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旋地转

tiān xuán dì zhuàn [tian xuan di zhuan]
繁体 天旋地轉
注音 ㄊ一ㄢ ㄒㄨㄢˊ ㄉ一ˋ ㄓㄨㄢ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天旋地转 tiānxuán-dìzhuàn

(1) 天在旋,地在转。形容大脑旋晕时的感觉。比喻世局大变或乱后而复治

feel faint and dizzy as if the sky and earth were spinning round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唐 元稹《望云雅马歌》:“天旋地转日再中,天子却坐明光宫。”

成语辨析

旋;不能写作“漩”。

成语用法

天旋地转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形容人眩晕时的感觉。

引证解释

⒈ 比喻世局大变。

唐白居易《长恨歌》:“天旋地转迴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⒉ 形容气势宏大。

《英烈传》第十二回:“我们十来个扛勿动,被他一人一手便来牵,真个是天旋地转气轩轩。”

⒊ 形容晕眩。

《水浒传》第三九回:“只见天旋地转,头晕眼花,就凳边便倒。”
《初刻拍案惊奇》卷六:“吃不到两三口,只见巫氏脸儿通红,天旋地转。”

天旋地转的国语词典

天地转动,用以形容头晕眼花。

天旋地转的网络释义

天旋地转 (汉语成语)

  • 天旋地转,汉语成语。
  • 拼音:tiān xuán dì zhuàn
  • 解释:天地转动。比喻重大的变化。也形容眩晕时的感觉或闹得极凶。
  • 天旋地转的翻译

    俄语: всё в головé пошло кругом

    天旋地转造句

    喝了那碗药,我顿时觉得天旋地转,怎么也站不稳了。
    从云霄飞车上下来,有好一会儿工夫,我觉得天旋地转,认不清方向。
    人儿闭上的双眼,就要死了把,不然怎么能感到了母亲抱着自己座在家里的院子里说,澈儿,要幸福啊!要幸福啊!天旋地转,眼前一黑,不知怎的又突然回到了那个后山,花瓣飞舞,遮天蔽日,他说,你好美,做我的妻子把。
    只觉得眼冒金星,天旋地转,一屁股坐到了地上。仿佛自己成了宇宙中心,所见到的任何物品都在围着自己转,根本不敢睁眼。
    在这个天旋地转的瞬间,在这个生死就在须臾的关头,她身不由己地飞向死亡,可是,她的脸上,竟没有一丝的伤怀,没有一丝的恐惧。
    酒量小的人,喝两盅就会感到天旋地转。
    刚一起身,他顿时觉得天旋地转,过了一会儿,头脑才清醒了过来。
    她用力憋气挤出了车厢,只觉得天旋地转似的,怎么也站不起来了。
    头越来越晕,眼越来越花。朦胧中,我感觉天旋地转。顿时,只觉得自己好像落入了万丈深渊。
    我站起来,脚跟立不稳,只觉得天旋地转,身子不由自主地转着,好像脚下踩了个陀螺。
    天旋地转回龙驭,至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突然我的脑子里天旋地转,于是我昏晕过去.
    我不得不紧紧抓住后牵索,只觉得眼前天旋地转。
    她一坐起身来就感到天旋地转。
    我只觉得天旋地转,不得不紧紧抓住后牵索。
    一时间天旋地转,世界在一束奇异的光线下清晰无比.
    我停下了脚步,天旋地转,余音袅袅,“好好活着,再见啦!”。
    只觉天旋地转,想站起来却又跄踉地跌倒在地。
    时间分分秒秒过去,就在修士们几乎放下戒心时,忽然整个花海一阵天旋地转。
    我年轻时身体就不好,结婚生小孩后又患了美尼尔氏症,常常感到天旋地转。

    汉字详情

    tiān [tian]
    部首: 308
    笔画: 4
    五笔: GD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K
    四角: 108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2) 同本义

    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说文解字注》

    (3) 又如:天灵(人或其他动物的头顶骨);天灵盖(头顶骨)

    (4) 古代的墨刑。在额头上刺字的刑罚

    天,刑名。剠凿其额曰天。——《集韵》

    (5) 《其人天且劓。——《易·睽卦》。 虞注:“黥额为天。”

