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岳

tài yuè [ tai yue]
繁体 太嶽
注音 ㄊㄞˋ ㄩㄝˋ

词语释义

1.古山名。即霍山。亦称霍太山。在今山西霍县东南。 2.岳父。

词语解释

  1. 古山名。即 霍山 。亦称 霍太山 。在今 山西 霍县 东南。

    《书·禹贡》:“ 壶口 雷首 ,至于 太岳 。”

  2. 岳父。

    《西游记》第六三回:“駙马笑道:‘太岳放心。愚婿自幼学了些武艺……怕他做甚。’”

引证解释

⒈ 古山名。即霍山。亦称霍太山。在今山西霍县东南。

《书·禹贡》:“壶口雷首,至于太岳。”

⒉ 岳父。

《西游记》第六三回:“駙马笑道:‘太岳放心。愚婿自幼学了些武艺……怕他做甚。’”

太岳的网络释义

太岳

  • 武当山曾被封为“太岳”,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又名参上山、太和山。山势雄壮秀丽,周围八百公里,下临汉江,最高的天柱峰海拔一千七百公尺,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崖,二十四涧,它的特点是高瞻远瞩和幽深清秀兼而有之。
  • 太岳造句

    太岳、太行区一般应在今年内克服不平衡,完成发动群众与组织群众的任务。
    相传,古时太原盆地为一大湖泊,为了排除常年洪水的灾害,夏禹曾带人在太岳、吕梁两山间雍塞狭窄之处,开凿山口,将汾水导入黄河。
    毕竟,蓝灵的神格档次比太岳要低,而且只能以分身去引领自己的附属文明,如同隔靴搔痒一般,很难发挥全部的实力。
    太岳顿时若有所失,不觉从那顿悟状态缓缓醒转。
    这段时间,太岳经过长久的冥想,终于豁然顿悟,对宇宙大道有了一丝明悟。
    凭着这厮模糊的感应,恍惚中,太岳不觉神念流转,在那六块巨石映照的剑神投影之间流连,尝试着将这六道投影连成一气,看是否能够汇聚成一道剑意。
    但以月球为中介,以阴阳交汇为手段,却是有了让太岳将微言大义的顶尖奥义,传递给蓝灵知晓的可能。
    晋冀鲁豫野战军的太岳兵团,八月下旬由晋南强渡黄河,挺进豫西地区。
    手上使出的是自己的得意之作,“太岳三青峰”。
    太行山、太岳山、中条山的中间,有一个脚盆,就是上党区。
    此后不久,军阀阎锡山操纵的地主武装“还乡团”在太岳山区的活动日渐猖獗。
    边区一半是中国最大的华北平原,或称黄河平原,另一半是太行和太岳山区。
    名闻于世,何及伟哉?太岳武当,源自秦川。
    通过对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的调查分析,认为原有的森林景观已不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独特的装饰风格,纯朴的艺术气质,反映了太岳山区人民的审美情趣。
    东起垣曲县东北边的舜王坪,西至永济县西南角的首阳山,北隔绛县续鲁峪接太岳山脉,南抵黄河北岸。
    闻名全国的旅游避暑胜地灵空山、太岳山森林公园就在该县北部。
    你这总督行辕,还有不少李延旧人,设若知道我的真实身份,对你我,太岳兄都不利,还是快走为妙。

    汉字详情

    tài [tai]
    部首: 308
    笔画: 4
    五笔: DY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KI
    四角: 4003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指事。古作“大”,后语音分化,在“大”字下添加符号,成指事字。本义:过于)

    (2) 极大。古作“大”,也作“泰”。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

    太,大也。——《广雅·释诂一》段曰:“后世还言,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如大宰俗作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是也”。

    太亦大也。——《白虎通·五行》

    易有太极。——《易·系辞》。注:“大极者。”

    王入太室裸。——《书·洛诰》

    太上贵德。——《礼记·曲礼》

    饮而不损兹曰太。——《后汉书·樊准传》

    (3) 又如:太虚幻境(天上虚幻的境界);太清(天空);太乙(古代形成天地万物的元气);太极(指整个世界的总和);太原;太侈(骄泰奢侈);太无(空旷虚无之境)

