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天庭
(1) 天帝的宫廷;天帝的朝廷
(2) 帝王的宫廷;朝廷
(3) 天空
(4) 指前额的中央
词语解释
亦作“ 天廷 ”。天帝的宫廷;天帝的朝廷。
汉 扬雄 《甘泉赋》:“选 巫咸 兮叫帝閽,开天庭兮延羣神。”《水浒传》楔子:“这 仁宗 皇帝……降生之时,昼夜啼哭不止,朝庭出给黄榜,召人医治,感动天庭,差遣 太白金星 下界。”《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只好报知值日功曹,启奏天庭,请 玉帝 定夺。”
指天空。
《文选·班固<答宾戏>》:“未仰天庭而覩白日也。” 张铣 注:“未仰天见白日之光也。” 胡也频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二三:“这种种声音在无边无际的天庭中响着。”
帝王的宫廷;朝廷。
晋 左思 《蜀都赋》:“幽思绚道德,摛藻掞天庭。” 唐 沉佺期 《奉和洛阳玩雪应制》:“洒瑞天庭里,惊春御苑中。”《西游记》第六八回:“﹝ 三藏 ﹞直至端门外,烦奉事官转达天廷,欲倒验关文。”《封神演义》第六回:“敢劳丞相将此本转达天庭。”
星垣名,即太微垣。
《礼记·月令》“﹝孟春之月﹞祈穀于上帝” 唐 孔颖达 疏:“上帝,太微之帝……太微为天庭,中有五帝座。”《史记·天官书》:“三能、三衡者,天廷也。客星出于天廷,有奇令。”
昆仑山 最高层,名曰天庭。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 崑崙 之山三级:下曰 樊桐 ,一名 板桐 ;二曰 玄圃 ,一名 閬风 ;上曰 层城 ,一名 天庭 ,是为太帝之居。”
相术指人两眉之间。亦指前额中央。
《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此二人天庭及口耳之间同有凶气。”《黄庭内景经·黄庭》:“天庭地关列斧斤。” 梁丘子 注:“两眉间为天庭。” 老舍 《茶馆》第一幕:“你位爷好相貌,真是天庭饱满,地阁方圆,虽无宰相之权,而有 陶朱 之富。”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天廷”。
⒉ 天帝的宫廷;天帝的朝廷。
引汉扬雄《甘泉赋》:“选巫咸兮叫帝閽,开天庭兮延羣神。”
《水浒传》楔子:“这仁宗皇帝……降生之时,昼夜啼哭不止,朝庭出给黄榜,召人医治,感动天庭,差遣太白金星下界。”
《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只好报知值日功曹,启奏天庭,请玉帝定夺。”
⒊ 指天空。
引《文选·班固<答宾戏>》:“未仰天庭而覩白日也。”
张铣注:“未仰天见白日之光也。”
胡也频《光明在我们的前面》二三:“这种种声音在无边无际的天庭中响着。”
⒋ 帝王的宫廷;朝廷。
引晋左思《蜀都赋》:“幽思绚道德,摛藻掞天庭。”
唐沉佺期《奉和洛阳玩雪应制》:“洒瑞天庭里,惊春御苑中。”
《西游记》第六八回:“﹝三藏﹞直至端门外,烦奉事官转达天廷,欲倒验关文。”
《封神演义》第六回:“敢劳丞相将此本转达天庭。”
⒌ 星垣名,即太微垣。
引《礼记·月令》“﹝孟春之月﹞祈穀于上帝” 唐孔颖达疏:“上帝,太微之帝……太微为天庭,中有五帝座。”
《史记·天官书》:“三能、三衡者,天廷也。客星出于天廷,有奇令。”
⒍ 昆仑山最高层,名曰天庭。
引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崑崙之山三级:下曰樊桐,一名板桐 ;二曰玄圃,一名閬风 ;上曰层城,一名天庭,是为太帝之居。”
⒎ 相术指人两眉之间。亦指前额中央。
引《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此二人天庭及口耳之间同有凶气。”
《黄庭内景经·黄庭》:“天庭地关列斧斤。”
梁丘子注:“两眉间为天庭。”
老舍《茶馆》第一幕:“你位爷好相貌,真是天庭饱满,地阁方圆,虽无宰相之权,而有陶朱之富。”
天庭的国语词典
天。
天庭的网络释义
天庭 (神话传说中的最高统治中心)
天庭 (面相学名词)
天庭的翻译
近义词
天庭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2) 同本义
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说文解字注》
(3) 又如:天灵(人或其他动物的头顶骨);天灵盖(头顶骨)
(4) 古代的墨刑。在额头上刺字的刑罚
天,刑名。剠凿其额曰天。——《集韵》
(5) 《其人天且劓。——《易·睽卦》。 虞注:“黥额为天。”
(6) 天空
天,至高无上。——《说文》
天,气也。——《论衡·谈天》
形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神话四则·形天》
天似穹庐。——《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
天苍苍。
接天莲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仰视天。——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7) 又如:天澄澄(天色澄清的样子);天色(天空色);天宇(天空);天日(天空与太阳);天角(天之一隅);天盘(天际);天弩(天空;天空高远)
