奁币

lián bì [ lian bi]
繁体 奩幣
注音 ㄌ一ㄢˊ ㄅ一ˋ

词语释义

陪嫁的财物。

词语解释

  1. 陪嫁的财物。

    宋 文莹 《湘山野录》卷下:“及笄,择一婿,亦颇良,具奩币归之。”

引证解释

⒈ 陪嫁的财物。

宋文莹《湘山野录》卷下:“及笄,择一婿,亦颇良,具奩币归之。”

奁币的国语词典

陪嫁的器具与财物。

奁币的网络释义

奁币

  • 奁币,读音为lián bì ㄌㄧㄢˊ ㄅㄧˋ,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陪嫁的财物。
  • 汉字详情

    lián [lian]
    部首: 308
    笔画: 7
    五笔: DAQU
    五行:
    仓颉: KSK
    四角: 407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古代盛梳妆用品的匣子

    弹棋始自魏宫内用妆奁戏。——《世说新语·巧艺》

    凝走弄香奁,拔脱金屈戌。——李商隐《骄儿诗》

    (2) 又如:妆奁(香奁。放梳妆用品的器具)

    (3) 泛指盛放器物的匣子

    …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红楼梦》

    (4) 又如:一奁饭(一盒饭);茶奁(茶壶)

    (5) 陪嫁的衣物等 。如:奁田(陪嫁的田产);奁匣(陪嫁的镜匣);奁币(陪嫁的财物);奁具(嫁妆);奁箱(嫁妆)

    英文翻译

    lady's vanity case; trousseau

    方言集汇

    ◎ 粤语:lim4
    ◎ 潮州话:niam5(nîam) [潮州、饶平]liam5 [澄海]niang5

    宋本广韵

    [bi]
    部首: 318
    笔画: 4
    五笔: TMHK
    五行:
    仓颉: HLB
    四角: 2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巾,敝声。从巾表示与布帛有关。本义:古人用作礼物的丝织品)

    (2) 同本义

    幣,帛也。——《说文》

    四曰幣贡。——《周礼·大宰》。司农注:“绣帛。”

    幣曰量幣。——《礼记·曲礼》

    用圭璧更皮幣。——《礼记·月令》

    事之以皮幣。——《孟子》

    寡君是故使吉( 游吉)奉其皮幣。——《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请具车马皮幣。——《战国策·齐策三》

    (3) 又如:皮币(兽皮和缯布);币玉(帛和玉,祭祀用品);币号(祭祀用的物品名称);币献(进献的礼品)

    (4) 泛指车马皮帛玉器等礼物

    凡执幣者。——《仪礼·十相见礼》。疏:“玉马皮圭璧帛,皆称幣。”

    宋公以幣请于 卫。——《左传·隐公八年》

    惠王患之,乃令 张仪佯去 秦,厚幣委质事 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 又如:币马(用作礼物的马匹)

    (6) 泛指财物

    以珠玉为上幣,以黄金为中幣,以刀布为下幣。——《管子·国蓄》

    (7) 货币,钱

    有司以幣轻多奸。——《汉书·武帝纪》

    (8) 又如:金币,银币;外币;纸币;硬币

    动词

    赠送 。如:币仪(敬献礼品);币器(赠给丧家奠仪与随葬品)

    形容词

    通“敝”。破旧;弃;败坏

    不腆先君之币器。——《国语·鲁语上》

    英文翻译

    currency, coins, legal tender

    方言集汇

    ◎ 粤语:bai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in5
    ◎ 潮州话:bi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