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利给

áo lì gěi [ao li gei]

词语释义

“给力”的意思,作为感叹词,可包含了赞美、加油打气等多种感情色彩。

奥利给的网络释义

该词出自快手上的一个红人双叶湖雷哥发明的,他每次直播或者录视频的开头都是奥利给。

该词是“给力噢”的倒读。可以作为感叹词,包含了赞美、加油打气等多种感情色彩。也有人说,其实它没有意思。奥利给可能是一种简单的“号子”,它没有什么实义,人们喊它只是一种象征性的仪式语,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语境下所表达的奥利给可能含义都不一样。

汉字详情

ào,yù [ao,yu]
部首: 308
笔画: 12
五笔: TMOD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BK
四角: 27804

详细解释

ào

名词

(1) (形声。本义:古时指房屋的西南角。古时祭祀设神主或尊者居坐之处)

(2) 同本义

奥,宛也。室之西南隅。——《说文》

燔柴于奥。——《礼记·礼器》

西南隅谓之奥。——《尔雅》

司宫筵于奥。——《仪礼·少牢礼》

设于奥。——《仪礼·士丧礼》

经堂入奥。——《楚辞·招魂》

(3) 又如:奥阼(室之西南隅,为尊者、主人之位)

(4) 泛指室内深处

室无奥阼。——《仲尼燕居》

无能老蝙蝠,乘夜出堂奥。——张耒《夏日杂感》

(5) 又如:堂奥

(6) 宫廷内机密的地方

出入往来禁奥。——《三国志·董昭传》

(7) 又如:奥主(国内之主。比喻国君。奥有深居内室之意)

形容词

(1) 深

野无奥草。——《国语·周语》。注:“深也。”

结根坚且奥。——陆机《塘上行》

(2) 又如:奥处(深居);奥室(内室;深宅);奥祉(深厚的福祉)

(3) 深奥,精深不易理解

雅诰奥义。——《书·序》。释文:“深也。”

遂与对榻讲论经奥义。——脱脱等《宋史》

抑之欲其奥。——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水亭陋室,曲有奥趣。——柳宗元《永州龙兴寺东丘记》

皆曲有奥思。——李格非《洛阳名园记》

(4) 又如:奥说(奥妙的学说);奥深(高深不易理解)

(5) 姓

名词

(1) 奥地利的简称

(2) 奥斯特的简称

(3) 奥林匹克的简称 。如:奥运会

(4) 姓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mysterious, obscure, profound

方言集汇

◎ 粤语:ou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au5 [陆丰腔] au5 [东莞腔] au5
◎ 潮州话:o3 ao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七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烏到去聲開口一等ʔɑuqauh/aw
[li]
部首: 208
笔画: 7
五笔: TJH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DLN
四角: 2290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2) 同本义

利铦也。——《说文》

其利断金。——《易·系辞》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老子》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公孙丑下》

(3) 又

不以兵革之利。

则国之伤也若以利剑刺之。——《韩非子·解老》

非兵不利。——宋· 苏洵《六国论》

求天下之利匕首。——《战国策·燕策》

(4) 又泛指锐利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韩非子·难一》

(5) 又如:利爪;利喙(尖利的嘴);利矢(锋利的箭);利口辩给(能言善辩,含贬义);利金(锋利的兵器)

(6) 快;敏捷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劝学》

子贡利口巧辞。——《史记·仲尼弟子传》

(7) 又如:利马(快马);利嗖(轻快利落);利爽(灵活敏捷);利屣(舞屣,头小而尖的鞋子);利便(伶利)

(8) 吉利;顺利

时不利兮骓不逝。——《史记·项羽本纪》

探军不利。——《资治通鉴》

因利乘便。——汉· 贾谊《过秦论》

(9) 又如:利钝(顺利与挫折);利市酒(为祈祷好运而喝的酒);利时(吉时)

(10) 有利的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资治通鉴》

(11) 重要的;要害的

怀抱利器——韩愈《送董邵南序》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庄子·胠箧》

名词

(1) 利益

上下之利,若是其异也。——《韩非子·五蠹》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利尽南海。——《三国志·诸葛亮传》

