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职

tiān zhí [tian zhi]
繁体 天職
注音 ㄊ一ㄢ ㄓ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天职 tiānzhí

(1) 应该承担的责任

bounden duty

词语解释

  1. 上天的职任,指四时运行与万物生长等。

    《荀子·天论》:“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 杨倞 注:“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之职任如此,岂爱憎於 尧 桀 之间乎!”《列子·天瑞》:“天职生覆,地职形载。” 唐 元稹 《批宰臣请上尊号第二表》:“臣闻天职生植,圣职教化,天职举则四时行,圣职修则万方理。”

  2. 天授与的职分。指治理政事。

    《孟子·万章下》:“弗与共天位也,弗与治天职也,弗与食天禄也。” 赵岐 注:“位、职、禄皆天之所以授贤者。” 宋 司马光 《辞修起居注第四状》:“然则官无鉅细,皆分理天职,王者犹不敢私非其人,况人臣而敢叨居其位乎?”

  3. 指人应尽的义务。

    清 秋瑾 《宝剑歌》:“斩尽妖魔百鬼藏,澄清天下本天职。”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三章五:“在他们自己的心理上,与其说为了帮助我们,倒无宁是克尽他们的天职。” 老舍 《四世同堂》三十:“在她看,伺候老人们是她的天职。”

引证解释

⒈ 上天的职任,指四时运行与万物生长等。

《荀子·天论》:“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
杨倞注:“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之职任如此,岂爱憎於尧桀之间乎!”
《列子·天瑞》:“天职生覆,地职形载。”
唐元稹《批宰臣请上尊号第二表》:“臣闻天职生植,圣职教化,天职举则四时行,圣职修则万方理。”

⒉ 天授与的职分。指治理政事。

《孟子·万章下》:“弗与共天位也,弗与治天职也,弗与食天禄也。”
赵岐注:“位、职、禄皆天之所以授贤者。”
宋司马光《辞修起居注第四状》:“然则官无鉅细,皆分理天职,王者犹不敢私非其人,况人臣而敢叨居其位乎?”

⒊ 指人应尽的义务。

清秋瑾《宝剑歌》:“斩尽妖魔百鬼藏,澄清天下本天职。”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三章五:“在他们自己的心理上,与其说为了帮助我们,倒无宁是克尽他们的天职。”
老舍《四世同堂》三十:“在她看,伺候老人们是她的天职。”

天职的国语词典

上天赋予的职责。

天职的网络释义

天职 (许行创作小小说)

  • 《天职》作者是许行,主要讲述一个医生在二战中的故事。
  • 天职 (汉语词汇)

  • 天职,汉语词汇。
  • 注音:tiān zhí
  • 释义: 应该承担的责任。古人认为四时变化,百物生长,是天的职能,因称“天职”。天的职任,指四时运行与万物生长等。 天授予的职分。指治理政事。指人应尽的义务。
  • 天职造句

    救死扶伤是医护工作者的天职。
    关爱健康乃人之天性,呵护生命是医者天职。
    人的天职在于用于探索真理。
    其人率督抚之外嬖也,同卧共起,吮痈舐痔者,是其天职然也。
    关爱是我们的本能,奉献是我们的天职,和孩子们一起成长是我们永远做不完的梦。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爱国是我们炎黄子孙的天职。
    他的天职好像就是帮助别人。
    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的天职。
    医治疾病,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
    用他的话说,治病救人,既是天职,更是信念。
    我们都有反哺之私,赡养老人是天职。
    作为家长,我们得学习,好与孩子一起成长;作为孩子,学习是他们的天职,只能勤学不辍。
    什么救死扶伤是天职啊,只医不问啥的,陆少风听得耳朵都疼了。
    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为真理而斗争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何毕德,你想的太天真了!我身为一个警察,铲恶锄奸是天职,你觉得你是好人吗?
    艺术家的天职,是把光亮灌注到人心深处。
    人们总是认为母牛都会产乳,只因为它们是母牛,产乳便成了它们的天职,好像这就是他们的工作,其实母牛泌乳只是为了要哺育它的小牛。
    教师的天职在勇于探索教育。
    爱你是我的责任,谁让你是我的老公。爱你是我的天职,因为你是咱家的顶梁柱。爱你是我一生的心愿,那里有我的幸福港湾。示爱日,老公爱你没得商量。

    汉字详情

    tiān [tian]
    部首: 308
    笔画: 4
    五笔: GD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K
    四角: 108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2) 同本义

    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说文解字注》

    (3) 又如:天灵(人或其他动物的头顶骨);天灵盖(头顶骨)

    (4) 古代的墨刑。在额头上刺字的刑罚

    天,刑名。剠凿其额曰天。——《集韵》

    (5) 《其人天且劓。——《易·睽卦》。 虞注:“黥额为天。”

