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品

miào pǐn [ miao pin]
注音 ㄇ一ㄠˋ ㄆ一ㄣˇ

词语释义

1.旧时品评书画﹑文物用语。谓精妙之作。 2.好的人品。

词语解释

  1. 旧时品评书画、文物用语。谓精妙之作。

    《宋史·文苑传六·李公麟》:“自 夏 商 以来,鐘、鼎、尊、彝,皆能考定世次,辨测款识。闻一妙品,虽捐千金不惜。”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叙画》:“所论画之三品,盖扩前人所未发。论曰:气韵生动,出於天成,人莫窥其巧者,谓之神品;笔墨超絶,传染得宜,意趣有餘者,谓之妙品;得其形似而不失规矩者,谓之能品。” 清 包世臣 《安吴论书·国朝书品》:“醖酿无迹,横直相安,曰妙品。”

  2. 好的人品。

    《儒林外史》第三十回:“他如此妙品,有多少人想物色的。”

引证解释

⒈ 旧时品评书画、文物用语。谓精妙之作。

《宋史·文苑传六·李公麟》:“自夏商以来,鐘、鼎、尊、彝,皆能考定世次,辨测款识。闻一妙品,虽捐千金不惜。”
明陶宗仪《辍耕录·叙画》:“所论画之三品,盖扩前人所未发。论曰:气韵生动,出於天成,人莫窥其巧者,谓之神品;笔墨超絶,传染得宜,意趣有餘者,谓之妙品;得其形似而不失规矩者,谓之能品。”
清包世臣《安吴论书·国朝书品》:“醖酿无迹,横直相安,曰妙品。”

⒉ 好的人品。

《儒林外史》第三十回:“他如此妙品,有多少人想物色的。”

妙品的国语词典

极精美的作品。

妙品的网络释义

妙品

  • 妙品,汉语词汇。
  • 拼音:miào pǐn
  • 释义:1、旧时品评书画、文物用语,谓精妙之作。2、好的人品
  • 妙品的翻译

    英语: a fine work of art

    妙品造句

    瘦肉鲜明似火,肥肉依稀透明,佐酒下饭为无上妙品。
    中国画论中把画分为“能品、妙品、神品、逸品”。
    艺术家频繁地改弦易辙,符合流变的人性,有利于产生妙品但却不利于塑造大作。
    天竺葵是天然美容妙品,非凡是对干燥皮肤,皮炎,湿疹,用来洗浴效果很好。
    除三足底部外,秋叶洗内外通体施釉,蓝中见白,富于变幻,取“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皆秋”之意,构思巧妙,实为文房妙品,案头佳器。
    这本书的装帧制作也颇为精美,半透明的硫酸纸外封下隐隐透映出封面精印的波斯细密画,可算是本年度书籍装帧的妙品之一。
    喝茶外,此壶也是家居装饰妙品。
    他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发表的短篇作品,都是观察入微的妙品。
    获全国第一届行草书展妙品奖,全国首届行书大展提名奖,全国第二届电视书法大赛二等奖,第四届中原书法大赛一等奖,河南省千秋伟业书画大展一等奖等。
    朴与华,只有两相融合,持中不倚,才会达到“华朴相错是为妙品”的上佳境界,才能趋于完美。
    ‘大衍阴阳’神通,是玄门双修之妙品,神清气正,不涉秽俗,不像那些打着幌子的皮肉“双修”。

    汉字详情

    miào [miao]
    部首: 323
    笔画: 7
    五笔: VIT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VFH
    四角: 4942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兼形声。从女,从少,少亦声。美妙少女。本义:美,好)

    (2) 同本义

    尽所历妙。——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3) 又如:天镜之句为妙;妙巧(美妙奇巧);妙香(特好的香气);妙丽(容貌美好);妙观(美妙的观察);妙引(佳美的文辞);妙色(庄严或美丽的色彩)

    (4) 神妙

    其当是其妙处不传。——《世说新语·文学》

    (5) 又如:妙理(神妙的道理);妙略(夺谋,妙计);妙契(神妙的契合);妙用(神妙的作用);妙笔(神妙之笔。指书画或文字的高手)

    (6) 精妙;精微

    常无欲以观其妙。——《老子》。王注:“妙者,微之极也。”

    所知者妙矣。——《吕氏春秋·审分》

    虽妙必效情。——《史记·律书》。注:“妙,谓微妙之性也。”

