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

tài jí quán [ tai ji quan]
繁体 太极拳

词语释义

太极拳 tàijíquán

(1) 中国传统武术项目之一,动作柔缓,可用于拳击和健身,流传区域很广

tai ji quan (slow-motion Chinese boxing; shadow boxing)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拳术名。动作柔和缓慢,能养气强身。既可用于技击,又有保健医疗作用。

太極拳的国语词典

一种拳术。按阴阳生克之理,合八卦、五行为十三式,习练时养气蓄劲,柔中有刚,精神内敛,意存丹田,以绵、软、巧为行功的要旨;应敌时随屈就伸,黏连不脱,能因人之势,借人之力,以制敌于败。既可用于技击,又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相传为宋朝张三丰所创。

如:「每次一有事情发生,相关单位便打起太极拳,推卸责任。」

太極拳的网络释义

太极拳 (中国武术中的拳法)

  • 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
  • 1949年后,被国家体委统一改编作为强身健体之体操运动、表演、体育比赛用途。中国改革开放后,部分还原本来面貌;从而再分为比武用的太极拳、体操运动用的太极操和太极推手。
  • 传统太极拳门派众多,常见的太极拳流派有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派别,各派既有传承关系,相互借鉴,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呈百花齐放之态。由于太极拳是近代形成的拳种,流派众多,群众基础广泛,因此是中国武术拳种中非常具有生命力的一支。
  • 2006年,太极拳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2018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将该项目的申遗紧迫性写进了提案。来自河南代表团的李光宇等33名全国人大代表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太极拳申遗工作进一步弘扬太极文化的建议》。
  • 太極拳的翻译

    英语: shadowboxingorTaiji,T'aichiorT'aichichuan,traditionalformofphysicalexerciseorrelaxation,amartialart
    德语: Taijiquan[Taichi](S,Sport)
    法语: tai-chi-chuan,taichi,taijiquan

    汉字详情

    tài [tai]
    部首: 308
    笔画: 4
    五笔: DY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KI
    四角: 4003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指事。古作“大”,后语音分化,在“大”字下添加符号,成指事字。本义:过于)

    (2) 极大。古作“大”,也作“泰”。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

    太,大也。——《广雅·释诂一》段曰:“后世还言,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如大宰俗作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是也”。

    太亦大也。——《白虎通·五行》

    易有太极。——《易·系辞》。注:“大极者。”

    王入太室裸。——《书·洛诰》

    太上贵德。——《礼记·曲礼》

    饮而不损兹曰太。——《后汉书·樊准传》

    (3) 又如:太虚幻境(天上虚幻的境界);太清(天空);太乙(古代形成天地万物的元气);太极(指整个世界的总和);太原;太侈(骄泰奢侈);太无(空旷虚无之境)

    (4) 身分最高或辈数更高的

    太史。——《汉书·光武纪》。注:“史官之长也。”

    (5) 又如:太夫人;太老师;太老伯;太老爷;太母(祖母);太后(帝王的母亲);太翁(曾祖父)

    (6) 大的,广大的

    太牢。——《左传·桓公六年》。疏:“牢之大者。”

    (7) 又如:太仓(京城里贮粮的大仓库);太息(亦作“大息”。长长的叹息)

    (8) 古代记数有所超过称“太”

    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之。——《史记》

    (9) 安宁的,秩序正常的。也作“泰”

    不乱离,不知太平之难。——魏源《默觚上》

    (10) 亨通;顺利

    命险太甚靡常,道离隆而匪易。——陆云《九愍》

    (11) 与古代皇家、官家有关的 。如:太尊(明清时对府的长官知府的尊称);太府(原为官名,亦指掌管库藏财物的官府);太常卿(汉景帝中元六年改秦奉常为太常,为九卿之一,司礼乐郊庙社稷事宜。历代相沿,清末始废)

