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蠹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亦作“姦蠧”。亦作“奸蠧”。亦作“姧蠧”。见“ 姦蠹 ”。
《后汉书·梁统传》:“小人姦蠹,比屋可诛。”《旧唐书·忠义传上·王义方》:“ 义方 以 义府 姦蠹害政,将加弹奏,以问其母。” 康有为 《上清帝第一书》:“至於奸蠹丛生,则虽良法美意,反成巨害,不如不变之为愈矣。”
指有害国家社会的不法行为。
《后汉书·梁统传》:“小人姦蠹,比屋可诛。”《旧唐书·忠义传上·王义方》:“ 义方 以 义府 姦蠹害政,将加弹奏,以问其母。” 康有为 《上清帝第一书》:“至於奸蠹丛生,则虽良法美意,反成巨害,不如不变之为愈矣。”
行为不法的坏人。
《南齐书·裴叔业传》:“搜盈山源,纠虔姦蠹。” 宋 苏轼 《张文定公墓志铭》:“復赐问目曰:‘朕之闕失,国之姦蠹,朝之憸諛,皆直言其状。’” 元 无名氏 《合同文字》第三折:“幸遇着青天老爷,似明镜不容姦蠹。”《明史·周经传》:“户部尤奸蠹所萃,挟势行私者不可胜纪。” 清 姚鼐 《张逸园家传》:“君以严能治办,姧蠹屏除。” 清 恽敬 《前临川县知县彭君墓志铭》:“ 临川 多姦蠹,素称难治,知县屡以訐去官。”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姦蠧”。亦作“奸蠧”。亦作“姧蠧”。
⒉ 见“姦蠹”。
引《后汉书·梁统传》:“小人姦蠹,比屋可诛。”
《旧唐书·忠义传上·王义方》:“义方以义府姦蠹害政,将加弹奏,以问其母。”
康有为《上清帝第一书》:“至於奸蠹丛生,则虽良法美意,反成巨害,不如不变之为愈矣。”
⒊ 指有害国家社会的不法行为。
引《后汉书·梁统传》:“小人姦蠹,比屋可诛。”
《旧唐书·忠义传上·王义方》:“义方以义府姦蠹害政,将加弹奏,以问其母。”
康有为《上清帝第一书》:“至於奸蠹丛生,则虽良法美意,反成巨害,不如不变之为愈矣。”
⒋ 行为不法的坏人。
引《南齐书·裴叔业传》:“搜盈山源,纠虔姦蠹。”
宋苏轼《张文定公墓志铭》:“復赐问目曰:‘朕之闕失,国之姦蠹,朝之憸諛,皆直言其状。’”
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三折:“幸遇着青天老爷,似明镜不容姦蠹。”
《明史·周经传》:“户部尤奸蠹所萃,挟势行私者不可胜纪。”
清姚鼐《张逸园家传》:“君以严能治办,姧蠹屏除。”
清恽敬《前临川县知县彭君墓志铭》:“临川多姦蠹,素称难治,知县屡以訐去官。”
奸蠹的网络释义
奸蠹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三女。本义:奸邪,虚伪狡诈)
(2) 同本义
姦,私也。——《说文》
姦,盗也。——《广雅》
在内曰姦,在外曰宄。——《三苍》
用轨之财者为姦。——《国语·鲁语》
寇贼姦宄。——《书·舜典》
是以其民饥寒并至,故为奸衺(
同邪)。——《墨子·辞过》故以刑治则民威,民威则无姦,无姦则民安其所乐。——《商君书·开塞》
荡渨湋之姦咎兮。——《梦辞·惜贤》。注:“乱在内曰姦。”
盗器为姦。——《左传·文公十八年》
多贼姦些。——《楚辞·招魂》。注:“恶也。”
姦宄是防。——张衡《西京赋》。注:“邪也。”
作奸犯科。——诸葛亮《出师表》
攘除奸凶。
吏奸而不知禁。——明· 刘基《卖柑者言》
奸人构陷。——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奸慝(奸诈;邪恶);奸顽(奸诈凶顽);奸回(奸恶邪僻;奸邪);奸智(奸诈邪恶的企图);奸侠(心怀邪恶的人。即俗称的无赖汉);奸非(作奸犯法的人);奸利(作奸犯法所获得的利益);奸证(做坏事的脏证);奸钱(私铸的钱币);奸事(不正当的事;非法的事);奸市(违法交易);奸宄(违法作乱的事情)
(4) 伪
姦,伪也。——《广雅》
夫神者好和而恶姦。——《庄子·徐无鬼》。注:“私自许者姦也。”
十姦。——《周书·宝典》。注:“不诚之行故曰姦。”
