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阴

tài yīn [ tai yin]
繁体 太陰
注音 ㄊㄞˋ 一ㄣ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太阴 tàiyīn

(1) 〈方〉月亮

moon

词语解释

  1. 指北方或北极。

    《淮南子·道应训》:“ 卢敖 游乎 北海 ,经乎 太阴 ,入乎 玄闕 ,至於 蒙轂 之上。” 高诱 注:“太阴,北方也。”《汉书·司马相如传下》:“邪絶少阳而登太阴兮,与真人乎相求。” 颜师古 注引 张揖 云:“太阴,北极。”

  2. 指北方之神。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六壬有十二神将……其后有五将:谓天后、太阴、真武、大常、白虎也,此金水之神在方右者。”

  3. 阴阳五行家以为北方属水,主冬,太阴为北方,故亦指代冬季或水。

    三国 魏 曹植 《蝉赋》:“盛阳则来,太阴逝兮。”此指冬季。 唐 杜甫 《滟滪》诗:“灧澦既没孤根深,西来水多愁太阴。” 仇兆鳌 注引 朱瀚 云:“水即太阴也。”

  4. 幽暗之所,地下。

    《云笈七籤》卷六二:“将父母遗体,埋於太阴,骨腐於螻蚁,岂不痛哉!” 宋 范成大 《丰都观》诗:“云有北阴神帝庭,太阴黑簿囚鬼灵。”

  5. 指幽暗。

    明 方孝孺 《送太学赵孝先从军诗序》:“昭昭生於太阴,隆隆隐於至微,安知抑之非扬,舍之非用乎?”

  6. 谓纯阴。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官制象天》:“是故春者,少阳之选也;夏者,太阳之选也;秋者,少阴之选也;冬者,太阴之选也。”《北史·室韦传》:“冬月穴居,以避太阴之气。”《警世通言·假神仙大闹华光庙》:“神君曰:‘ 霍将军 体弱,吾欲以太阴精气补之。’”

  7. 指阴湿,阴霾。

    《韩诗外传》卷五:“歛乎太阴而不湿,散乎太阳而不枯。” 唐 储光羲 《新丰道中作》诗:“太阴蔽皋陆,莫知晚与早。”

  8. 谓月亮。

    唐 杨炯 《盂兰盆赋》:“太阴望兮圆魄皎,閶闔开兮凉风嫋。” 清 龚自珍 《叙嘉定七生》:“抱秋树之晨华,指太阴以宵盟。” 郭沫若 《女神·地球,我的母亲!》诗:“那昼间的太阳,夜间的太阴,只不过是那明镜中的你自己的虚影。”

  9. 神话中指月神。

    《西游记》第九五回:“ 太阴 道:‘与你对敌的这个妖邪,是我 广寒宫 捣玄霜仙药之玉兔。’”

  10. 10.指月宫。

    清 洪昇 《长生殿·闻乐》:“吾乃 嫦娥 是也,本属太阴之主,浪传 后羿 之妻。”

  11. 11.太岁的别名。

    《淮南子·天文训》:“太阴在寅,岁名摄提格,其雄为岁星。”《淮南子·天文训》:“天神之贵者,莫贵於青龙,或曰天一,或曰太阴。太阴所居,不可背而可乡。”

引证解释

⒈ 指北方或北极。

《淮南子·道应训》:“卢敖游乎北海,经乎太阴,入乎玄闕,至於蒙轂之上。”
高诱注:“太阴,北方也。”
《汉书·司马相如传下》:“邪絶少阳而登太阴兮,与真人乎相求。”
颜师古注引张揖云:“太阴,北极。”

⒉ 指北方之神。

宋沉括《梦溪笔谈·象数一》:“六壬有十二神将……其后有五将:谓天后、太阴、真武、大常、白虎也,此金水之神在方右者。”

⒊ 阴阳五行家以为北方属水,主冬,太阴为北方,故亦指代冬季或水。

三国魏曹植《蝉赋》:“盛阳则来,太阴逝兮。”
此指冬季。 唐杜甫《滟滪》诗:“灧澦既没孤根深,西来水多愁太阴。”
仇兆鳌注引朱瀚云:“水即太阴也。”

⒋ 幽暗之所,地下。

《云笈七籤》卷六二:“将父母遗体,埋於太阴,骨腐於螻蚁,岂不痛哉!”
宋范成大《丰都观》诗:“云有北阴神帝庭,太阴黑簿囚鬼灵。”

⒌ 指幽暗。

明方孝孺《送太学赵孝先从军诗序》:“昭昭生於太阴,隆隆隐於至微,安知抑之非扬,舍之非用乎?”

