。——《易·说卦传》

    聘则为妻,奔则为妾。——《礼记·内则》

    有妻有妾。——《礼记·曲礼》

    毋以妾为妻。——《谷梁传》

    复问其妾。——《战国策·齐策》

    妾得无随乎。——汉· 刘向《列女传》

    遂宠妾媵。清· 周容《芋老人传》

    (4) 又如:妾媵(随嫁的人;泛指妾);妻妾(妻与妾);妾妃(姬妾);妾侍(姬妾侍女之辈);妾妇(小妻;侧室)

    代词

    (1) 旧时妇女自称的谦词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古乐府《孔雀东南飞》

    妾事其父。——汉· 刘向《列女传》

    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后汉书·列女传》

    必以告妾。——清· 林觉民《与妻书》

    妾愿随君行》

    (2) 又如:妾人(女子谦卑的自称);妾身(旧时女子谦称)

    英文翻译

    concubine

    方言集汇

    ◎ 粤语:cip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iap7 [台湾四县腔] ciap7 [梅县腔] ciap7 [海陆丰腔] ciap7 [客英字典] ciap7 [宝安腔] ciap7 [客语拼音字汇] qiab5 [东莞腔] ciap7 [陆丰腔] ziap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九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七接葉A入聲開口三等鹽Achiep/cieptsʰĭɛp
    shēn [shen]
    部首: 710
    笔画: 7
    五笔: TMD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HXH
    四角: 274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2) 同本义

    身,躬也。象人之形。——《说文》。按,身的本义是人的躯干。

    必有寝礼,长一身有半。——《论语·乡党》

    人自项以下,踵以上,总谓之身。颈以下,股以上,亦谓之身。——王述之《经义述闻》

    人百其身。——《诗·秦风·黄鸟》

    身也者,亲之枝也。——《礼记·哀公问》

    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礼记·祭义》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

    身首离兮心不惩。——《楚辞·九歌·国殇》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 沛公, 庄不得击。——《史记·项羽本纪》

    (3) 又如:身边钱(随身带的钱);身品(身材);身伴(身旁);身边人(贴知伺候的奴婢,妾);身首分离(人的头和躯体分开。指被杀);身殃(谓身遭灾殃);身牖(身体的窗子,指耳朵);身无长物(比喻人的穷困)

    (4) 物件的主体部分

    枞,松叶柏身;桧,柏叶松身。——《尔雅·释木》

    亥有二首六身。——《左传·襄公三十年》

    (5) 又如:树身;河身

    (6) 自己,自身

    免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远者数世,近者及身。——清· 黄宗羲《原君》

    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唐· 韩愈《原毁》

    (7) 又如:身己(本身,指属于自己的事);身外(自己以外,自身之外);身愆(己身的过失)

    (8) 生命,性命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9) 又如:献身;奋不顾身;舍身救人

    (10) 地位或身分

    惟恐或后,竞以宗庙、社稷、身名、君宠,无不同于芋焉。——清· 周容《芋老人传》

    (11) 又如:身名俱泰(物质生活优裕,名望亦崇高);身地(出身地位)

    (12) 毕生,一辈子

    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唐· 韩愈《答李翊书》

    (13) 又如:身后萧条(死后景况凄凉,没有遗下产业、钱财或子女)

    副词

    (1) 亲身,亲自

    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碴臿以为民先。——《韩非子·五蠹》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 秦川。——《三国志·诸葛亮传》

    (2) 又如:身历(亲身经历)

    动词

    (1) 怀孕

    大任有身,生此文王。——《诗·大雅·大明》。大任:周文王之母

    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身已(妇人怀孕);身怀六甲(即怀孕);身瑞(身孕)

    (3) 体验

    尧、 舜性之也; 汤、 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孟子》

    (4) 担当

    中有贤子自为家督,遂起而身父母之任焉。——明· 李贽《战国论》

    (5) 担任

    自奉天入,琯身中军先锋。 ——《新唐书》

    量词

    用于衣服 。如:一身衣服

    英文翻译

    body; trunk, hull; rad. no. 158

    方言集汇

    ◎ 粤语:gyun1 san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in1 [客英字典] shin1 [沙头角腔] sin1 [宝安腔] sin1 [台湾四县腔] siin1 [陆丰腔] shin1 [东莞腔] sin1 [梅县腔] shin1 [客语拼音字汇] s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失人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ɕĭĕnsj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