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方

miào fāng [ miao fang]
注音 ㄇ一ㄠˋ ㄈㄤ

词语释义

1.奇验的药方。 2.好方法。

词语解释

  1. 奇验的药方。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是吾年少所受妙方也,悉与公,毋以教人。”

  2. 好方法。

    宋 沉作喆 《寓简》卷十:“《楞严》云:‘纯烧水沉,无令见火。’此自佛以来烧香妙方也。”

引证解释

⒈ 奇验的药方。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是吾年少所受妙方也,悉与公,毋以教人。”

⒉ 好方法。

宋沉作喆《寓简》卷十:“《楞严》云:‘纯烧水沉,无令见火。’此自佛以来烧香妙方也。”

妙方的国语词典

神妙的方法。

如:「看你有没有更好的妙方,可以救救他。」

妙方的网络释义

妙方

  • 妙方,汉字词语,读作miaofang,释义:奇验的药方。
  • 妙方的翻译

    德语: Geheimmittel (S)​

    妙方造句

    生活是锻炼灵魂的妙方。
    早起,尤千金妙方,长寿金丹也。
    芒种到了分外忙,初夏时节气温扬,工作再忙注健康,午后小憩是妙方,五谷金黄眼前望,硕果累累收满仓。祝芒种时节快乐徜徉、幸福满屋。
    适时引导孩子讲故事,这是保持他们思想活跃的绝妙方法;结合童话寓意,引导孩子去思考、探索,比单纯说理要深刻。
    它是走向成功的捷径,也是摆脱困境的妙方。
    只有真真地跑到生活里面,把一切事都用宽大通达的眼光来细细咀嚼一番,好的自然赞美,缺陷里头也要去找出美点出来;或者用法子来解释,使这缺陷不令人讨厌,这种态度才能够使我们在人生途上受最少的苦痛,也是止血的妙方。
    能否找到一个妙方,使新加坡人的行为优雅起来?
    治百病神妙方。祝寒露节快乐!
    秋渐凉,祝安康:多吃鲜果蔬,润肺生津护健康;饮食要适量,暴饮暴食伤胃肠;少吃辛辣物,不燥不火心安详;海带多吃点,可把放射线来防;秋梨百果王,止咳去燥是妙方。
    路标,手握传家妙方,未能悬壶济世,无心插柳,小本经营却风生水起,成就一方土豪。
    为什么?日子好过了,“富贵病”却越来越多……到底怎么了?我们哪里做错了?远离疾病享健康,生物专家有妙方。
    因妙方治愈汉升兄令子顽疾,汉升兄仰慕三秋兮,三日后日巳时携汉升特来拜访,恳挚切切。
    夏至养生有妙方,平心静气热不慌,出门带上防晒霜,多喝几碗绿豆汤,睡会午觉精神爽,多喝茶水润润肠,瓜果常伴不发胖,多运动,少上网,外出散步心欢畅,快快乐乐多健康!
    读书有时是避免思考的一种巧妙方法。
    立春养生有妙方,贴心与你来分享,多吃黑豆防过敏,红茶提神养胃棒,海带排骨煲靓汤,美容养颜效独到,祛湿常食玉米粥,油菜韭菜护肝忙。温馨关怀已送上,愿你快乐又安康!
    “草船借箭”:下班赶往大商场,免费空调让你享,美女售货员让你瞧,凉风习习让你爽,说不定会有艳遇。切记:不要按兵不动,游击!
    秋季气转凉,保健有妙方:早睡和早起,保暖理应当;谨防紫外线,葡萄能抵挡;饮食当节制,适量喝点汤;合理来进补,祝你永健康。
    但是,谁能知道脸上涂抹大量的大豆泥状粉膏也是掩盖衰老象征绝妙方法?
    当着顾客的面斥责店员,或夫妻吵架,是赶走顾客的“妙方”。
    微笑是洞穿惆怅的炮弹,百发百中;是治疗忧烦的良药,百试百灵;是去除晦气的妙方,绝对灵验;是平衡心态的法宝,超级有效。世界微笑日,愿你放声微笑,拥抱幸福!