⒍ 谓纯阴。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官制象天》:“是故春者,少阳之选也;夏者,太阳之选也;秋者,少阴之选也;冬者,太阴之选也。”
《北史·室韦传》:“冬月穴居,以避太阴之气。”
《警世通言·假神仙大闹华光庙》:“神君曰:‘ 霍将军体弱,吾欲以太阴精气补之。’”

⒎ 指阴湿,阴霾。

《韩诗外传》卷五:“歛乎太阴而不湿,散乎太阳而不枯。”
唐储光羲《新丰道中作》诗:“太阴蔽皋陆,莫知晚与早。”

⒏ 谓月亮。

唐杨炯《盂兰盆赋》:“太阴望兮圆魄皎,閶闔开兮凉风嫋。”
清龚自珍《叙嘉定七生》:“抱秋树之晨华,指太阴以宵盟。”
郭沫若《女神·地球,我的母亲!》诗:“那昼间的太阳,夜间的太阴,只不过是那明镜中的你自己的虚影。”

⒐ 神话中指月神。

《西游记》第九五回:“太阴道:‘与你对敌的这个妖邪,是我广寒宫捣玄霜仙药之玉兔。’”

⒑ 指月宫。

清洪昇《长生殿·闻乐》:“吾乃嫦娥是也,本属太阴之主,浪传后羿之妻。”

⒒ 太岁的别名。

《淮南子·天文训》:“太阴在寅,岁名摄提格,其雄为岁星。”
《淮南子·天文训》:“天神之贵者,莫贵於青龙,或曰天一,或曰太阴。太阴所居,不可背而可乡。”

太阴的国语词典

鬼神居住的地方。

太阴的网络释义

太阴 (词语概念)

  • 太阴,常指月亮,是月亮的别称,现代很少人用来称呼。日月对举,日称太阳,故月称太阴。在中国民间也把太阴星君看成嫦娥。另外还有多个意思,如指极盛的阴气,指北方或北极,指北方之神等。
  • 中国人民对月亮的崇拜习俗,最早见于史料记载的是《尚书·尧典》,日、月、星辰为天宗,岱、河、海为地宗;天宗,地宗合为六宗。
  • 太阴造句

    五岳四渎立住中心,随高就低是太阴太阳。
    脾胃与之相联系的经络是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
    小腿肚内侧的足太阴脾经与脾胃经络相联,经常按捏这一部位的地机穴和漏谷穴,可以强健脾胃。
    章门穴属足太阴脾经,期门穴属足厥阴肝经,前者为脾之募穴,后者为肝之募穴,“募”有聚集、汇合之意,两穴位于胁肋,可以调和肝脾,理气止痛。
    旁边一名仿佛太阴殿主贴身侍婢模样的女子听见问话,以额触地先磕了几个头,才哭喊道小婢是太阴殿女官红廉。
    这座塔曾是太阴历的观测平台,也是采珠人和渔民归来的信号塔,代表了卡塔尔人的辉煌记忆。
    鼻子、嘴周和面颊是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循行的部位,当这些地方出现斑点或痤疮时,都是脾胃气血亏虚、气血不和或者经络气血不畅引起的。
    “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眩,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除。
    公孙穴,为足太阴脾经的络穴,也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主任医师晏军分析说,小腿肚内侧的足太阴脾经与脾胃经络相联,经常按捏这一部位的地机穴和漏谷穴,可以强健脾胃。
    太阴找到一堆干柴火,用狐火将火点着,用一根干净的木棍将鸡串了起来,认认真真的烘烤着。
    这必须用专业术语回答,这个地方是手太阴肺经的部位。
    从子时到卯时,阴中阳半,以太阴中起少阳,从卯时至午时,阴中有阳,纯少阳而起太阳。
    目的探求太阴病脾虚寒湿证客观性辨证指标。
    踮脚走路时,前脚掌内侧、足大拇指起支撑作用,而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太阴脾经经过此处。
    同样历法,欧美用太阳历,穆斯林用太阴历,在中华大地上用的是太阳历、太阴历合二而一的阴阳合历。
    这位无性师太阴狠毒辣,驰名江湖,我久闻其名,只是缘悭一面,倒要见识见识伤我女儿的是何等人物。
    阴陵泉穴属于足太阴脾经合穴,位于胫骨内侧髁后下方的凹陷处。
    该塔曾是太阴历的观测平台,也是采珠人和渔民归来的信号塔,代表了卡塔尔人的辉煌记忆。
    嫦娥的玉兔因报私仇下凡成妖作怪,后被太阴星君降伏收回月宫,除去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路上一难。

