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造玄武

tiān zào xuán wǔ [tian zao xuan wu]

词语释义

玄武,中国神话中的北方之神,其形为龟,或龟蛇合体。

汉字详情

tiān [tian]
部首: 308
笔画: 4
五笔: GD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K
四角: 108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2) 同本义

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说文解字注》

(3) 又如:天灵(人或其他动物的头顶骨);天灵盖(头顶骨)

(4) 古代的墨刑。在额头上刺字的刑罚

天,刑名。剠凿其额曰天。——《集韵》

(5) 《其人天且劓。——《易·睽卦》。 虞注:“黥额为天。”

(6) 天空

天,至高无上。——《说文》

天,气也。——《论衡·谈天》

形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神话四则·形天》

天似穹庐。——《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

天苍苍。

接天莲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仰视天。——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7) 又如:天澄澄(天色澄清的样子);天色(天空色);天宇(天空);天日(天空与太阳);天角(天之一隅);天盘(天际);天弩(天空;天空高远)

(8) 天帝,上天。古人以天为万物主宰者

休祲降于天。——《战国策·魏策》

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书·商书》

天下所启。——《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天赐也。

天其或者将逮诸。

天将兴之,谁能废之。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史记·项羽本纪》

天将降大任。——《孟子·告子下》

天以卿二人赞孤也。——《资治通鉴》

(9) 又如:天可怜见(上天救助,老天保佑);天庖(天帝的庖厨);天马(神马;骏马的美称);天丁(天兵);天功(天的职任;天然形成的工巧);天打雷劈;天休(天赐福佑);天佑(上天佑助)

(10) 天堂 。

(11) 如:天居(住在天上);天陛(天宫台阶)

(12) 一昼夜 。

(13) 如:天把(一两天,一天半天);夏天天长夜短;今天;明天

(14) 比人类品质更高尚和能力更强大的存在

违天不祥。——《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此乃天也。——《资治通鉴》

(15) 又如:天晓得;我的天

(16) 自然所生成的事物

与天不老。——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17) 又如:巧夺天工;天性如此;天衣无缝;文章天成;天演(自然进化);天巧(自然工巧);天式(自然法式);天光(自然的智慧之光);天财(自然财富)

(18) 一年里的特定时候 。

(19) 如:天中节(端午节);夏天;黄梅天

(20) 气象状态

秋天漠漠向昏黑。——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天阴雨湿声啾啾。——唐· 杜甫《兵车行》

心忧炭贱愿天寒。——唐· 白居易《卖炭翁》

天阴黑。——《资治通鉴·唐纪》。

(21) 又如:天风馋(冷风袭人,易使人生病);天变了

(22) 丈夫 。

(23) 如:失其所天

(24) 指先天不足

此天之所不足也。——《灵枢》

(25) 古代指君王 。

(26) 如:天颜(皇帝之面);天表(天子的仪表);天恩;天邑(帝王之都);天位(天子之位)

(27) 头等大事

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28) 人的额部 。

(29) 如:天炙(朱水点额)

(30) 姓

形容词

(1) 天然的;天生的

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庄子·庖丁解牛》

(2) 又如:天性;天资

(3) 顶上的;架空的 。

(4) 如:天桥;天窗;天棚

英文翻译

sky, heaven; god, celestial

方言集汇

◎ 粤语:tin1
◎ 客家话:[梅县腔] tien1 [台湾四县腔] tien1 [客英字典] tien1 [陆丰腔] tian1 [客语拼音字汇] tian1 [东莞腔] ten1 [沙头角腔] tien1 [宝安腔] ten1 [海陆丰腔] tien1
◎ 潮州话:tiang1 [潮州]tiêng1 ,tin1 (thiang thi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一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他前先開平聲開口四等tʰienthen
zào [zao]
部首: 306
笔画: 10
五笔: TFKP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HGR
四角: 34306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告声。本义:到;往某地去)

(2) 同本义

造,就也。——《说文》

咸造勿亵在王庭。——《书·盘庚》

凡四方之宾 客造焉。——《周礼·司门》

造于西阶下。——《仪礼·士丧礼》

而造大国之城下。——《战国策·宋策》

造饮辄尽。——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明日造朝。——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造玉清宫。—— 宋· 沈括《梦溪笔谈》

造左公第。——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径造袁所寓之 法华寺。——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3) 又如:造劫历世(佛教语。来到人世间经历一番苦难生活);造历幻缘(佛教语。去到人世间经历一番像梦幻一样的情缘);造适(寻访);造胜(访求胜迹);造门(上门;到别人家去)

