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臂

qì bì [ qi bi]
注音 ㄑ一ˋ ㄅ一ˋ

词语释义

谓刻臂沥血。古代南方少数民族表示结盟的仪式。

词语解释

  1. 谓刻臂沥血。古代南方少数民族表示结盟的仪式。

    《淮南子·齐俗训》:“故 胡 人弹骨, 越 人契臂,中国歃血也。所由各异,其於信一也。” 高诱 注:“刻臂出血,杀牲歃血,相与为信。”

引证解释

⒈ 谓刻臂沥血。古代南方少数民族表示结盟的仪式。

《淮南子·齐俗训》:“故胡人弹骨, 越人契臂,中国歃血也。所由各异,其於信一也。”
高诱注:“刻臂出血,杀牲歃血,相与为信。”

契臂的网络释义

契臂

  • 契臂,读音为qì bì ㄑㄧˋ ㄅㄧˋ,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刻臂沥血。
  • 汉字详情

    qì,qiè [qi,qie]
    部首: 308
    笔画: 9
    五笔: DHVD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QHK
    四角: 57804

    详细解释

    名词

    后时圣人易之以书契。——《易·系辞》

    掌稽布之书契。——《周礼·质人》。注:“取予市物之券也,其券之象书两札,刻其侧。”

    献粟者执右契。——《礼记·曲礼》

    翟璜操右契而乘轩。——《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得人遗契者。——《列子·说符》

    言已应,则执其契。——《韩非子·主道》

    (1) 又如:契卷(互相约束的证据);契印(骑缝印。预备分离后对证用);契箭(作符契用的箭);契面银(回赎或悔约时,按照契约规定须付出的费用);立契为凭

    (2) 古代在龟甲、兽骨上灼刻文字和灼刻文字用的刀具,皆称契

    (3) 刻龟甲的凿子

    菙氏掌共燋契,以待卜事。——《周礼》

    (4) 又如:契文

    (5) 泛指雕凿用具

    如室斯构而去其凿契,如水斯积而决其堤防。——晋· 干宝《晋纪总论》

    (6) 感情志趣投合的朋友

    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陶潜《桃花源诗》

    (7) 又如:契交(契士。情投意合的朋友);契旧(老朋友);契好(契交);契弟(结拜兄弟);契己(犹知己)

    (8) 友谊,情义 。如:契厚(交情深厚);契密(密切;亲密);契分(交谊,情分);契重(友情深厚);契谊(交情,友谊);契义(友谊,情分)

    动词

    (1) 通“栔”。用刀刻

    栔,刻也。——《说文》

    契,绝也。——《尔雅》。注:“今江东呼刻断物为契断。”

    爰契我龟。——《诗·大雅·緜》。传:“契,开也。”笺:“契灼其龟。”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遂契其舟。——《吕氏春秋·察今》

    (2) 又

    从其所契者。

    斯契船而求剑,守株而伺兔也。——《后汉书·张衡传》

    契臂(刻臂沥血);契令(古代管理刻印书籍的官吏);契领(断颈)

    (3) 投合 。如:契分(亲密投合的情分);契重(器重;投合尊重);契切(投契,意气相投);契心(心意投合;称心)

    (4) 合,符合 。如:契寝绳(比喻行为符合准则);契会(符合;相通)

    qiè

    (1) 古同“锲”,用刀子刻。

    英文翻译

    deed, contract, bond; engrave

    方言集汇

    ◎ 粤语:kai3 kit3 sit3
    ◎ 客家话:[梅县腔] ke.3 giet7 ke.5 [台湾四县腔] kie5 siet7 [客英字典] ke5 giet7 [海陆丰腔] kie5 siet7 [沙头角腔] kie5 [东莞腔] ke5 [客语拼音字汇] ke4 [宝安腔] ke5 [陆丰腔] ke3
    ◎ 潮州话:koi3 ngeg4 si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二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苦計齊開去聲開口四等kʰieikheh/qey
    bì,bei [bi,bei]
    部首: 444
    笔画: 17
    五笔: NKUE
    五行:
    吉凶:
    仓颉: SJB
    四角: 70227

    详细解释

    bei

    (1) ——见“胳臂”( gēbei)

    (2) 另见

    名词

    (1) (形声。从肉,辟声。本义:胳膊)

    (2) 胳臂

    臂,手上也。——《说文》

    肱谓之臂。——《广雅·释亲》

    肩臂。——《仪礼·少牢礼》。注:“肱骨。”

    奋袖出臂。——《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臂缚(古时缚在两臂以抵御兵刃的铠甲。也称“臂手”);臂纱(缠手臂的纱布)

    (4) 动物的前肢

    滑水其中多水马,其状如马文臂。——《山海经·北山经》。注:“前脚也。”

    以汝为虫臂乎?——《庄子·大宗师》

    (5) 又如:长臂猿;螳臂当车;臂臑(牲畜前体的中下部)

    (6) 器械伸长部分,似人之有臂,如弓把、弩柄、梯帮等。如:悬臂,弩臂;支持墙架的金属臂

    (7) 一个较大地区的狭长地带。如:银河的旋臂

    动词

    (1) 放在胳膊上 。如:臂鹰(使鹰停在手臂上。即架鹰。引申为打猎)

    (2) 另见 bei

    英文翻译

    arm

    方言集汇

    ◎ 粤语:bei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bi3 [陆丰腔] bi3 pi6 [海陆丰腔] bi3 [东莞腔] bi5 [台湾四县腔] bi3 [客英字典] bi3 [梅县腔] bi3 [客语拼音字汇] bi4 [宝安腔] bi3
    ◎ 潮州话:b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寘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卑義支A開去聲開口三等支Apjeh/piehpĭ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