    汉字详情

    miào [miao]
    部首: 323
    笔画: 7
    五笔: VIT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VFH
    四角: 4942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兼形声。从女,从少,少亦声。美妙少女。本义:美,好)

    (2) 同本义

    尽所历妙。——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3) 又如:天镜之句为妙;妙巧(美妙奇巧);妙香(特好的香气);妙丽(容貌美好);妙观(美妙的观察);妙引(佳美的文辞);妙色(庄严或美丽的色彩)

    (4) 神妙

    其当是其妙处不传。——《世说新语·文学》

    (5) 又如:妙理(神妙的道理);妙略(夺谋,妙计);妙契(神妙的契合);妙用(神妙的作用);妙笔(神妙之笔。指书画或文字的高手)

    (6) 精妙;精微

    常无欲以观其妙。——《老子》。王注:“妙者,微之极也。”

    所知者妙矣。——《吕氏春秋·审分》

    虽妙必效情。——《史记·律书》。注:“妙,谓微妙之性也。”

    妙尽琁机之正。(琁机:玉饰的测天仪器。正:则,译为原理)。——《后汉书·张衡传》

    (7) 又如:妙旨(精微幽深的旨意);妙言要道(精到的言论,中肯的道理);妙绪(精妙的思绪,思想);妙思(精妙的构思);妙演(精妙的阐述);妙说(意旨精微的言论)

    (8) 巧妙,高明

    众妙毕备。——《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皆服其妙。——《后汉书·张衡传》

    (9) 又如:以为妙绝;妙着(高明的棋着;好办法);妙品(精巧美妙的物品);妙远(高妙深远);妙迹(指佳妙的书法作品);妙旨(好的意见,计谋)

    (10) 通“眇”。细微,幼小,年少

    所知者妙矣。——《吕氏春秋·审分》

    终军以妙年使越,欲得长缨占其王。——曹植《求自试表》

    (11) 又如:妙人(年少风流的男子);妙年(指少壮之年);妙身(指幼年之身)

    英文翻译

    mysterious, subtle; exquisite

    方言集汇

    ◎ 粤语:miu6
    ◎ 客家话:[梅县腔] miau3 [海陆丰腔] miau3 miau5 miau6 [客语拼音字汇] meu4 miau4 [陆丰腔] miau3 [客英字典] miau3 miau5 [东莞腔] miau3 [沙头角腔] miau3 [宝安腔] miau3 [台湾四县腔] miau3 mieu5 me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五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彌笑宵A去聲開口三等宵Amĭɛumjeuh/miew
    fāng [fang]
    部首: 409
    笔画: 4
    五笔: YYG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HS
    四角: 002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2) 同本义

    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说文》

    大夫方舟。——《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

    方舟而济于河。——《庄子·山木》

    不足方。——《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

    方舟设泭。——《国语·齐语》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周南·汉广》

    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资治通鉴》

    蜀汉之粟,方船而下。——《史记·郦食其列传》

    (3) 又如:方轨(两车并排行驶);方轩(并排的窗户)

    (4) 等同;相当

    梓人为侯,广与崇方。——《周礼·考工记》。郑玄注:“方,犹等也。”

    今者,齐、 韩相方,而国围攻焉,岂有敢曰我其以三万救是者乎哉?——《战国策》

    (5) 比拟

    方丧三年。——《礼记·檀弓》。疏:“谓比方也。”

    赞票骑亦方此意。——《汉书·卫青霍去病传》。注:“比类也。”

    则三古以还年代方之,犹瀼渴之水,比诸大江。——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6) 又如:方天(可与上天相比);方比(比较)

    (7) 辨别

    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国语·楚语下》

    (8) 占有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诗·召南·鹊巢》

    (9) 通“放”( fàng)。依据;依托

    方天之休。——《左传·哀公十六年》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诗·召南·鹊巢》

    (10) 通“仿”( fǎng)。模拟

    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於世矣。——《荀子·劝学》

    今世巧而民淫,方效汤武之时,而行神农之事。——《商君书·算地》

    (11) 通“谤”( bàng)。指责别人的过失

    子贡方人。——《论语·宪问》

    或以方谢仁祖,不乃重者。——《世说新语》

    名词

    (1) 竹木编成的筏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诗·邶风·谷风》。高亨注:“方,以筏渡;舟,以船渡。”

    (2) 方形

    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聊斋志异·促织》

    一个个方面大耳。——《儒林外史》

    (3) 又如:方巾(明朝书生戴的帽子);方裾(直衣襟);方员(即方圆。指物之形体);方舄(方口鞋。舄:夹底鞋)

    (4) 方向;方位(方向位置) 。如:东方;四面八方;方客(四方宾客);方神(四方之神);方国(四邻之国)

    (5) 地区;地方

    有朋自远方来。——《论语·学而》

    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汉· 贾谊《论积贮疏》

    (6) 又如:方俗(地方风俗);方帅(地方军事长官);方贡(四方的土贡);方处(地方)