    (6) 天空

    天,至高无上。——《说文》

    天,气也。——《论衡·谈天》

    形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神话四则·形天》

    天似穹庐。——《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

    天苍苍。

    接天莲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仰视天。——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7) 又如:天澄澄(天色澄清的样子);天色(天空色);天宇(天空);天日(天空与太阳);天角(天之一隅);天盘(天际);天弩(天空;天空高远)

    (8) 天帝,上天。古人以天为万物主宰者

    休祲降于天。——《战国策·魏策》

    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书·商书》

    天下所启。——《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天赐也。

    天其或者将逮诸。

    天将兴之,谁能废之。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史记·项羽本纪》

    天将降大任。——《孟子·告子下》

    天以卿二人赞孤也。——《资治通鉴》

    (9) 又如:天可怜见(上天救助,老天保佑);天庖(天帝的庖厨);天马(神马;骏马的美称);天丁(天兵);天功(天的职任;天然形成的工巧);天打雷劈;天休(天赐福佑);天佑(上天佑助)

    (10) 天堂 。

    (11) 如:天居(住在天上);天陛(天宫台阶)

    (12) 一昼夜 。

    (13) 如:天把(一两天,一天半天);夏天天长夜短;今天;明天

    (14) 比人类品质更高尚和能力更强大的存在

    违天不祥。——《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此乃天也。——《资治通鉴》

    (15) 又如:天晓得;我的天

    (16) 自然所生成的事物

    与天不老。——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17) 又如:巧夺天工;天性如此;天衣无缝;文章天成;天演(自然进化);天巧(自然工巧);天式(自然法式);天光(自然的智慧之光);天财(自然财富)

    (18) 一年里的特定时候 。

    (19) 如:天中节(端午节);夏天;黄梅天

    (20) 气象状态

    秋天漠漠向昏黑。——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天阴雨湿声啾啾。——唐· 杜甫《兵车行》

    心忧炭贱愿天寒。——唐· 白居易《卖炭翁》

    天阴黑。——《资治通鉴·唐纪》。

    (21) 又如:天风馋(冷风袭人,易使人生病);天变了

    (22) 丈夫 。

    (23) 如:失其所天

    (24) 指先天不足

    此天之所不足也。——《灵枢》

    (25) 古代指君王 。

    (26) 如:天颜(皇帝之面);天表(天子的仪表);天恩;天邑(帝王之都);天位(天子之位)

    (27) 头等大事

    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28) 人的额部 。

    (29) 如:天炙(朱水点额)

    (30) 姓

    形容词

    (1) 天然的;天生的

    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庄子·庖丁解牛》

    (2) 又如:天性;天资

    (3) 顶上的;架空的 。

    (4) 如:天桥;天窗;天棚

    英文翻译

    sky, heaven; god, celestial

    方言集汇

    ◎ 粤语:tin1
    ◎ 客家话:[梅县腔] tien1 [台湾四县腔] tien1 [客英字典] tien1 [陆丰腔] tian1 [客语拼音字汇] tian1 [东莞腔] ten1 [沙头角腔] tien1 [宝安腔] ten1 [海陆丰腔] tien1
    ◎ 潮州话:tiang1 [潮州]tiêng1 ,tin1 (thiang thi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一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他前先開平聲開口四等tʰienthen
    xuán,xuàn [xuan]
    部首: 409
    笔画: 11
    五笔: YTN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YSONO
    四角: 08281

    详细解释

    xuán

    动词

    (1) 同本义

    旋,周旋,旌旗之指麾也。——《说文》

    旋入雷渊。——《楚辞·招魂》。注:“旋,转也。”

    旋式正綦。——《史记·日者列传》。索隐:“旋,转也。”

    鲵旋之潘为渊。——《列子·黄帝》。注:“旋,谓盘旋也。”

    湍濑旋渊吕梁之深。——《淮南子·俶真》

    水深则回。——《荀子·致士》。注:“回,旋流也。水深不湍峻则多旋流也。”

    周旋中规,折旋中矩。——《礼记·玉藻》

    周旋序顺。——《国语·周语》。注:“周旋,容止也。”

    列星随旋,日月递炤。——《荀子·天论》

    (2) 又如:旋辟(进退周旋,环绕);旋式(转动罗盘);旋弄(转动摆弄);旋盘(转碟)

