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竁

diàn cuì [ dian cui]
注音 ㄉ一ㄢˋ ㄘㄨㄟˋ

词语释义

谓将祭奠品放入墓穴中棺材之旁。

词语解释

  1. 谓将祭奠品放入墓穴中棺材之旁。

    《周礼·夏官·量人》:“掌丧祭奠竁之俎实。” 郑玄 注:“竁亦有俎实,谓所包遣奠。” 贾公彦 疏:“竁,穿壙之名。此言奠竁,则奠入於壙。”

引证解释

⒈ 谓将祭奠品放入墓穴中棺材之旁。

《周礼·夏官·量人》:“掌丧祭奠竁之俎实。”
郑玄注:“竁亦有俎实,谓所包遣奠。”
贾公彦疏:“竁,穿壙之名。此言奠竁,则奠入於壙。”

奠竁的网络释义

奠竁

  • 奠竁,汉语词语,读音是diàn cuì,指将祭奠品放入墓穴中棺材之旁。
  • 汉字详情

    diàn [dian]
    部首: 308
    笔画: 12
    五笔: USG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TWK
    四角: 808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金文字形,上面是“酋”(即“酒”),下面象放东西的基物。本义:设酒食以祭)

    (2) 同本义。特指初死时的备供品敬礼

    奠,置祭也。——《说文》

    于以奠之。——《诗·召南·采蘋》

    共其奠牛。——《周礼·牛人》。注:“丧所荐馈曰奠。”

    舍奠于其庙。——《礼记·祭统》。注:“非时不而祭曰奠。”

    故既奠。——《礼记·郊特牲》。注:“谓荐熟时也。”

    有司以几宴舍奠于其墓。——《礼记·檀弓》

    奠汝又不见汝食。——清· 袁牧《祭妹文》

    (3) 又如:祭奠(为死者举行仪式,表示追念);奠馔(置食物以祭);奠飨(置酒食以祭祀)

    (4) 荐献;敬献

    主人坐,奠爵于阶前。——《仪礼·乡饮酒》

    (5) 又如:奠献(献祭品以祀死者);奠仪(送给丧家用于祭奠的钱物);奠雁(古代婚俗。新郎用雁作见面礼到女家迎亲,表示不再娶他人)

    (6) 定;确定,规定

    无地奠位。——扬雄《太玄》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传:“奠,定也。”

    皆辨其物而奠其禄。——《周礼·天官·职币》

    (7) 又如:奠位(定位);奠居(定居;安居)

    (8) 放置 。如:奠枕(安枕以卧。形容局势安定)

    名词

    (1) 祭品

    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韩愈《祭十二郎文》

    (2) 又如:奠馈(祭品); 奠分(旧俗治丧,各家分摊送给丧家的奠礼);奠敬(奠仪。代作祭品而送给丧家的钱)

    英文翻译

    pay respect; settle

    方言集汇

    ◎ 粤语:din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tien5 tin1 [台湾四县腔] tien5 [客语拼音字汇] tian4 [东莞腔] ten3 [陆丰腔] tian6 [海陆丰腔] tien6 [宝安腔] te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二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堂練先開去聲開口四等denh/denndʰien
    cuì [cui]
    部首: 523
    笔画: 17
    五笔: PWTN
    仓颉: JCHUU
    四角: 30714

    英文翻译

    bore

    方言集汇

    ◎ 粤语:ceoi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ui5 [海陆丰腔] rui5 cui5 [台湾四县腔] jui5 cu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三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此芮祭A合去聲合口三等祭Atsʰĭwɛichyed/cv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