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似锦

rú huā sì jǐn [ ru hua si jin]
繁体 如花似錦
注音 ㄖㄨˊ ㄏㄨㄚ ㄙˋ ㄐ一ㄣˇ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如花似锦 rúhuā-sìjǐn

(1) 形容景色绚丽或前程等美好。也形容衣饰华丽

beautiful,bright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清 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三回:“那香屏自从嫁了周庸佑,早卸了孝服,换得浑身如花似锦。”

成语用法

如花似锦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华彩绚丽。

引证解释

⒈ 形容华彩绚丽。

《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花关索下西川传》:“五色旗,殊黄旗,如花似锦。”
《廿载繁华梦》第三回:“那香屏自从嫁了周庸佑,早卸了孝服,换得浑身如花似锦。”

⒉ 形容风景或前程美好。

贺敬之《放声歌唱》诗:“在我们如花似锦的道路上,前进呵一程--又一程!”

如花似锦的国语词典

好像花朵、锦缎那般耀眼华丽。比喻衣著华丽。《二十载繁华梦.第三回》:「那香屏自从嫁了周庸祐,早卸了孝服,换得浑身如花似锦。」亦比喻风景或前程美好、光明。如:「在此如花似锦的春日里,何不结伴出外踏青?」

如花似锦的网络释义

如花似锦

  • 如花似锦是一个成语,读音是rú huā sì jǐn,意思是如同花朵、锦缎一般。形容风景绚丽或前程美好。
  • 如花似锦的翻译

    日语: (景色や将来などが)花(はな)とにしきのように美(うつく)しい

    如花似锦造句

    节日的街头如花似锦,令人目不暇接。
    姐姐品学兼优,有着如花似锦的前程。
    节日的广场被打扮得如花似锦,绚丽多彩。
    青年人前途如花似锦,好好干吧!
    潮汕地区的工艺美术源远流长,如花似锦,驰名中外.
    我的心里充满柔情,蓝天上没有白云,阳光无比和煦,一切都如花似锦。
    热气把浓雾吹散,晨阳倾照射下,绚丽多彩,云兴霞蔚,如花似锦,引人入胜。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预示着省楹联艺术家协会成立后必将涌现出成千上万不计其数的佳联妙对,把三晋大地打扮得如花似锦。
    初中生活,如诗如歌,让人回味无穷;初中生活,如花似玉,让人爱意心生;初中生活,如花似锦,让人心花怒放。
    青少年,如花似锦的年华,充满着多少青春的渴望;青少年,如诗如画的岁月,凝聚着多少亲人的期望。“可怜天下父母心”,天下的父母,谁不盼女成凤,望子成龙。”。
    少年从不会抱怨自己如花似锦的青春,美丽的年华对他们来说是珍贵的,哪怕它带着各式各样的风暴。乔治·桑。
    爱心能净化我们周围的空气,能扫除我们心灵的障碍,能把我们的生活妆扮得如花似锦,能让我们拥有好心境去踏平征途上的坎坷。
    任何一个人,只要他的心和他的爱好遭到了破坏,他如花似锦的年华就会像春梦似地消磨过去。
    我向往如痴似醉的爱情,我思念如胶似膝的情感,我羡慕如花似锦的婚姻,我渴望如梦似幻的浪漫。让你我如饥似渴地相爱,让我俩如痴似狂地相恋!
    在生活的旅途中,最危险的不是悬崖悄壁,而是在如花似锦的坦途中因迷恋路旁风景而止步不前,或误入歧途。
    少年人不会抱怨自己如花似锦的青春,美丽的年华对他们说来是珍贵的,哪怕它带着各式各样的风暴。
    少年从不会抱怨自己如花似锦的青春,美丽的年华对他们来说是珍贵的,哪怕它带着各式各样的风。乔治·桑。
    今天春分,愿您有份好心情!让朝阳给您带去美景,万物复苏,色彩点点;让晚霞给您送去贺礼,温柔迷人,如花似锦,春风给您带去问候愿您顺顺利利!开开心心!
    少年人不会抱怨自己如花似锦的青春,美丽的年华对他们来说是珍贵的,哪怕它带着各式各样的风暴。
    腊月初八,幸福开花,娇容如鲜花,事业如烟花,烦恼如昙花,快乐如百花,祝你出行闭月羞花,进宅锦上添花,爱情花前月下,人生如花似锦!腊八快乐!