    (3) 返回或归来

    旋,还也。——《小尔雅》

    旋,回也。——《字林》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李白《寄东鲁二稚子》

    (4) 又如:旋盖(重新盖造);旋止(归来);旋仅(回归);旋走(来回走动)

    (5) 绕行

    绕日而疾旋。——清· 谭嗣同《仁学上》

    (6) 又如:旋曲(盘旋曲折);旋行(回旋而行);旋折(盘旋曲折)

    (7) 小便

    夷射姑旋焉。——《左传·定公三年》

    (8) 又如:旋便(小便);旋溷(大小便)

    名词

    (1) 圆

    工倕旋而盖规矩,指与物化而不以心稽。——《庄子》

    (2) 又如:旋阑儿(圆领大袖的衣衫)

    (3) 圈儿

    借力便旋四、五旋,旋到献台边。——《水浒全传》

    (4) 又如:手掌上的老茧一旋又一旋

    (5) 东汉时地名,即“旋门关” 。故址在今河南省荥阳县西汜水镇西南

    (6) 姓

    副词

    (1) 立即,随即

    憔悴孤虚,旋生旋灭。——《天演论·察变》

    黠鼠伺我侧,乍去旋来归。——清· 张际亮《石亭》

    旋改为满。——宋· 洪迈《容斋续笔》

    旋刻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旋升宁夏道。——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旋见一白酋督印度卒约百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旋日(一日之间);旋而(顷刻,不久);旋葬(随即安葬);旋得旋失(很快地得与失)

    (1) 同时进行

    深锁雷门宴上才,旋看歌舞旋传杯。—— 唐· 章碣《陪浙西王侍郎夜宴》

    (2) 又如:旋蒸热卖(即“现蒸现卖”或“现砍现装”。谓平时不关心,但为了某种目的,就临时表现得非常热情)

    形容词

    (1) 逐渐

    东风千树易老,怕红颜旋减,芳意偷变。——宋· 周密《齐天乐》

    (2) 随意,漫然

    好鞍好马乞与人,十千五千旋沽酒。——李白《少年行》

    (3) 另见 xuàn

    xuàn

    名词

    (1) 圆炉 。如:旋锅儿(烧水的锅)

    (2) 转轴

    绦旋光堪摘,轩楹势可呼。——唐· 杜甫《画鹰》

    (3) 温酒器。通称“旋子”

    旋,温器也,旋之汤中以温酒。——元· 戴侗《六书故》

    (4) 茶炊

    小可是卖茶的,今日烧得这旋锅儿热了,看有甚么人来。——元· 秦简夫《东堂老》

    (5) 铜锡盘

    常熟丘郡家食橱内,锡旋置熟鸡半只。—— 明· 冯梦龙《古今谭概》

    动词

    (1) 回旋着切削

    谓以绳转轴裁木为器者也。——三国魏· 周成《难字》

    (2) 又如:旋工

    (3) 〈方〉∶诬陷,控告,诈人财物

    诬讼人于官而诈其财物亦曰旋。——清· 嘉庆年修《东台县志》

    (4) 用旋温酒

    老王,这酒寒,快旋热酒来。—— 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

    动词

    打转转的 。如:旋风册子(用旋风装装帧的册子);旋风叶(指旋风装的册页);旋风笔(形容文笔快捷)

    副词

    (1) 屡次,常常

    剧谈频剪烛,久坐旋更衣。——陆游《夜兴》

    (2) 又如:旋旋(频频)

    (3) 另见 xuán

    英文翻译

    revolve, move in orbit; return

    方言集汇

    ◎ 粤语:syun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en2 sen2 [台湾四县腔] sien2 cion5 [梅县腔] sien2 cion5 [宝安腔] sion2 [客语拼音字汇] con4 qion4 xian2 [陆丰腔] sian1 [东莞腔] son2 [沙头角腔] sion2 [海陆丰腔] sien2 cion6
    ◎ 潮州话:suang5(suâng) suang7(suāng) suang6(suăng) [潮州]suêng5(suêng) suêng7(suēng) suêng6(suĕ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似宣仙A合平聲合口三等仙Azĭwɛnzsyen/szven
    dì,de [di,de]
    部首: 334
    笔画: 6
    五笔: FBN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GPD
    四角: 44112