(4) 拜访

庾公造 周伯仁。——《世说新语·言语》

(5) 又如:夜造(深夜前往造访);造府拜瞻(敬辞。到府上去拜访);造请(前往问候、拜见);造谒(造请);造谢(登门致谢)

(6) 假借为“作”,制造;制作

复造候风地动仪。——《后汉书·张衡传》

王将伐 吴,造船于 蜀。——《晋书·吾彦传》

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梦溪笔谈·雁荡山》

(7) 又如:造第(建造府第);造恶(作恶);造逆(开始纂逆作乱);造房子;仿造(模仿一定的式样制造);打造(制造);建造(建筑;修建)

(8) 虚构;伪造

我生之初,尚无造。——《诗·王风》

(9) 又如:造言生衅(造谣生事);造言(造谣);造语(造作谣言);造言生事(造设谣言,滋生事端);捏造(假造事实)

(10) 培养;造就;创造

屈原造为宪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天造草昧。——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民国肇造。—— 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11) 又如:创造;造士(造就人才);造字(创造文字);造怀(抒写胸怀)

(12) 撰写;汇集

非禹, 益不不能行远《山海》不造。—— 王充《论衡》

(13) 又如:造册(编制簿籍);造述(著述;著作)

(14) 制定

怀王使 屈原造为宪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5) 又如:造施(制订并实施);造律(制订律令);造设(制订建立)

(16) 建立

遂迁许都,造我京畿。——《三国志·武帝纪》

(17) 又如:造立(建筑;建造);造邦(创立国家);造国(新创立的国家);造谊(创立新义);造说(立说)

(18) 达到的程度或境界

小子有造。——《诗·大雅·思齐》

君子深造有道。——《孟子·离娄下》

(19) 又如:造玄(达到玄妙之境界);造妙(臻于奇妙之境地);造微入妙(达到微妙的境界);造微(达到精妙的程度);造极(达到极高点)

名词

(1) 成就

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诗·大雅·思齐》

(2) 又如:造士(古时称学术道业已有成就的人);造秀(成绩优异);造人(学业有成就之人)

(3) 〈方〉∶农作物的收成或收成的次数 。如:早造;一年三造

(4) 时代

公侯之有冠礼也,夏之末造也。——《仪礼·士冠礼》

(5) 旧时星命术士称人生辰干支 。如:贱造(生辰八字不好;命苦);乾造;坤造

(6) 姓

副词

(1) 通“猝”( )。忽然;仓卒

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礼记》

景公造然变色。——《韩非子·难二》

(2) 又如:造此(仓猝,匆忙);造子(一会儿)

量词

农作物收获的次数。如:一年三造皆丰收

英文翻译

construct, build, make, begin; prepare

方言集汇

◎ 粤语:cou3 cou5 zo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o6 [台湾四县腔] co5 [沙头角腔] ciau5 [梅县腔] cau5 [陆丰腔] co6 [东莞腔] cau3 [宝安腔] cau3 [客语拼音字汇] cau4 [客英字典] cau5 co3
◎ 潮州话:za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昨早上聲開口一等zaux/dzavdzʰɑu
xuán [xuan]
部首: 522
笔画: 5
五笔: YX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VI
四角: 0073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象形。小篆字,下端象单绞的丝,上端是丝绞上的系带,表示作染丝用的丝结。本义:赤黑色,黑中带红)

(2) 同本义

黑而有亦色者为玄。——《说文》

五入为緅,七入为缁。——《考工记·钟氏》。注:“凡玄色者,在緅缁之间,其六入者与。”

夏纁玄。——《周礼·染人》。注:“玄纁者,天地之色。”

八月载绩,载玄载黄。——《诗·豳风·七月》

天玄地黄。——《易·坤》

篚厥玄黄。——《孟子》

我马玄黄。——《诗·召南·卷耳》

(3) 又泛指黑色

玄,黑也。——《小尔雅》

厥篚玄纤缟。——《书·禹贡》。 孔传:“玄,黑缯。”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诗·小雅·何草不黄》

奏之,有玄云从西北方起。——《韩非子·十过》

(4) 又如:玄禽(燕子);玄霜(传说中的仙药);玄岫场谷(青山翠谷);玄霄(黑云);玄厉(黑色磨刀石);玄祺(浅黑色旗)

(5) 引申为黑暗

遗思在玄夜,相与复翱翔。——汉· 刘桢《公宴》

(6) 又如:玄夜(黑夜);玄窗(阴暗的深坑);玄室(暗室)

(7) 深;厚

临沅湘之玄渊兮,遂自忍而沈流。——《楚辞》

(8) 又如:玄冰(厚冰);玄包(深藏);玄渊(深渊)

