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渫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污浊。奥,通“ 澳 ”。
《文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去卑辱奥渫而升本朝。” 李善 注:“ 张晏 曰:‘奥,幽也;渫,狎也。’ 如淳 曰:‘奥音郁。’” 王念孙 云:“ 张 训奥为幽,则误分奥渫为二义。 如 音郁,是也。奥者,浊也,言去卑辱污浊之中,而升於朝廷也……《广雅》:‘澳,浊也。’ 曹宪 音於六反,澳与奥同。”见《读书杂志·汉书十六》。 宋 吴坰 《五总志》:“近有 曹孝忠 者,本卑贱奥渫之人。”
引证解释
⒈ 污浊。奥,通“澳”。
引《文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去卑辱奥渫而升本朝。”
李善注:“张晏曰:‘奥,幽也;渫,狎也。’ 如淳曰:‘奥音郁。’”
王念孙云:“张训奥为幽,则误分奥渫为二义。 如音郁,是也。奥者,浊也,言去卑辱污浊之中,而升於朝廷也……《广雅》:‘澳,浊也。’ 曹宪音於六反,澳与奥同。”
见《读书杂志·汉书十六》。 宋吴坰《五总志》:“近有曹孝忠者,本卑贱奥渫之人。”
奥渫的国语词典
幽暗污浊。
奥渫的网络释义
奥渫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ào
名词
(1) (形声。本义:古时指房屋的西南角。古时祭祀设神主或尊者居坐之处)
(2) 同本义
奥,宛也。室之西南隅。——《说文》
燔柴于奥。——《礼记·礼器》
西南隅谓之奥。——《尔雅》
司宫筵于奥。——《仪礼·少牢礼》
设于奥。——《仪礼·士丧礼》
经堂入奥。——《楚辞·招魂》
(3) 又如:奥阼(室之西南隅,为尊者、主人之位)
(4) 泛指室内深处
室无奥阼。——《仲尼燕居》
无能老蝙蝠,乘夜出堂奥。——张耒《夏日杂感》
(5) 又如:堂奥
(6) 宫廷内机密的地方
出入往来禁奥。——《三国志·董昭传》
(7) 又如:奥主(国内之主。比喻国君。奥有深居内室之意)
形容词
(1) 深
野无奥草。——《国语·周语》。注:“深也。”
结根坚且奥。——陆机《塘上行》
(2) 又如:奥处(深居);奥室(内室;深宅);奥祉(深厚的福祉)
(3) 深奥,精深不易理解
雅诰奥义。——《书·序》。释文:“深也。”
遂与对榻讲论经奥义。——脱脱等《宋史》
抑之欲其奥。——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水亭陋室,曲有奥趣。——柳宗元《永州龙兴寺东丘记》
皆曲有奥思。——李格非《洛阳名园记》
(4) 又如:奥说(奥妙的学说);奥深(高深不易理解)
(5) 姓
名词
(1) 奥地利的简称
(2) 奥斯特的简称
(3) 奥林匹克的简称 。如:奥运会
(4) 姓
yù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au5 [陆丰腔] au5 [东莞腔] au5
◎ 潮州话:o3 ao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奥 | 烏到 | 影 | 豪 | 去聲 | 号 | 開口一等 | 效 | 豪 | ʔɑu | qauh/aw |
详细解释
动词
(1) 淘,淘去泥污
渫,除去也。从水,枼声。——《说文》
井渫不食,为我心恻。——《易·井》
(2) 排出气体或液体
渫之以尾闾。——《文选·江赋》
(3) 泄漏
泰和二年,上以弥封官渫语于举人,敕自今 女直司则用右选 汉人封, 汉人司则以 女直司封。——《金史》
(4) 散布;消散
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汉书》
(5) 又如:渫云(飘散的云);渫雨(飘洒的雨)
名词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xiad5 [宝安腔] set7 | tiap8 [梅县腔] siet7 [台湾四县腔] siet7 tiap8 [客英字典] siet7 tiap8 [海陆丰腔] siet7 tiap8
◎ 潮州话:思奄8(涉)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薛 | 私列 | 心 | 薛A開 | 入聲 | 屑 | 開口三等 | 山 | 仙A | sĭɛt | si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