妒女祠

dù nǚ cí [ du nv ci]
注音 ㄉㄨˋ ㄋㄩˇ ㄘˊ

词语释义

1.亦作"妬女祠"。 2.祠名。

词语解释

  1. 亦作“妬女祠”。祠名。

    《魏书·地形志上》:“ 乐平郡 ……有 井陘关 、 苇泽关 、 董卓城 、 妒女泉 及 祠 。”《旧唐书·狄仁杰传》:“ 并州 长史 李冲玄 以道出 妬女 祠,俗云盛服过者必致风雷之灾,乃发数万人别开御道。” 清 金农 《平定道中》诗:“行人饮马来偷见,一阵花飞 妬女祠 。”参见“ 妒女 ”。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妬女祠”。祠名。参见“妒女”。

《魏书·地形志上》:“乐平郡 ……有井陘关、苇泽关、董卓城、妒女泉及祠。”
《旧唐书·狄仁杰传》:“并州长史李冲玄以道出妬女祠,俗云盛服过者必致风雷之灾,乃发数万人别开御道。”
清金农《平定道中》诗:“行人饮马来偷见,一阵花飞妬女祠。”

妒女祠的网络释义

妒女祠

  • 拼音:dù nǚ cí
  • ㄉㄨˋ ㄋㄩˇ ㄘㄧˊ
  • 妒女祠
  • 汉字详情

    [du]
    部首: 323
    笔画: 7
    五笔: VYNT
    五行:
    仓颉: VHS
    四角: 4340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女,户声。本义:妇女忌妒丈夫。也指忌妒别的女子的姿色)

    (2) 。如:妒鳞(妒妇发威,有如龙的逆鳞不可冒犯);妒女祠(唐代祠名。相传若有人盛服经过时,则风雷大作);妒色(嫉忌美色。多指妻妒婢妾);妒妇(好妒忌的妇人)

    (3) 泛指忌妒别人

    妆成每被秋娘妒。—— 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4) 又如:妒害(妒忌陷害);妒纷(因互相妒忌而引起的争执、纠纷);妒痴(过度的妒忌而引发的痴病);妒刻(嫉妒刻薄);妒富愧贫(忌妒别人富裕,羞愧自己贫穷);妒敌(相忌恨的敌手)

    英文翻译

    jealous, envious

    方言集汇

    ◎ 粤语:dou3
    ◎ 客家话:[梅县腔] du2 du5 [海陆丰腔] du5 [客英字典] du5 [宝安腔] du5 [客语拼音字汇] du4 [台湾四县腔] d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當故去聲開口一等toh/tuhtu
    部首: 323
    笔画: 3
    五笔: VVVV

    英文翻译

    woman, girl; feminine; rad. 38
    [ci]
    部首: 431
    笔画: 9
    五笔: PYN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IFSMR
    四角: 372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示,司声。本义:春祭)

    (2) 同本义

    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辞也。——《说文》

    仲春之月祠不用牺牲,用圭璧及皮币。——《礼记·月令》

    (3) 供奉鬼神、祖先或先贤的庙堂

    祠,神祠也。——《汉书·陈胜传》注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陈涉世家》

    (4) 又如:宗祠(祠堂);祠灶(宗祠;祠堂);祠馆(犹祠堂)

    (5) 祠禄的省称 。如:祠禄(官名。宋制,大臣罢职,令管理道教宫观,以示优礼,无职事,但借名食俸,谓之“祠禄”);祠禀(即祠禄)

    动词

    (1) 引申为祭祀

    此秦王之所以庙祠而求也。——《韩非子·十过》

    (2) 又如:祠求(祭神祈求);祠事(祭礼,祭祀之事);祠官(掌管祭祀之官)

    英文翻译

    ancestral temple; offer sacrifice

    方言集汇

    ◎ 粤语:ci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ih2 [宝安腔] cu2 [海陆丰腔] cih2 [客英字典] cih2 [陆丰腔] cih3 [梅县腔] ze2 [客语拼音字汇] c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似兹平聲開口三等zsi/sziozĭ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