    (7) 方面

    (8) 相对于如走廊、河流或街道的中心或分界线而言的场所、空间或方向。如:右方;左方;四方

    (9) 相反于或相比着另一方位观察的一个方位。如:双方平衡

    (10) 交易、战斗或辩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如:双方均未获胜

    (11) 指四面

    若事不辑,方面何所可据?——《三国演义》

    (12) 指四面,周围,四旁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后汉书·张衡传》

    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13) 又指统辖一个方面的大员。如:方面大员(独当一面的大员)

    (14) 规律;道理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方:指学问。)——《庄子·秋水》

    今吾无所开吾喙,敢问其方?

    是所以语大义之方,论万物之理也。

    (15) 指儒家伦理道德和学问

    使臣下百吏莫不宿道乡方而务。——《荀子·王霸》

    学道立方,离法之民也,而世尊之曰文学之士。——《韩非子·六反》

    (16) 合成药物的配方

    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红楼梦》

    (17) 又如:方诊(处方和诊察病情);方脉(医方和脉象);医方

    (18) 一个数的n次乘方的简称 。如:二的四次方是十六

    (19) 品类;类别

    室家遂宗,食多方些。——《楚辞》

    故君子之朋友有乡,其恶有方。——《礼记》

    以死生为一化,以万物为一方,同精于太清之本。——《淮南子》

    (20) 大地 。如:方局(大地);方州,方舆(大地)

    (21) 平方米的简称 。如:铺地板十五方

    (22) 立方米的简称 。如:一方木材

    (23) 以最弱可听声为零开始的响度单位,与声强的分贝标度相当,某一声音的方数等于听起来同样响时1000赫纯音的分贝数

    (24) 方法

    少有连必多方钩致。——清· 方苞《狱中杂记》

    教之以进退坐作之方。——宋· 苏轼《教战守》

    (25) 又如:千方百计;教导有方;方儿(方法;药方)

    (26) 方圆。指土地面积

    荆之地方五千里, 宋之地方五百里。——《墨子·公输》

    (27) 又

    今齐地方千里,有二十城。

    (28) 通“房”( fáng)

    (29) 植物种子的外皮

    既方既阜,既坚既好。——《诗·小雅·大田》

    (30) 住室

    周垣之高八尺,五十步一方。——《墨子·备城门》

    (31) 姓

    形容词

    (1) 方正(人行为、品性正直无邪);正直

    盘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方刚(方正刚直);方切(正直而恳切);方心(方正之心);方质(方正质朴)

    (3) 通“旁”( páng)。遍,广

    方施象刑惟明。——《书·益稷》

    晋国之方,偏侯也。——《国语·晋语》。注:方,大也。

    (4) 又如:方行(广泛施行)

    副词

    (1) 方才

    (2) 表示时间、相当于“始”“才”

    有五月方生者谓之晚筀。——宋· 沈括《梦溪笔谈》

    (3) 又

    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4) 又如:如梦方醒;方当(正当,正值)

    (5) 表示时间,相当于“正在”

    守门卒方熟睡。——《资治通鉴·唐纪》

    余方心动欲还。——宋· 苏轼《石钟山记》

    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 孙文《序》

    (6) 又如:方殷(正当剧盛之时)

    (7) 表示时间,相当于“将”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

    余方高驰而不顾。——《楚辞·屈原·涉江》

    (8) 表示情态方式,相当于“一并”

    甲兵方起于天下。——《墨子·备城门》

    (9) 表示范围或程度,相当于“只”、“仅”

    赏有功,罚有罪,而不失其人,方在于人者也。——《韩非子》

    介词

    (1) 表示时间,相当于“在”、“当”

    方其盛时必毁。——《素问》

    方是时,博鸡者以义闻于东南。——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2) 又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英文翻译

    a square, rectangle; a region; local

    方言集汇

    ◎ 粤语:fong1
    ◎ 客家话:[东莞腔] fong1 [宝安腔] fong1 [梅县腔] fong1 [陆丰腔] fong1 [客英字典] fong1 [台湾四县腔] fong1 [客语拼音字汇] fong1 [沙头角腔] fong1 [海陆丰腔] fong1
    ◎ 潮州话:bang1(pang) , huang1(huang) , hng1(hng) , <姓>bung1(pung) [饶平、揭阳、潮阳]beng1(p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符方陽合平聲合口三等bʰĭwaŋbyang/bv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