    汉字详情

    tài [tai]
    部首: 308
    笔画: 4
    五笔: DY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KI
    四角: 4003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指事。古作“大”,后语音分化,在“大”字下添加符号,成指事字。本义:过于)

    (2) 极大。古作“大”,也作“泰”。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

    太,大也。——《广雅·释诂一》段曰:“后世还言,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如大宰俗作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是也”。

    太亦大也。——《白虎通·五行》

    易有太极。——《易·系辞》。注:“大极者。”

    王入太室裸。——《书·洛诰》

    太上贵德。——《礼记·曲礼》

    饮而不损兹曰太。——《后汉书·樊准传》

    (3) 又如:太虚幻境(天上虚幻的境界);太清(天空);太乙(古代形成天地万物的元气);太极(指整个世界的总和);太原;太侈(骄泰奢侈);太无(空旷虚无之境)

    (4) 身分最高或辈数更高的

    太史。——《汉书·光武纪》。注:“史官之长也。”

    (5) 又如:太夫人;太老师;太老伯;太老爷;太母(祖母);太后(帝王的母亲);太翁(曾祖父)

    (6) 大的,广大的

    太牢。——《左传·桓公六年》。疏:“牢之大者。”

    (7) 又如:太仓(京城里贮粮的大仓库);太息(亦作“大息”。长长的叹息)

    (8) 古代记数有所超过称“太”

    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之。——《史记》

    (9) 安宁的,秩序正常的。也作“泰”

    不乱离,不知太平之难。——魏源《默觚上》

    (10) 亨通;顺利

    命险太甚靡常,道离隆而匪易。——陆云《九愍》

    (11) 与古代皇家、官家有关的 。如:太尊(明清时对府的长官知府的尊称);太府(原为官名,亦指掌管库藏财物的官府);太常卿(汉景帝中元六年改秦奉常为太常,为九卿之一,司礼乐郊庙社稷事宜。历代相沿,清末始废)

    名词

    通“台”。泰阶,星名,即三台。又比喻三公

    是以玉衡正而太阶平也。——《汉书·扬雄传下》

    惜乎不登太阶,以尹天下。——孔融《张俭碑》

    抚剑西南望,思欲赴太山。——曹植《杂诗六》

    副词

    (1) 过于;过分

    太区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言其太隘。——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畏之太甚。——宋· 苏轼《教战守》

    (2) 又

    养之太过。

    (3) 又如:太半(大半,过半);太甚(太过);会议不要开得太长;屋里太闷热了,你出去凉凉吧;我对这个问题太没有认识了;他们待我太好了;这个问题确实是太重要了

    英文翻译

    very, too, much; big; extreme

    方言集汇

    ◎ 粤语:taai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tai5 [陆丰腔] tai5 [梅县腔] tai5 [东莞腔] tai5 [客英字典] tai [宝安腔] tai5 [客语拼音字汇] tai4 [海陆丰腔] tai5 [台湾四县腔] tai5
    ◎ 潮州话:ta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四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他蓋泰開去聲開口一等thad/thaytʰɑi
    yīn [yin]
    部首: 212
    笔画: 6
    五笔: BEG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NLB
    四角: 772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阜( ),从侌,侌( yīn)亦声。阜,土山,从阜多与地形有关。简化字属会意,表示月夜笼罩山冈,很阴暗。本义: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2) 同本义

