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纪
词语释义
犹奇书。
词语解释
犹奇书。
《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故事絶於常篇,名标於奇纪。” 李善 注:“奇纪,即《内经山记》。”
引证解释
⒈ 犹奇书。
引《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故事絶於常篇,名标於奇纪。”
李善注:“奇纪,即《内经山记》。”
奇纪的网络释义
奇纪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jī
形容词
(1) (字源见奇(
)。本义:奇特,奇异)(2) 单数,偶之对
奇,一曰不耦。——《说文》
阳数奇。——《白虎通·嫁娶》
一算为奇。——《仪礼·乡射礼》
奇肱之国,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山海经·海外西经》
每奇日,未尝不视朝。——《资治通鉴》
(3) 又如:奇日(奇数之日。即单日);奇左(仅有左臂);奇肱(仅有一臂。又指古代神话中的国名);奇偏(偏于一方面,片面)
(4) 非法的 。如:奇车(不合制度的车);奇请它比(于法律正文以外,另行请示或比附他例判案)
(5) 不顺当的
卫青不败由天幸, 李广无功缘数奇。—— 王维《老将行》
(6) 又如:奇人(坎坷不遇之人);数奇(命运不好);奇薄(数奇命薄。命运不好);奇蹇(命运不好)
(7) ∶药味合于单数或单味药的 。如:奇方
名词
(1) 余数,零头,不足整数者
时有奇羡。——《史记·货殖列传》。索隐:“余衍也。”
操其奇赢。——《汉书·食货志》。注:“谓有余财。”
旁入奇利。——《管子·禁藏》。注:“余也。”
长约八分有奇。——明· 魏学洢《核舟记》
七万五千有奇。——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奇得(多余的利益);奇羡(商贾买卖的赢利);奇零(不满整数的数目);奇赢(以余财蓄积奇异的货物)
(3) 姓
(4) 另见
qí
形容词
(1) (会意。从大,从可,可亦声。本义:奇异,怪异)
(2) 同本义
奇,异也。——《说文》
奇服怪民不入宫。——《周礼·阍人》
国君不乘奇车。——《礼记·曲礼》
奇生怪。——《国语·晋语》
足以为奇伟偃却之属。——《荀子·非相》。注:“奇伟誇大也。”
余幼好此奇服兮。——《楚辞·屈原·涉江》
有奇字素无备者。——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邑人奇之。——宋· 王安石《伤仲永》
奇已。——清· 周容《芋老人传》
奇花初胎。——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3) 又如:奇挺(奇异挺拔;奇异超群);奇怀(奇异的想法);奇缘(奇特的缘分);奇古(奇特古朴);奇辟(奇特异常);奇节(奇特的节操);奇险(奇特险怪)
(4) 珍奇;稀奇
此奇货可居。——《史记·吕不韦传》
(5) 又如:奇稀(奇希。希奇);奇货(珍奇少见的物品或货物);奇珍(奇异珍贵之物);奇花异卉(稀奇少见的花草)
(6) 出人意外,诡变莫测
以奇用兵。——《老子》。注:“诈也。”
(7) 又如:奇咳(奇祕);奇正(兵法术语。设计邀截袭击为奇,对阵交锋为正);奇病(奇怪的病)
(8) 新奇 。如:奇靡(新奇华丽);奇纵(新奇豪放);奇律(新奇的乐律)
(9) 非凡;佳;妙 。如:奇优(出类拔萃的优伶);奇度(非凡的气度);奇相(非凡的相貌);奇笔(奇妙的书法);奇方(奇妙的丹方)
副词
极端,极其,非常,异常 。如:奇大;价钱奇贵;奇效的药水
动词
(1) 引起惊讶;感到惊异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张衡传》
(2) 又如:不足为奇;奇诧(惊奇,诧异);奇骇(非常惊异;奇特惊人)
名词
(1) 泛指一切奇特的、异乎寻常的人或事物 。如:奇门(一种迷信术数。认为可依此推算预测人的吉凶祸福)
(2) 姓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gi1 ki2 [梅县腔] ki2 [东莞腔] ki2 [客英字典] ki2 [宝安腔] ki2 [沙头角腔] ki2 [台湾四县腔] ki2 [海陆丰腔] ki2 [陆丰腔] ki3
◎ 潮州话:ki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羈 | 居宜 | 見 | 支B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止 | 支B | gʰĭe | kie/kye |
详细解释
jǐ
名词
(1) 姓
(2) 另见
jì
名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己声。本义:散丝的头绪)(2) 同本义
纪,别丝也。——《说文》
三纲六纪。纪者,理也。——《白虎通》
众之纪也。——《礼记·礼器》。注:“丝缕之数有纪。”
譬若丝缕之有纪,网罟之有纲。——《墨子·尚同上》
茧之性为丝,然非得工女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则不能成丝。——《淮南子·泰族训》
(3) 开端,头绪
纪,绪也。——《方言十》
(4) 又如:乱其纪(事情乱了端绪)
(5) 要领
义也者,万事之纪也。——《吕氏春秋》
故乐者,天地之命,中和之纪,人情之所不能免也。——《礼记·乐记》
(6) 纲领;纲纪
纲纪四方。——《诗·大雅·棫朴》
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韩非子·主道》
(7) 又如:纪经(纲常);纪纲(网罟的纲绳。引申为法纪与政纲;治理;管理);纪序(纲纪次序)
(8) 法则;准则
无变天之道,无绝地之理,无乱人之纪。——《吕氏春秋·孟春》
(9) 又如:纪法(法律;法规)
(10) 纪律 。如:法纪(法度和纪律);军纪;纲纪;党纪
(11) 终极 。如:纪极(极限);纪限(极限)
(12) 仆人 。如:纪纲(仆人)
(13) 历史上的或人类发展,尤指文化发展方面的一个时代或时期 。如:世纪;中世纪
(14) 地质上的分期(长于“世”,包括在一个“代”中) 。如:侏罗纪;二叠纪;石炭纪;寒武纪;震旦纪
(15) 十二年的一个时期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 莫愁。—— 李商隐《马嵬》
(16) 杂记、印象或事件的非正式纪录 。如:陕北纪行——义同“记”,主要用于“纪念、纪年、纪要、纪元、纪传”等,别的地方多用“记”
(17) 旧时史书的一种体裁本纪,专记帝王的历史事迹及一代大事 。如:《史记·高祖本纪》、《后汉书》
(18) 中国古国名 。姜姓,春秋时为齐所灭,故城在今山东省寿光县东南
(19) 姓。如:纪信(公元前?—前204),汉初将军,赵城人。秦末为刘邦部将,项羽围刘邦于荥阳时,事急纪信伪乘刘邦车出降,刘邦乘隙脱逃,纪信即被项羽杀害;纪昌(古代传说中善于射箭的人)
动词
(1) 处理;治理
纪农协功。——《国语·周语上》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陶潜《移居》
(2) 又如:纪理(经纪,管理);纪农(治理农事)
(3) 通“记”。记录,记载
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左传·恒公二年》
司马子长纪 黄帝以至 孝武。——《论衡·须颂》
咸用纪宗存主。——张衡《东京赋》
恶能无纪。——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罗缕纪存。——清· 袁枚《祭妹文》
(4) 又如:纪兴(记录兴致);纪功(记载功绩);纪述(记载叙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gi2 gi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