    汉字详情

    [ru]
    部首: 323
    笔画: 6
    五笔: VK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VR
    四角: 464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2) 同本义

    如,从随也。——《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

    有律以如己也。——《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

    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犬皆如人意。——《柳宗元《三戒》

    (3) 又如:如命(遵从命令);如志(随顺意愿;实现志愿);如令(从令,遵令)

    (4) 好像, 如同

    日初出大如车盖。——《列子·汤问》

    状貌如妇人女子。——《史记·留侯世家》

    两狼之并驱如故。——《聊斋志异·狼三则》

    (5) 又如:如皋雉(比喻男子以才华博得女子青睐);如许(似这般);如今晚儿(现在);如许豚犊(这样的不肖之子);如应如响(十分灵验)

    (6) 比得上,及

    不如无生。——《诗·小雅·苕之华》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战国策·齐策》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左传·僖公三十年》

    (7) 又如:我不如他

    (8) 去,往

    如,往也。——《尔雅》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史记·项羽本纪》

    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 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如扬州过 瓜洲扬子桥。——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9) 遭遇,际遇

    淮阳叶生者,失其名字。文章词赋,冠绝当时;而所如不偶,因于名场。——《聊斋志异》

    (10) 表示举例 。如:大文学家、大诗人,如李白、杜甫;工人都很勤劳,如挖土

    (11) 相敌;抵挡

    夫宋之不足如 梁也,寡人知之矣。——《战国策》

    (12) 应当

    君若爱司马,则如亡。——《左传》

    介词

    (1) 按照

    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晋· 干宝《搜神记》

    (2) 又如:如详缴(照报告中对原案处理的办法处理,并且准予销案);如律令(按照法令执行。是古代檄文、诏书结尾用语);如式(按照规矩)

    (1) 假如,如果

    如,若也。——《广雅》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

    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坟上矣。——《论语·阳货》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后汉书·张衡传》

    洛阳亲友如相问。——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

    (2) 又如:如有不妥,请予指正;如不修改,未免粗糙;如使(假使;倘若)

    (3) 与,和

    公如大夫入。——《仪礼》

    (4) 或——表示选择关系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论语·先进》

    (5) 而——表示连接

    如有隐忧。——《诗·邶风·柏舟》

    夜中,星陨如雨。——《春秋》

    (6) 则——表示结果 。如:如许;如是

    助词

    (1) 用于语末,相当于“然”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论语·述而》

    褎如充耳。——《诗·邶风·旄丘》

    屯如,乘马班如。——《易·屯卦》

    孔子三月如君,则皇皇如也。——《孟子·滕文公上》

    (2) 用于语末,相当于“焉”

    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易·离》

    (3) 相当于“乎”

    善如尔之问也。——《礼记》

    英文翻译

    if, supposing; as if; like, as

    方言集汇

    ◎ 粤语:jyu4
    ◎ 客家话:[梅县腔] j2 [海陆丰腔] ri2 [客英字典] ji2 [东莞腔] ji2 [客语拼音字汇] yi2 [宝安腔] ji2 [沙头角腔] ji2 [陆丰腔] ji3 [台湾四县腔] j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人諸平聲開口三等njo/rvɳĭo
    huā [hua]
    部首: 301
    笔画: 7
    五笔: AWXB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TOP
    四角: 442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同本义

    (2) 草木花的总称

    百卉含蘤。——《汉书·张衡传》。注:“蘤,古花字也。经传皆以华为之。”

    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杜甫《北征》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白居易《买花》

    (3) 如:花洞(茂密的花丛。或指花丛深处);花石纲(运送花石的船队);花朝日(传说农历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称为花朝);花魂(花的精神、魂魄);花相(芍药的别名。古时品花,群芳中,牡丹品为第一,芍药为第二,故世称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花酒(用花酿成的酒);花气(花朵的香气);花经(品论花卉的书);花历(记载群花开落时期的历法);花口(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

    (4) 泛指能开花供观赏的草本与木本植物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秦观《好事近》

    (5) 又如:花丁(种花的园丁);花池(庭园中种植花草的地方。一般有矮栏围绕);花草(泛指可供观赏的花和草)