    详细解释

    de

    助词

    (1) 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 。如:他认真地学习;天气渐渐地冷了;有计划地安排生活。又表示动态,相当于“着”。常附在立、卧、坐等不及物动词的后头

    后妻向床上卧地不起。——《舜子变文》

    (2) 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

    相看月未坠,白地断肝肠。——唐· 杜甫《越女词》

    (3) 另见

    名词

    (1)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2) 同本义,与“天”相对

    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春秋·元命苞》

    土乙力为地。——《尔雅·释地》

    地生养万物。——《管子·形势解》

    (3) 如:落地;天地;地角(地的末端。多比喻极僻远的地方);地宫(帝王墓地放置棺材的地下建筑);地府(阴间);地脉(风水);地遁(隐入地下;入土而逃)

    (4) 地面;陆地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乐府诗集·木兰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唐· 李白《静夜思》

    (5) 又如:地文(地面山岳河海丘陵平原之形);地藏(地下深处);地市(地下的市镇);地平(地面平坦)

    (6) 土地;田地

    殚其地之出。——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7) 又如:湿地;好地;下地干活儿;地头(地上,与天上相对;方面);地灵(土地山川的灵秀之气)

    (8) 领土,属地;地区 。

    而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战国策·魏策》

    (9) 又如:各地;内地;本地;割地(割让领土);

    (10) 地方;场所

    此地空余黄鹤楼。——唐· 崔颢《黄鹤楼》

    英雄无用武之地。——《资治通鉴》

    (11) 又如:各地文化站;产地(物品出产的地方);坟地;原地;地著(久居其地不迁移的人);地棍(地方上的流氓无赖)

    (12) 地位 。如:地业(地位与事业);地望(地位和声望);地寒(指人的出身微贱,地位低下)

    (13) 心意活动的领域 。如:心地;见地;识地

    (14) 路程;面积

    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红楼梦》

    (15) 又如:十里地

    (16) 居住地 。如:地址;地邻(邻居;邻里)

    (17) 花纹图案或文字的衬托面;底子 。如:地子(衬底;花纹的衬托面)

    (18) 地区,中国省、自治区以下,县以上设置的行政区域 。如:省地县三级

    (19) 地主的简称 。如:地富(地主与富农)

    (20) 言语和行动可以回旋的地方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21) 另见 de

    英文翻译

    earth; soil, ground; region

    方言集汇

    ◎ 粤语:dei6 deng6
    ◎ 客家话:[梅县腔] ti5 [台湾四县腔] ti5 [客英字典] ti5 [东莞腔] ti3 [客语拼音字汇] ti4 [宝安腔] ti3 [沙头角腔] ti5 [陆丰腔] ti5 [海陆丰腔] ti6
    ◎ 潮州话:di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四脂A開去聲開口三等脂Adiih/dihdʰi
    zhuǎn,zhuàn [zhuan]
    部首: 405
    笔画: 8
    五笔: LFNY
    姓名学:
    仓颉: KQQNI
    四角: 45532

    详细解释

    zhuǎn

    动词

    (1) (形声。从车,专声。转运要用车,故从车。本义:转运)

    (2) 同本义(通过陆路运输)

    转,运也。——《说文》

    胡转予于恤?——《诗·小雅·祈父》

    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饷。——《汉书·高帝纪上》

    却骐骥以转运兮。——《楚辞·刘向·九叹愍命》

    转漕甚辽远。——《史记·项羽本纪》。司马贞索隐:“车运曰转,水运曰漕。”

    辇车相属,转粟流输,千里不绝。——《汉书·邹阳传》

    (3) 又如:转饷(转运粮饷);转输(转运输送物资);转海(海运);转粟(运送谷物);转漕(转运粮饷);转毂(转运货物的车子)

    (4) 回还,转动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诗·邶风·柏舟》

    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孙子·势》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回头转眄似雕鹗,有志飞鸣人岂知!——唐· 李颀《别梁锽》

    (5) 又如:转盼(转动眼珠);转眄(转动眼珠);转规(像圆规旋转一样,比喻一往无阻);转侧(在床上转动身体)