(9) 神妙难捉摸;深奥

难!难!难!道最玄。——《西游记》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第一章

异物名实玄纽。——《荀子·正名》

学遍书部,特善玄言。——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

(10) 又如:玄机(神秘的先兆);玄关(佛教称入道的法门);玄术(神秘的法术);玄策(神妙的谋略);玄语(不切实际的话);玄谈(脱离实际的空谈);玄寂(玄虚寂静)

(11) 假借为“远”或为“原”

玄,幽远也。象幽而入覆之也。——《说文》

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庄子》。高注:“淮南子曰:天也。圣经不言玄妙,至伪尚书有玄德升间之语。”

(12) 又如:玄古(远古);玄睹(远见)

(13) 奇特 。如:这个人长的样样都大,大得真玄

(14) 寂静;清静

天道玄默,无容无则。——《淮南子》

(15) 又如:玄谟(清静无为);玄静(清静无为的思想境界);玄嘿(寂静无为)

名词

(1) 天,天空

玄,天也。——《释言》

天以不见为玄。地以不形为玄,人以心腹为玄。——《太玄·玄告》

共玄官。——《管子·幼官》。注:“主礼天之官也。”

(2) 又如:玄都(神仙的居处);玄穹帝(即天帝);玄极(天顶,天空);玄贶(上天的赏赐);玄浑(天)

(3) 道家的学说;道教

自中朝贵玄,江左称盛,因谈余气,流成文体。——《文心雕龙》

(4) 又如:玄门(道教);玄功(道家修道的功夫);玄玄道(道家及其深奥、神妙的教义)

(5) 农历九月的别称

至于玄月,王召范蠡而问焉。——《国语·越语下》

(6) 玄孙的省称

曾孙之子为玄孙。——《尔雅》

(7) 北方

以处玄宫。——《庄子》。陆德明释文:“玄宫, 李云北方宫也。”

(8) 又如:玄方(北方);玄郊(北郊);玄海(北方之海);玄朔(北方);玄帝(北方之帝)

英文翻译

deep, profound, abstruse; KangXi radical 95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ien2 [客英字典] hien2 [沙头角腔] hen2 [东莞腔] hen2 [陆丰腔] hian3 [客语拼音字汇] hian2 [台湾四县腔] hien2 [梅县腔] hien2 [宝安腔] hen2
◎ 潮州话:hiang5 【潮州】hiêng5 (hîang 旧时:hîen)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一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涓先合平聲合口四等ghuen/huenɣiwen
[wu]
部首: 447
笔画: 8
五笔: GAHD
五行:
仓颉: MPYLM
四角: 1314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止,从戈。据甲骨文,人持戈行进,表示要动武。本义:勇猛;猛烈) 同本义

楚庄王曰,夫文止戈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财者也。——《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

武大为于大君。——《易·履》

孔武有力。——《诗·郑风·羔裘》

诚既勇兮又以武。——《楚辞·九歌·国殇》

(2) 又如:英武(英俊威武);威武(武力;权势;力量强大);武色(凶猛的神色);武车(威猛的兵车);武健(勇武刚健);武断乡曲(以威势主断曲直)

名词

(1) 指干戈军旅之事

德不厚而行武。——《韩非子·五蠹》

用武之国。——《三国志·诸葛亮传》

无用武之地。——《资治通鉴》

神武雄才。

(2) 又如:武弁(武夫;武官);武不善作(出力的事不能文绉绉地去做);武训(军事训练);武略(军事谋略);武教(军事教育);武运(武事的气运);武德(武道)

(3) 士,兵,卒

勇武一人,为三军雄。——《淮南子》

文既有之,武亦宜然。——刘勰《文心雕龙》

(4) 古以六尺为步,半步为武

夫目之察度也,不过步武尺寸之间。——《国语·周语下》

(5) 舞蹈。通“舞”

溺者,非不笑也;罪人,非不歌也;狂者,非不武也。——《吕氏春秋》

(6) 足迹

昭兹来许,绳其祖武。——《诗·大雅·生民》

(7) 古州名 。南朝梁置,治所在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市)

(8) 金属打击乐器

始奏以文,复乱以武。——《礼记》

(9) 姓

动词

继承

下武维周,世有哲王。——《诗·大雅·下武》

量词

半步。古代六尺为步,半步为武

夫目之祭度也,不过步武尺寸之间。——《国语》

英文翻译

military; martial, warlike

方言集汇

◎ 粤语:mou5
◎ 客家话:[梅县腔] wu1 [台湾四县腔] wu3 [东莞腔] wu1 [陆丰腔] wu3 [客语拼音字汇] vu1 [沙头角腔] wu1 [海陆丰腔] wu3 [客英字典] vu3 [宝安腔] w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九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文甫上聲合口三等myox/miuumĭ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