    (4) 身分最高或辈数更高的

    太史。——《汉书·光武纪》。注:“史官之长也。”

    (5) 又如:太夫人;太老师;太老伯;太老爷;太母(祖母);太后(帝王的母亲);太翁(曾祖父)

    (6) 大的,广大的

    太牢。——《左传·桓公六年》。疏:“牢之大者。”

    (7) 又如:太仓(京城里贮粮的大仓库);太息(亦作“大息”。长长的叹息)

    (8) 古代记数有所超过称“太”

    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之。——《史记》

    (9) 安宁的,秩序正常的。也作“泰”

    不乱离,不知太平之难。——魏源《默觚上》

    (10) 亨通;顺利

    命险太甚靡常,道离隆而匪易。——陆云《九愍》

    (11) 与古代皇家、官家有关的 。如:太尊(明清时对府的长官知府的尊称);太府(原为官名,亦指掌管库藏财物的官府);太常卿(汉景帝中元六年改秦奉常为太常,为九卿之一,司礼乐郊庙社稷事宜。历代相沿,清末始废)

    名词

    通“台”。泰阶,星名,即三台。又比喻三公

    是以玉衡正而太阶平也。——《汉书·扬雄传下》

    惜乎不登太阶,以尹天下。——孔融《张俭碑》

    抚剑西南望,思欲赴太山。——曹植《杂诗六》

    副词

    (1) 过于;过分

    太区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言其太隘。——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畏之太甚。——宋· 苏轼《教战守》

    (2) 又

    养之太过。

    (3) 又如:太半(大半,过半);太甚(太过);会议不要开得太长;屋里太闷热了,你出去凉凉吧;我对这个问题太没有认识了;他们待我太好了;这个问题确实是太重要了

    英文翻译

    very, too, much; big; extreme

    方言集汇

    ◎ 粤语:taai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tai5 [陆丰腔] tai5 [梅县腔] tai5 [东莞腔] tai5 [客英字典] tai [宝安腔] tai5 [客语拼音字汇] tai4 [海陆丰腔] tai5 [台湾四县腔] tai5
    ◎ 潮州话:ta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四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他蓋泰開去聲開口一等thad/thaytʰɑi
    yuè [yue]
    部首: 325
    笔画: 8
    五笔: RGM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MU
    四角: 7277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山,从丘。古文字形,象两座高大的山峰形,表示高山大岭。“嶽”字从山,狱声。本义:高大的山)

    (2) 特指名山“五岳”或“四岳”

    嶽,东岱、南霍、西华、北恒、中泰室,王者之所巡狩所至。从山,狱声。古文从山,象高形,今作岳。——《说文》。按,唐虞四岳,至《周礼·大宗伯》,始有五岳之名。

    崧高维岳,骏极于天。——《诗·大雅·崧山》

    (3) 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又如:岳宗(五岳之中的嵩山);岳帝(东岳泰山之神、东岳大帝的简称);岳华(西岳华山);岳庙(五岳之神的庙宇。特指东岳庙)

    (4) 高大的山

    二女感于崇岳兮。——《思玄赋》。注:“山也。”

    山岳潜形。——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5) 又如:岳阡(山上墓道);岳秀(山岳秀丽);岳峙(谓如高山耸立);岳神(山神);岳镇渊停(如山岳屹立,如渊水停滞,多形容人坚定沉着)

    (6) 用以尊称妻方的父母一辈长者 。如:岳老子(方言。岳父);岳翁(岳父)

    英文翻译

    mountain peak;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ngo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ok8 [梅县腔] ngok8 [陆丰腔] ngok8 [客语拼音字汇] ngog6 [东莞腔] ngok8 [客英字典] ngok8 [台湾四县腔] ngok8 [沙头角腔] ngok8 [宝安腔] ngo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四覺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五角入聲開口二等ŋɔkngruk/ngeok

    太岳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