    陰,闇也。山之北,水之南也。从阜,从侌。——《说文》

    鸣鹤在阴。——《易·中孚》。按,二在兑泽之中,艮山之下,故称阴。

    壜上张赤挛阴羽。——《周书·王会》

    相其阴阳。——《诗·大雅·公刘》

    阴竹之管。——《周礼·大司乐》

    令剥阴木而水之。——《周礼·柞氏》

    达于汉阴(汉水南岸)。——《列子·汤问》

    洞庭之阴。—— 唐· 李朝威《柳毅传》

    阴谷皆入济。——清· 姚鼐《登泰山记》

    其阴,济水东流。(阴:泰山的北面。)—— 清· 姚鼐《登泰山记》

    (3) 又如:阴山背后(偏僻冷落的地方);阴木(山北的树木。一说秋冬生长的树木);阴竹(生长于山北的竹子);阴滨(江河的南岸);阴麓(山的北麓);阴坡(北坡)

    (4) 泛指北面

    洞霞飘素练,藓壁画阴窗。——唐· 李质《宿日观东房诗》

    (5) 又如:阴窗(北窗);阴欍(北窗);阴隅(西北方);阴列(最北边的一条山脉)

    (6) 背阳为阴

    阴崖积雪犹含冻,远树浮烟已带春。——《西游记》

    (7) 又如:阴干(放在背阳处吹干);阴崖(背阳的山崖);阴地(背阳地);阴阳瓦陇(瓦房顶的瓦是按一行凸面朝下一行凹面朝上交错铺排的。凸面为阳,凹面为阴。凸凹相间的行列叫瓦陇)

    (8) 生殖器

    那众强人那容分说,赶上前,把寇员外撩阴一脚,踢翻在地。——《西游记》

    (9) 又如:阴刑(割去生殖器的刑罚);阴痿(病名。即阳痿。通常指男性生殖器不能勃起)。又指女性生殖器。如:阴核(生理与解剖学名词。又称阴蒂或阴挺。为哺乳类雌性动物生殖器之一部分)

    (10) 指秋冬季节

    月是夜秋镜,寒为寂寞资。——唐· 元稹《初寒夜寄卢子蒙》

    (11) 又如:阴秋(秋季);阴泉(秋冬之水);阴条(秋冬仍青的树木);阴时(秋冬之时);阴期(秋冬季节)

    (12) 日影;阴影

    堂下之阴。——《吕氏春秋·察今》

    绿杨阴里白沙堤。——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树林阴翳。——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13) 又如:阴暎(树荫);阴蔚(绿树茂盛浓密成荫);阴森(树木浓密成荫);阴林(茂林)

    (14) 雨

    日西则景朝多阴。——《周礼·大司徒》。疏:“即雨也。”

    (15) 又如:阴朗(阴雨和晴朗);阴泄(阴雨);阴官(雨师;水神)

    (16) 水

    阴池幽流,玄泉冽清。——《文选·张衡·东京赋》

    (17) 又如:阴蚪(水中的幼蛙);阴族(水族)

    (18) 旧时迷信指冥间 。如:阴山(指世俗所谓的阴间山名。如鬼魂被打入此处则不得超生);阴灵儿(阴魂。指人死后的灵魂);阴人(亡灵);阴阳两宅(旧指人住的为阳宅,停放灵柩处或墓地为阴宅);阴司(迷信指阴间官府);阴钱(冥钱。民俗以为人死后在阴间所用)

    (19) 月亮

    日为阳,月为阴。——《素问》

    (20) 又如:阴光(月光);阴兔(月亮的别名)

    (21) 妇人

    弼佐王风,克柔阴化。——隋· 江总《为陈六宫谢章》

    (22) 又如:阴教(女子的教化);阴化(女子的教化);阴德(女德);阴帝(指女娲)

    (23) 坟,墓

    琢文阴壤,庶永后希。——宋· 苏舜钦《广陵郡太君志铭》

    (24) 又如:阴壤(墓地);阴宅(坟墓;墓穴);阴户(墓门)