火器利袭远。——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

技击利巷战。

(3) 又如:福利(生活上的利益,特指对职工生活的照顾);利孔(获得利益的来源)

(4) 赢利;利息

逐什一之利。——《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欲居之以为利。——《聊斋志异·促织》

商人重利轻别离。——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如:暴利(巨额利润);利赢(赢利;利润);利子(利息)

(6) 利禄

不慕荣利。——晋·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7) 又如:利心(利欲之心);利端(利欲的端绪);利色(私利与情欲)

(8) 财利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毋示以利。——汉· 桓宽《盐铁论本文》

(9) 又如:利禄(财利与爵禄);利路(生财门路;钱财);利物(给优胜者的钱物;赃物)

(10) 指个人的安危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11) 胜利

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孙子》

(12) 物资出产

荆州北据 汉、 沔,利尽南海。—— 陈寿《三国志》

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汉· 晁错《论贵粟疏》

西有巴蜀汉中之利。——《战国策·秦策一》

(13) 通“痢”

轻土多利。——《淮南子·地形》

(14) 姓

动词

(1) 善于 。如:利口(善于口辩);利足(善于行走);利趾(善走);利舌(谓能言善辩)

(2) 使有利。如:利他(佛教语。施益于他人);利涉(便利渡河。后世也称舟为利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3) 占;谋利 。如:利人妻女;损人利己(损害他人以图私利)

英文翻译

gains, advantage, profit, merit

方言集汇

◎ 粤语:lei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i3 [东莞腔] li5 [客语拼音字汇] li4 [海陆丰腔] li6 [梅县腔] li5 [台湾四县腔] li5 [沙头角腔] li5 [宝安腔] li3 [陆丰腔] li6
◎ 潮州话:l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力至脂A開去聲開口三等脂Aliliih/lih
gěi,jǐ [gei,ji]
部首: 332
笔画: 9
五笔: XWGK
五行:
仓颉: VMOMR
四角: 28161

详细解释

gěi

动词

(1) 使对方得到或遭受到 。如:给他一张票;我给他字典;给我一片面包;给脸(给面子;给以礼遇);给个炭篓鬼戴(抹黑;使人难堪)

(2) 让;使;叫 。如:给我看看;别叫风给刮散了

介词

(1) 表示对象、目的,相当于“为”、“替” 。如:为给人类带来利益而工作;给饥饿者所需要的食物;寄给我的信

给伤员包扎

(2) 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或表示被动语态,相当于“被” 。如:机器给弄坏了;屋子里给弄得乱七八糟

(3) 表示方向,相当于“朝”、“对”、“向” 。如:给这儿灌水;给他送礼;给老师行礼;给他使了个眼色

助词

(1)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用以加强语气 。如:保不住给忘了;风把门给吹开了;您给找个人

碗给打碎了;裤腿都叫露水给湿透了

(2) 另见

形容词

(1) (形声。从糸,合声。本义:衣食丰足;充裕)

(2) 同本义

给,相足也。——《说文》

事之供给。——《国语·周语》

岁岁广开,百姓充给。——《齐民要术·序》

则日不足,力不给。——《韩非子·有度》

要曰强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史记·太史公自序》

(3) 又如:给富(丰足富裕);给足(丰足)

(4) 口齿伶利

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论语》

(5) 又如:给口(口才敏捷);给捷(敏捷)

动词

(1) 充足的供给,以物质给予对方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史记·高祖本纪》

给贡职郡县。(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给,供。)——《战国策·燕策》

给其食用。——《战国策·齐策四》

请铸铜记给之。——《宋史·职官志》

艺蔬自给。——清· 张廷玉《明史》

给军民赏月钱。——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补给;配给;自给自足;给使(供人差使);给与(授物与人)

(3) 授与,交付

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吕氏春秋》

副词

(1) 速,捷

富必给贫,壮必给老。——《邓析子》

(2) 另见 gěi

英文翻译

give; by, for

方言集汇

◎ 粤语:kap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