动词
(1) (会意。从女,从干,干亦声。本义:奸淫;私通)
(2) 同本义
奸,犯淫也。——《说文》
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禚。书,姦也。——《左传·庄公二年》
(3) 又如:奸私(通奸);奸占(非法占人妻女);奸状(男女私通);奸宿(奸通);奸乱(淫乱)
(4) 作乱或窃夺
奸,犯也。——《小尔雅》
臣敢奸之。——《左传·襄公十四年》
是再奸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奸时以动。——《左传·成公十六年》
以奸忠直。——《汉书·孔光传》
以奸者七十二君。——《庄子·天运》
各守其职,不得相姦。——《淮南子·主术》。按,姦假借为干。”
(5) 又如:奸赃(营私纳贿);奸盗(指为非作歹、劫盗财物)
(6) 欺骗;作弄
你奸得我索性。——元· 高明 《琵琶记》
名词
(1) 犯法作乱的人,歹徒;恶人
故佼众者誉多,外内朋党,虽有大姦,其蔽主多矣。——《管子·明法》
不告奸者腰斩。——《史记·商君列传》
奸宄不得萌动而破灭。——《汉书·辛庆忌传》
(2) 又如:奸宄(为非作歹的坏人;奸臣);奸凶(邪恶凶顽的人);奸乱(心术不正,行迹不轨)
(3) 出卖国家、民族、集团利益的人 。如:奸相(指弄权误国的宰相);奸谍(间谍。为敌方刺探情况的人);奸蠹(有害国家社会的不法行为;亦指行为不法的坏人);内奸;汉奸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gan1 gien1 [东莞腔] gan1 [梅县腔] gian1 [宝安腔] gan1 [客语拼音字汇] gan1 gian1 [台湾四县腔] gien1 gan1 [海陆丰腔] gien1 ga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干 | 古寒 | 見 | 寒 | 平聲 | 寒 | 開口一等 | 寒 | 山 | kan | kɑ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蛀虫)
(2) 同本义
蠹,木中虫。——《说文》
掌蠹物。——《周礼·翦氏》。注:“穿食人器物者,蠹鱼亦是也。”
树郁则为蠹。——《吕氏春秋·达郁》。注:“蠹蝎木中之虫也。”
(3) 又如:蠹役(欺压百姓的吏役);蠹怪(蠹虫的精怪);蠹薮(蛀虫聚集的地方);蠹贼(蠹,蠹虫;贼,蟊贼);蠹蝎(水中的蠹虫);木蠹;蠹字(蠹虫所蚀如字的痕迹);蠹物(本指穿蚀衣服的蠹虫。引申泛指为害之物)
(4) 引申以喻侵蚀或消耗国家财富的人或事
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蠹民(指害人的人或事物);蠹政(害民的政令);蠹言(害人的言辞);蠹役书办(腐败,刁钻的吏役书办)
动词
(1) 蛀蚀
是勤可以远淫辟地,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补遗》
(2) 又如:蠹木(蛀坏的梁木);蠹心(蛀蚀内部);蠹书(蠹册。被虫蛀坏的书);蠹国(侵蚀、危害国家);蠹朽(木材被蠹腐烂)
(3) 损害 。如:蠹民(害民);蠹耗(损害;败坏);蠹政(败坏朝政;害国虐民的统治);蠹俗(败坏风化);蠹刻(侵耗刻削);蠹劳(病害劳累);蠹伤(损害);蠹敝(侵蚀破坏)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u5 zhu5 [宝安腔] du5 [台湾四县腔] du5 zu5 [梅县腔] du5 [客语拼音字汇] du4 tu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妒 | 當故 | 端 | 模 | 去聲 | 遇 | 開口一等 | 遇 | 模 | tu | toh/tu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