    (6) 指情况的变化、改变

    兵生于治而异,俗生于法而万转。——《商君书·立本》。高亨注译:“万转,万变。指风俗多变化,有好有坏。”

    道直身还在,恩深命转轻。——唐· 裴度《中书即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史记·管晏传》

    (7) 又如:转靶子(改变主意);转角头(转弯处);转日回天(形容力量大,能扭转很难挽回的局面)

    (8) 转移,辗转

    转送其家。——《汉书·高帝纪上》

    浊之则郁而无转。——《淮南子·泛论》

    转而攻秦。—— 汉· 贾谊《过秦论》

    转而缘南晦。——汉· 贾谊《论积贮疏》

    路转溪头忽见。——宋· 辛弃疾《西江月》

    (9) 丢弃

    生无乏用,死无转尸。——《淮南子》

    (10) 又如:转尸(人死而不能葬,尸体弃于沟中);转死(弃尸);转尸沟壑(弃尸于山沟水渠)

    (11) 迁官转任

    王述转尚书令,事行便拜。——《世说新语·方正》

    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 汉中太守。——《晋书》

    (12) 又如:转除(升官);转任(转换所任职务);转补(迁调官职,以补缺额)

    (13) 掉转;转向

    东亭转卧向壁。——《世说新语·品藻》

    转头向户里。——《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童自转。——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云何裁转背,便卖恶于人?——《宋书·蔡廓传》

    若夫转身易位,全众传国,最其病也。——《韩非子·说疑》

    转视积薪后。——《聊斋志异·狼三则》

    (14) 又如:转步(改变走向);转舵(转动船舵,以改变航向;比喻转变方向)

    (15) 移动;迁徙

    盤石无转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转入石门。——《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16) 又如:转手(移动手臂);转居(移居)

    (17) 离去,离开

    衙门无事,相公且转厅。——马致远《大妇小妻还牢末杂剧》

    (18) 摇动;飘荡

    光风转蕙,泛崇兰兮。——《楚辞·招魂》

    四角龙子帆,婀娜随风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9) 又如:转蓬身(比喻到处飘泊的人);转磷(飘忽不定的磷火);转烛(风摇烛火。用以比喻世事变幻莫测);转萍(比喻飘泊不定)

    (20) 避

    引而使之,民不敢转其力。——《管子》

    (21) 缠绕

    以红绡转其头。——《席上腐谈》

    (22) 又如:转踅(回旋缠绕)

    (23) 卖

    现今这房子转的出四十两银子…竟托书店里人把房子转了,拿了银子回来。——《儒林外史》

    (24) 又如:转物(买卖货物);转肩(一种不正当的买卖。高价赊入,低价卖出);转货(做买卖);转卖(把买进的东西再卖出去)

    (25) 诵 ;念

    素公不出院,转《法华经》三万七千部。——段成式《酉阳杂俎》

    三藏转咒,震舌呼祝。——《太平广记》引《宣室志》

    (26) 又如:转经(诵经);转读(诵读佛经)

    (27) 曲折,盘曲

    千岩万转。——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山回路转。——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8) 量词。等于说“次”。古时军功每加一等,则官爵随升一级,叫做一转

    策勋十二转。——《乐府诗集·木兰诗》

    (29) 另见 zhuàn

    zhuàn

    动词

    (1) 旋转;打转

    峰回路转。——《醉翁亭记》

    下者飘转。——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又如:转丸(转动的弹丸。比喻升降沉浮不定);转灯(走马灯);机器转子团团转;砂轮转得快;地球绕着太阳转

    (3) 绕过

    由千佛山脚下往东,转过山坡,竟向南去。——《老残游记》

    (4) 迷路或迷失方向 。如:晕头转向

    (5) 转悠

    公园关了门,只好去转文殊院。——《大波》

    (6) 通“啭”。鸟鸣,蝉鸣

    蝉则千转不穷。——吴均《与朱元思书》

    量词

    (1) 旋转的一整圈 。如:每分钟3600转

    (2) 次;回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3) 又

    一天哭三回,三天哭九转,铁石的心也变软。——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4) 又如:下转(下次;下一回)

    (5) 另见zhuǎn

    英文翻译

    shift, move, turn

    方言集汇

    ◎ 粤语:zyun2 zyun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