    (6) 天空

    天,至高无上。——《说文》

    天,气也。——《论衡·谈天》

    形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神话四则·形天》

    天似穹庐。——《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

    天苍苍。

    接天莲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仰视天。——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7) 又如:天澄澄(天色澄清的样子);天色(天空色);天宇(天空);天日(天空与太阳);天角(天之一隅);天盘(天际);天弩(天空;天空高远)

    (8) 天帝,上天。古人以天为万物主宰者

    休祲降于天。——《战国策·魏策》

    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书·商书》

    天下所启。——《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天赐也。

    天其或者将逮诸。

    天将兴之,谁能废之。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史记·项羽本纪》

    天将降大任。——《孟子·告子下》

    天以卿二人赞孤也。——《资治通鉴》

    (9) 又如:天可怜见(上天救助,老天保佑);天庖(天帝的庖厨);天马(神马;骏马的美称);天丁(天兵);天功(天的职任;天然形成的工巧);天打雷劈;天休(天赐福佑);天佑(上天佑助)

    (10) 天堂 。

    (11) 如:天居(住在天上);天陛(天宫台阶)

    (12) 一昼夜 。

    (13) 如:天把(一两天,一天半天);夏天天长夜短;今天;明天

    (14) 比人类品质更高尚和能力更强大的存在

    违天不祥。——《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此乃天也。——《资治通鉴》

    (15) 又如:天晓得;我的天

    (16) 自然所生成的事物

    与天不老。——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17) 又如:巧夺天工;天性如此;天衣无缝;文章天成;天演(自然进化);天巧(自然工巧);天式(自然法式);天光(自然的智慧之光);天财(自然财富)

    (18) 一年里的特定时候 。

    (19) 如:天中节(端午节);夏天;黄梅天

    (20) 气象状态

    秋天漠漠向昏黑。——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天阴雨湿声啾啾。——唐· 杜甫《兵车行》

    心忧炭贱愿天寒。——唐· 白居易《卖炭翁》

    天阴黑。——《资治通鉴·唐纪》。

    (21) 又如:天风馋(冷风袭人,易使人生病);天变了

    (22) 丈夫 。

    (23) 如:失其所天

    (24) 指先天不足

    此天之所不足也。——《灵枢》

    (25) 古代指君王 。

    (26) 如:天颜(皇帝之面);天表(天子的仪表);天恩;天邑(帝王之都);天位(天子之位)

    (27) 头等大事

    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28) 人的额部 。

    (29) 如:天炙(朱水点额)

    (30) 姓

    形容词

    (1) 天然的;天生的

    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庄子·庖丁解牛》

    (2) 又如:天性;天资

    (3) 顶上的;架空的 。

    (4) 如:天桥;天窗;天棚

    英文翻译

    sky, heaven; god, celestial

    方言集汇

    ◎ 粤语:tin1
    ◎ 客家话:[梅县腔] tien1 [台湾四县腔] tien1 [客英字典] tien1 [陆丰腔] tian1 [客语拼音字汇] tian1 [东莞腔] ten1 [沙头角腔] tien1 [宝安腔] ten1 [海陆丰腔] tien1
    ◎ 潮州话:tiang1 [潮州]tiêng1 ,tin1 (thiang thi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一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他前先開平聲開口四等tʰienthen
    zhí [zhi]
    部首: 605
    笔画: 11
    五笔: BKW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SJRC
    四角: 1648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耳,只(戠 zhí)声。“职”是“记”的意思。 段玉裁:“凡言职者,谓其善听也。”故从耳。本义:识;记。职为识之本字)

    (2) 同本义

    职,记微也。——《说文》

    章画职墨兮,前度未改。——《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主管;任职

    天职生覆。——《列子·天端》。注:“主也。”

    职于南京。——《明史》

    (4) 又如:职称言路(做谏官);职任民社(管理人民与国家);职客(红、白喜事的主持人);职内(古官名。掌邦赋收入)

    (5) 尽职;称职

    其不职或贪暴,免归田里,以明赏罚之信。——《新唐书》

    (6) 又如:职办(称职而能办事)

    名词

    (1) 职务;职业;职责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孟子》

    设官分职。——《周礼·太宰》

    自去史职。——《后汉书·张衡传》

    代百司之职。——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将尽厥职。——明· 顾炎武《复庵记》

    (2) 又如:专职(由专人担任的职务);革职(撤职);职役(犹职事。多指较为低贱的职务);职事僧(寺院中分管各项职务的僧人)

    (3) 职位;执行事务所

    解辫清职。——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迁我京职。——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宰相之职。——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4) 又如:职任(指官员的职位和职责);职僚(职官僚属);职钱(官吏在职时所得的俸钱)

    (5) 贡赋,向朝庭交的财物

    职如郡县。(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战国策·燕策》

    (6) 又如:职贡(职方的贡物。各地以时入员的货品)

    (7) 姓

    英文翻译

    duty, profession; office, post

    方言集汇

    ◎ 粤语:zik1
    ◎ 潮州话:zêh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