    (6) 特指某一名花

    洛人凡花不曰花,独牡丹曰花。——《尘史》

    (7) 又如:花王(花中之王。指牡丹);花水(农历二、三月间桃花开放时盛涨的河水。即桃花水);花相(古称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

    (8) 形状像花朵的东西

    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有约》

    (9) 又如:花下子(结婚第一夜怀孕而生的孩子);花湖(一种纸牌);花门儿(贴在门上的画);花生彩笔(笔下生花,喻才华横溢)

    (10) 喻指美女

    娇花巧笑久寂寥。——唐· 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

    (11) 又如:花林粉阵(比喻群集的美女);花枝(比喻美女);花月缘(佳人才子的情缘);花魁娘子(美称妓女)

    (12) 喻出卖色相的女子

    花娘十二能歌舞。——宋· 梅尧臣《花娘歌》

    (13) 又如:花捐(旧时对娼妓所征的税。也叫妓捐、乐户捐);花娘(歌妓。后也指娼妓);花奶奶(旧时对从良妓女的称呼);花曲(指妓院所在处)

    (14) 比喻美丽(指人) 。如:花貌(如花之貌。极言其美);花面(美丽如花的脸庞);花嫣柳媚(比喻女子姿容美丽);花容(如花的容貌)

    (15) 指女子 。如:花钗(妇人的头饰。同花钿);花黄(古时女子的面饰。用金黄色纸剪成花鸟星月等形贴在额上,或于额上涂点黄色,如今之抹腮红);花多实少(女儿多,儿子少)

    (16) 烟火的一种。以黑色火药加别种化学物质制成,在夜间燃放,能喷出多种 形状和颜色的火花,供人观赏 。如:放花;礼花;花炮;花爆(花炮)

    (17) 古时妇女贴画在面颊上的装饰 。如:花黄(古时妇女的面饰);花靥(妇女颊上用彩色涂点的妆饰)

    (18) 水花。指漩儿 。如:花乳(煎茶时水面浮起的泡沫。俗名“水花”)

    (19) 棉花的简称 。如:花田(江浙一带称棉为花,棉田为花田);花桃(即棉桃);花纱(棉花和棉纱合称“花纱”)

    (20) 天花 。如:出花儿

    (21) 某些动物的幼仔 。如:猪花,鱼花

    (22) 作战时受的外伤 。如:挂花

    (23) 姓

    动词

    (1) 开花

    朱雀桥边野草花。——刘禹锡《乌衣巷》

    未花时采。——宋· 沈括《梦溪笔谈》

    花过而采。

    平地三月花。

    深山中则四月花。

    不花而结实。——裴渊《广州记》

    (2) 在支付或支出上用掉钱

    我不入社花几个钱。——《红楼梦》

    (3) 又如:花钱;花用(耗费);花朴朴(隆重铺张;消费大量财物)

    (4) 利用一段时间间隔,度过 。如:他每天花三小时学习

    形容词

    (1) 杂色的,有花纹的 。如:花衫(有花纹的衣衫);花面(刺有花纹的脸面);花瓷(绘饰花纹图案的瓷器,称花瓷);花马(斑驳杂色的马);花猪(一种毛色驳杂的猪);花不楞登(形容颜色错杂。含厌恶意)

    (2) 模糊不清

    眼花落井水底眠。——杜甫《饮中八仙歌》

    (3) 又如:花镜;花腊搽(犹言昏花模糊)

    (4) 虚伪,可以迷惑人 。如:花马吊嘴(花言巧语。同花马掉嘴);花甜蜜嘴(甜言蜜语);花胡哨(花言巧语;虚情假意的敷衍);花活(方言。指花招。欺骗人的狡猾手法)

    (5) 像花一样的。形容美丽 。如:花巧(灵巧好看);花花(好看;漂亮);花花柳柳(形容艳丽轻盈的样子);花面(如花的脸。形容女子貌美)

    (6) 风流浪荡 。如:花脚猫(比喻闲游浪荡、爱串门子的女人);花腿闲汉(指市井无赖。旧时彼辈每于腿上刺花,故称)

    (7) 华美 。如:花衣(华美的衣服)

    (8) 形容色彩缤纷,繁华 。如:花团锦簇(形容繁华艳丽);花攒锦簇(形容景象鲜艳、色彩缤纷。同花团锦簇);花天锦地(形容都市繁华);花哄(浮华热闹)