    妙尽琁机之正。(琁机:玉饰的测天仪器。正:则,译为原理)。——《后汉书·张衡传》

    (7) 又如:妙旨(精微幽深的旨意);妙言要道(精到的言论,中肯的道理);妙绪(精妙的思绪,思想);妙思(精妙的构思);妙演(精妙的阐述);妙说(意旨精微的言论)

    (8) 巧妙,高明

    众妙毕备。——《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皆服其妙。——《后汉书·张衡传》

    (9) 又如:以为妙绝;妙着(高明的棋着;好办法);妙品(精巧美妙的物品);妙远(高妙深远);妙迹(指佳妙的书法作品);妙旨(好的意见,计谋)

    (10) 通“眇”。细微,幼小,年少

    所知者妙矣。——《吕氏春秋·审分》

    终军以妙年使越,欲得长缨占其王。——曹植《求自试表》

    (11) 又如:妙人(年少风流的男子);妙年(指少壮之年);妙身(指幼年之身)

    英文翻译

    mysterious, subtle; exquisite

    方言集汇

    ◎ 粤语:miu6
    ◎ 客家话:[梅县腔] miau3 [海陆丰腔] miau3 miau5 miau6 [客语拼音字汇] meu4 miau4 [陆丰腔] miau3 [客英字典] miau3 miau5 [东莞腔] miau3 [沙头角腔] miau3 [宝安腔] miau3 [台湾四县腔] miau3 mieu5 me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五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彌笑宵A去聲開口三等宵Amĭɛumjeuh/miew
    pǐn [pin]
    部首: 319
    笔画: 9
    五笔: KKK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RRR
    四角: 60660

    详细解释

    (1) (会意,从三口。口代表人,三个表多数,意即众多的人。本义:众多)

    (2) 同本义

    品,众庶也。——《说文》

    (3) 又如:品人(众多的人);品事(诸多事项);品物(各类特定范围之物);品供(各种供品);品象(众人);品庶(众人百姓);品极(众多)

    (4) 颜色淡 。如:品绿

    (5) 齐一,相同

    品,齐也。——《广雅》

    品其百笾。——《国语·周语中》

    名词

    (1) 事物的种类

    五品不逊。——《虞书》。传,谓五常。郑注:父母兄弟子也。

    厥贡惟金三品。——《书·禹贡》

    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又如:货品(货物或货物的品种);品汇(事物的品种类别);品搭(按品类等级搭配);品流(品类;流别);品例(种类);品件(花色品种);用品(应用的物品);珍品(珍贵的物品);品物(物品;东西)

    (3) 品性;品格 。如:人品(人的品质);品诣(品行);品概(品格;气节);品地(品质;本色;官职);品格儿(相貌;形体);品极(人品的高低)

    (4) 等级

    (5) 又如:品从(等级);上品

    (6) 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官阶、爵阶

    皇上超擢品卿衔军机章京。——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7) 又如:品子(品官之子弟);品次(位列;品级);品制(等级制度);品命(官阶;品位);品著(指不同品位的服饰);品从(正从。指古代官吏的正品与从品);品爵(品级爵位);品令(选拔官吏的格令)

    (8) 格调

    诗之品有九。——《沧浪诗话》

    (9) 标准, 基准 。如:品式(标准;法式); 品度(标准, 法度)

    (10) 法式, 法则

    乡有俗, 国有法。…品有所成, 故曰人不一事。——《管子》

    (11) 乐器构件名。指月琴、琵琶等乐器上的弦枕木

    (12) 古地名 。唐宋皆有品州, 约在今四川省宜宾地区境内

    (13) 姓

    (1) 演奏乐器 。如:品竹(吹奏管乐器);品竹弹丝(吹拉弹唱);品弄(吹奏);品统法(弦乐曲调的弹奏技法);品箫弄笛(吹奏洞箫和笛子)

    (2) 评价,衡量

    于病中犹作《汉晋春秋》,品评卓逸。——《世说新语·文学》

    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资治通鉴》

    (3) 又如:品度(品评打量);品择(品评选择);品藻(品评;评论);品酌(衡量,斟酌);品选(评选);品头题足(亦作“品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意议论妇女的容貌体态)

    (4) 品尝 。如:品茶,品月

    英文翻译

    article, product, commodity

    方言集汇

    ◎ 粤语:ban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pin3 [东莞腔] pin3 [梅县腔] pin3 [陆丰腔] pin3 [客英字典] pin3 [宝安腔] pin3 [客语拼音字汇] pin3 [台湾四县腔] pin3 [海陆丰腔] pin3
    ◎ 潮州话:bing2(píng) [饶平]ping2(phí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七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丕飲侵B上聲開口三等侵Bpʰĭĕmphimx/phy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