    (25) 指月经

    女子七七四十九,阴绝。——王恽《玉堂嘉话》

    (26) 天空中十分之八以上的部分被中低云量占住叫做阴

    天阴雨湿。——唐· 杜甫《兵车行》

    天阴黑。——《资治通鉴·唐纪》

    朝晖夕阴。——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元· 关汉卿《窦娥冤》

    (27) 又如:阴埃(阴雾和尘埃);阴晦(云气掩映日光,天气阴晦);阴凝冰坚(阴气始凝为霜,渐积成冰);阴澹(山色暗淡);阴雨(天阴下雨)

    (28) 云块

    阴犹沉也。——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 凌曙注:“ 蔡邕《月令章句》曰:‘阴者,密云也;沉者,云之重也。’”

    (29) 又如:阴霞(云霞)

    (30) 鬼怪

    群山四渎,暮天晴、挥斥阴魔潜伏。——金· 丘处机《无俗念·述怀》

    (31) 又如:阴魅(鬼魅);阴兵(鬼兵;神兵);阴力(鬼神之力);阴魅(魅火;鬼火)

    (32)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贯通物质和人事的两大对立面之一(跟“阳”相对) 。阳的相对名称

    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系辞上》

    阴阳和而万物得。——《礼记·郊特性》

    天地之变,阴阳之化。——《荀子·天论》

    (33) 又如:阴阳不将(阴阳家所称的嫁娶吉日);阴阳官(专司星相、占卜、卜宅、相墓等的职官);阴阳生(阴阳人。指以星相、占卜、相宅、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34) 姓

    形容词

    (1) 凹进去的东西

    院门门额上还留有一块阴纹石匾。——茹志鹃《高高的白杨树》

    (2) 又如:阴识(古器物上凹入的文字。即阴文。凸出的文字称为阳文);阴纹(凹下的纹理)

    (3) 幽暗;昏暗

    阴径红桃落,秋坛白石生。——唐· 姚合《游昊天玄都观》

    (4) 又如:阴霾(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混浊的现象);阴煞(幽暗);阴虹(昏暗的彩虹。比喻邪佞);阴翥(翅毛浅黑色的凤);阴堂(幽暗之室;墓室)

    (5) 阴险

    器性阴刻乐祸,残忍寡恩。——《旧唐书·崔器传》

    (6) 又如:阴狙(阴险诡诈);阴刻(阴险刻毒);阴狡(阴险狡猾);阴笑(冷笑;奸笑);阴恶(阴险恶毒)

    (7) 冷,寒冷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8) 又如:阴气(寒气,肃杀之气);阴碛(塞外的沙漠。塞外很冷,故称);阴宫(深宫;阴凉的宫室)

    (9) 阴湿;潮湿

    徽州世出墨工,多佳墨,云以置灰中,则阴润不能坏也。—— 宋· 庄季裕《鸡肋编》

    (10) 又如:阴润(阴湿滋润);阴土(滋润的土壤)

    (11) 偶数

    禹铸九鼎,五者以应阳法,四者以象阴数。使工师以雌金为阴鼎,以雄金为阳鼎。—— 晋· 王嘉《拾遗记》

    (12) 又如:阴干(位于偶数的天干);阴辰(指干支纪日中地支处于偶数的丑、卯、巳、未、酉、亥六日);阴鼎(编列次序为偶数的鼎)

    (13) 雌的 。如:阴霓(雌霓,副虹)

    (14) 隐藏的,不露在外面的

    阴血周作。——《左传·僖公十五年》

    (15) 又如:阴事(隐秘的事情);阴臣(私臣。一指妇人);阴伏(阴私,阴事。指不为人所知的罪恶);阴拱(私下敛下,不再参与。比喻袖手旁观);阴恶(隐秘的不为人知的恶行;阴险狠毒);阴阴(隐隐);阴骘文(旧时专门劝人为善、做好事、积阴德的文章);阴符(喻指军事谋略、部署等机密)

    (16) 负的 。如:阴极

    副词

    (1) 暗中,暗地里

    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史记·李将军列传》

    阴相与谋。——《汉书·李广苏建传》

    阴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后汉书·张衡传》

    阴纵之。——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执政阴沮。——清· 张廷玉《明史》

    (2) 又如:阴煞(损伤);阴哂(暗笑);阴哑(暗哑;嘶哑);阴害(暗害);阴中(暗中陷害)

    英文翻译

    'female' principle; dark; secret

    方言集汇

    ◎ 粤语:jam1

    宋本广韵

    太阴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