    英文翻译

    flower; blossoms

    方言集汇

    ◎ 粤语:faa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fa1 [陆丰腔] fa1 [台湾四县腔] fa1 [梅县腔] fa1 [海陆丰腔] fa1 [客英字典] fa1 [东莞腔] fa1 [宝安腔] fa1 [客语拼音字汇] fa1
    ◎ 潮州话:何锅1 何娃1 , huê1(hue) hua1(hua)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呼瓜麻二合平聲合口二等xwahrua/xoa
    sì,shì [si,shi]
    部首: 221
    笔画: 6
    五笔: WNYW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OVIO
    四角: 28200

    详细解释

    shì

    助词

    (1) 用在名词、代词或动词后面,表示比况,相当于“似的”、“如…一般”

    那后生就空地当中,把一条棒使得风车儿似转。——《水浒传》

    (2) 另见

    动词

    (1) (形声。从人,以声。本义:像;相像)

    (2) 同本义

    似,象也。——《说文》

    似,有以相攖,有不相櫻也。——《墨子经上》

    见似目瞿。——《礼记·杂记》。注:“谓容貌似其父母。”

    寡人虽无似也。——《礼记·哀公问》。注:“无似犹言不肖。”

    似,类也。——《广雅》

    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庄子·大宗师》

    夫马似鹿者而题之千金。——《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玉人之所患,患石之似玉者。——《吕氏春秋·疑似》

    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吕氏春秋·察今》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 又如:似起(像,如);似像(相同的样子,模样);似有若无(只当没有这回事。形容不在乎,不在意);似许(如此,如许);似漆如胶(形容情投意合,难舍难分);似类(相类;相似;像);似若(好像)

    (4) 似乎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倏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似不足信;似如(好像);似若(好像);似是而非

    (6) 给予,送给

    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贾岛《剑客》

    (7) 继承

    是以似之。——《诗·小雅·裳裳者华》

    似续妣祖。——《诗·小雅·斯干》

    (8) 又如:似续(继承;继续);召公是似

    介词

    (1) 用于比较,表示程度更甚

    今年衰似去年些。——宋· 刘克庄《浪淘沙·纸帐素屏遮》

    (2) 又如:一个高似一个;一天好似一天

    (3) 放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影响及于他处,相当于“与”、“向”

    今朝别有承恩处,鹦鹉飞来说似人。——罗邺《宫中》

    (4) 另见 shì

    英文翻译

    resemble, similar to; as if, seem

    方言集汇

    ◎ 粤语:ci5
    ◎ 客家话:[梅县腔] se5 [客语拼音字汇] ci4 si4 [客英字典] sii5 [宝安腔] su5 [沙头角腔] su5 [台湾四县腔] sii5 [海陆丰腔] sii5 [陆丰腔] sii6 [东莞腔] c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詳里上聲開口三等zsix/sziiozĭə
    jǐn [jin]
    部首: 506
    笔画: 13
    五笔: QRM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OPHAB
    四角: 867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帛,金声。本义: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

    (2) 同本义

    锦,襄邑织文。——《说文》。 朱骏声按,染丝织成文章也。 汉襄邑县贡织文。”

    皆奉玉锦束请觌。——《仪礼·聘礼》。注:“玉锦,锦之文纤缛者也。”

    衣锦尚絅。——《礼记·中庸》

    锦衣狐裘。——《诗·秦风·终南》

    (3) 又如:锦囊(锦制的袋子);锦衾(锦制的大被);锦帆(锦制的帆);锦覆(以织锦遮掩羞丑,喻作美言庇护)

    (4) 古指锦袍 。如:锦襕衣(华美的袈裟);锦衣纨绔(指华美服装,也指豪华生活)

    (5) 旧时书信中的敬词 。如:锦念;锦注(书信用语。敬称对方的关注。也称锦念);锦郎(书轴的别名);锦素(书信)

    形容词

    (1) 比喻鲜艳华美的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

    (2) 又如:锦文(鲜明华丽的花纹);锦石(有色彩花纹的石头);锦瑟(装饰华丽的瑟);锦币(鲜丽的彩帛)

    (3) 在锦上绣花的 。如:锦字

    英文翻译

    brocade, tapestry; embroidered

    方言集汇

    ◎ 粤语:gam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