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中间是“隹”(鸟);外面象鸟振翅欲飞之势;下面是“田”,表示空旷的田野。本义:鸟类振羽展翅)
(2) 同本义
奮,翚也。——《说文》
奋隼归凫。——张衡《西京赋》
羽翼奋也。——《淮南子·原道》
雉绝有力奋,鸡绝有力奋。——《尔雅·释鸟》
不能奋飞。——《诗·邶风·柏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奋翅(振翼起飞);奋翼(振翼高飞);奋翔(振翼高飞);奋鳞(龙腾飞);奋翮(展翅,振羽)
(4) 鼓起劲来,振作
奋,振也。——《广雅·释言》
拔刀奋起,率众袭之。——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汉· 贾谊《过秦论》
(5) 又如:奋烈(振奋威武);奋信(振奋伸张);奋武扬威(振奋勇气,施展威风);奋气(奋发振作)
(6) 震动
雷出地奋。——《易·豫》
奋,动也。——《广雅》
(7) 又如:奋首(摇头,表示疲困);奋髯(抖动胡须);奋蹄(振蹄)
(8) 奋力;施展;发挥
奋至德之光。——《史记·乐书》。集解:“发也。”
王奋厥武。——《诗·大雅·常武》
岂其士卒众多哉,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9) 又如:奋张(有力地伸展、张开);奋末(四肢用力)
(10) 挥动;举起;舞动
陈王奋臂,为天下倡始。——《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明· 魏禧《大铁椎传》
遂鼓吻奋爪以向先生。——马中锡《中山狼传》
(11) 又如:奋臂(有力地举臂,表示振奋);奋袂(举袖,挥袖,形容振奋);奋笔(提笔疾书);奋戈(使劲挥舞干戈)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攴(
),交声。“攴”有致力的意思。本义:献出;尽力)(2) 同本义
司城荡意诸来奔,效节于府人而出。——《左传》
异日韩王纳地效玺。——《史记》
(3) 又如:效力;效绩(呈献功绩);效玺(呈献国君的印章,表示臣服);效己(贡献一己之力);效芹(自称贡献微薄)
(4) 明白
由此效之也。——《荀子·正论》
乡也,效门室之辨。——《荀子·儒效》
效,明也。——《方言十三》
(5) 通“校(
)”。考查。考核彼将任我以事而效我以功。——《庄子·列御寇》
(6) 又如:效试(考核试验);效志(查核心志);效情(验以情理)
(7) 授还,授
宣王有志,而后效官。——《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注:“授也。”
(8) 又如:效官;效业(授官)
(9) 显示;呈现
信者效其忠。——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0) 又如:效祉(呈现福祉);效祥(呈露祥瑞)
(11) 效验,验证
何以效之。——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12) 效劳,效忠
杀身自效。——《汉书·李广苏建传》
动词
(1) 摹仿;师法
效,像也。——《说文》。字亦作俲
效者,为之法也。——《墨子·小取》
君子是则是傚。——《诗·小雅·鹿鸣》
民胥傚矣。——《诗·小雅·角弓》
尤而傚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则而傚之。——《孝经》
(2) 字又作傚
教之为言傚也。上行之,下傚之。——《元命苞》
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易·系辞上》
父亲不思报国酬恩,捐躯尽节,效儿女子之计。——《封神演义》
欲效野夫。——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3) 又如:效学(仿效,学习);效蹙(不善模仿而弄巧成拙);效好(学好);效作(仿作);效戾(效尤);效慕(仿效);效邮(效尤);东施效颦;上行下效
名词
(1) 功效;效果;结果
效亦大矣。——《淮南子·脩务》
彊弱存亡之效。——《荀子·议兵》
以德为効。——《汉书·刘向传》
用兵之效。——宋· 苏洵《六国论》
效则归于天择。——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自其效观。
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战国策·秦策一》
此其效也(效:效验,验证)。——宋· 沈括《梦溪笔谈》
(2) 又如:药效;生效;失效;无效;投效;肥效;速效;后效;时效;见效;疗效;实效;奏效;特效;成效;有效
(3) 经验
外夷战备日新,老将多恃旧效,昧于改图,故致无功。——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hau4 [沙头角腔] hau5 [客英字典] hau5 [海陆丰腔] hau6 hau3 [梅县腔] hau5 [台湾四县腔] hau5 hau3 [宝安腔] hau3 [东莞腔] hau3 [陆丰腔] hau5
◎ 潮州话:hau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效 | 胡敎 | 匣 | 肴 | 去聲 | 效 | 開口二等 | 肴 | 效 | ghrauh/heaw | ɣa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