    名词

    通“台”。泰阶,星名,即三台。又比喻三公

    是以玉衡正而太阶平也。——《汉书·扬雄传下》

    惜乎不登太阶,以尹天下。——孔融《张俭碑》

    抚剑西南望,思欲赴太山。——曹植《杂诗六》

    副词

    (1) 过于;过分

    太区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言其太隘。——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畏之太甚。——宋· 苏轼《教战守》

    (2) 又

    养之太过。

    (3) 又如:太半(大半,过半);太甚(太过);会议不要开得太长;屋里太闷热了,你出去凉凉吧;我对这个问题太没有认识了;他们待我太好了;这个问题确实是太重要了

    英文翻译

    very, too, much; big; extreme

    方言集汇

    ◎ 粤语:taai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tai5 [陆丰腔] tai5 [梅县腔] tai5 [东莞腔] tai5 [客英字典] tai [宝安腔] tai5 [客语拼音字汇] tai4 [海陆丰腔] tai5 [台湾四县腔] tai5
    ◎ 潮州话:ta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四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他蓋泰開去聲開口一等thad/thaytʰɑi
    [ji]
    部首: 420
    笔画: 12
    五笔: SBKG
    仓颉: DMEM
    四角: 47914

    英文翻译

    extreme, utmost, furthest, final

    方言集汇

    ◎ 粤语:gik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it8 [梅县腔] kit8 [海陆丰腔] kit8 [东莞腔] git8 [台湾四县腔] kit8 [客英字典] kit8 [宝安腔] kit8 [客语拼音字汇] kid6 [陆丰腔] ki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四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渠力職開入聲開口三等gʰĭəkgik/giok
    quán [quan]
    部首: 432
    笔画: 10
    五笔: UDR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FQQ
    四角: 905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夲义:紧握的手。俗称拳头)

    (2) 同本义

    拳,手也。——《说文》。按,张之为掌,卷之为拳。”

    鲁君许诺,乃使吏鞟其拳。——《吕氏春秋》

    (3) 又如:挥拳;赤手空拳

    (4) 拳术;拳击 。如:拳经(谈拳术的文字;拳术);打拳;太极拳;拳技(拳击的技法);拳法(拳击的技法)

    (5) 通“弮”。弓弩

    士张空拳。——《汉书·李广传》

    (6) 姓

    动词

    (1) 通“蜷”。屈曲;卷曲

    其棱细则拳曲。——《庄子·人间世》

    手不得拳,膝不得屈。——《颜氏家训·勉学》

    (2) 又如:拳拳弯弯(卷曲的样子);拳毛(卷曲的毛发);拳挛(拳曲;屈曲);拳毛(毛发卷曲);拳足(卷曲脚爪);拳发(头发卷曲)

    形容词

    (1) 勇壮

    无拳无勇。——《诗·巧言》。传:“力也。”

    有拳勇股肱之力。——《国语·齐语》。注:“人勇为拳。”

    (2) 如:拳果(壮勇果断);拳勇(勇壮);拳捷(勇壮敏捷);拳猛(勇猛);拳腕(犹勇力);拳儇(勇壮矫捷)

    (3) 诚挚

    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司马迁《报任安书》

    不胜拳拳。——《汉书·贡禹传》

    (4) 又如:拳拳好善(诚心诚意行善);拳挚(诚挚)

    量词

    (1) 表示动量,用于拿拳头打人的动作

    你便在我脸上打一百拳也不妨!——《水浒传》

    (2) 表示物量,相当于“桩”、“件”

    我这一去,不得一拳儿好买卖不回来。——张国宾《合汗衫》

    英文翻译

    fist; various forms of boxing

    方言集汇

    ◎ 粤语:kyun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kian2 [宝安腔] ken2 [客英字典] ken2 kien2 [沙头角腔] kien2 [梅县腔] kian2 [台湾四县腔] kien2 [海陆丰腔] kien2 [东莞腔] ken2 [陆丰腔] ki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巨員仙B合平聲合口三等仙Bgʰĭwɛngyen/g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