(8) 天帝,上天。古人以天为万物主宰者
休祲降于天。——《战国策·魏策》
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书·商书》
天下所启。——《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天赐也。
天其或者将逮诸。
天将兴之,谁能废之。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史记·项羽本纪》
天将降大任。——《孟子·告子下》
天以卿二人赞孤也。——《资治通鉴》
(9) 又如:天可怜见(上天救助,老天保佑);天庖(天帝的庖厨);天马(神马;骏马的美称);天丁(天兵);天功(天的职任;天然形成的工巧);天打雷劈;天休(天赐福佑);天佑(上天佑助)
(10) 天堂 。
(11) 如:天居(住在天上);天陛(天宫台阶)
(12) 一昼夜 。
(13) 如:天把(一两天,一天半天);夏天天长夜短;今天;明天
(14) 比人类品质更高尚和能力更强大的存在
违天不祥。——《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此乃天也。——《资治通鉴》
(15) 又如:天晓得;我的天
(16) 自然所生成的事物
与天不老。——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17) 又如:巧夺天工;天性如此;天衣无缝;文章天成;天演(自然进化);天巧(自然工巧);天式(自然法式);天光(自然的智慧之光);天财(自然财富)
(18) 一年里的特定时候 。
(19) 如:天中节(端午节);夏天;黄梅天
(20) 气象状态
秋天漠漠向昏黑。——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天阴雨湿声啾啾。——唐· 杜甫《兵车行》
心忧炭贱愿天寒。——唐· 白居易《卖炭翁》
天阴黑。——《资治通鉴·唐纪》。
(21) 又如:天风馋(冷风袭人,易使人生病);天变了
(22) 丈夫 。
(23) 如:失其所天
(24) 指先天不足
此天之所不足也。——《灵枢》
(25) 古代指君王 。
(26) 如:天颜(皇帝之面);天表(天子的仪表);天恩;天邑(帝王之都);天位(天子之位)
(27) 头等大事
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28) 人的额部 。
(29) 如:天炙(朱水点额)
(30) 姓
形容词
(1) 天然的;天生的
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庄子·庖丁解牛》
(2) 又如:天性;天资
(3) 顶上的;架空的 。
(4) 如:天桥;天窗;天棚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tien1 [台湾四县腔] tien1 [客英字典] tien1 [陆丰腔] tian1 [客语拼音字汇] tian1 [东莞腔] ten1 [沙头角腔] tien1 [宝安腔] ten1 [海陆丰腔] tien1
◎ 潮州话:tiang1 [潮州]tiêng1 ,tin1 (thiang thiⁿ)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天 | 他前 | 透 | 先開 | 平聲 | 先 | 開口四等 | 山 | 先 | tʰien | the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广,廷声。广(
),就山岩架成的屋。本义:厅堂)(2) 同本义
庭,宫中也。——《说文》
是君子之所以骋志意于坛宇宫庭也。——《荀子·儒效》
藜棘树于中庭。——《楚辞·刘向·九叹·思古》。注:“堂下谓之庭。”
(3) 又如:庭落(厅堂);庭庑(堂下四周的廊屋);庭炬(古代庭中照明的火炬);庭阶(厅砌。堂前的台阶)
(4) 堂阶前的地坪
胡瞻尔庭有县貆兮。——《诗·魏风·伐檀》
徘徊庭树下。——《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眄庭柯以怡颜。——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缢于庭树。
严霜结庭兰。
(5) 又如:庭闱(原指父母居住的地方。借指庭院或家庭);庭帏(庭闱);庭燎(举行大典礼时设在庭院中照明的火炬);庭轩(庭院中的小室);庭芜(庭园中丛生的草);庭阈(泛指庭院)
(6) 通“廷”。朝廷,君主受朝问政的地方
扬于王庭,柔乘五刚也。——《易·夬》
龙辂充庭。——《文选·张衡·东京赋》。注:“庭,朝廷。”
拜送书于庭。——《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使有禄于国,立义于庭。——《说苑·立节》
乞以臣此章与三公九卿贤士大夫议之于庭。——陈子昂《谏政理书》
奏事入朝,思睹阙庭,将陈所见。——唐· 魏征《十渐不克终疏》
(7) 又如:庭争(在朝廷上据理诤谏);庭论(在朝廷中当众评议);庭庙(朝廷);庭议(议事于朝廷);庭辩(在朝廷上辩论);庭问(上朝问国事);庭会(朝见天子)
(8) 法庭,司法机关审理案件的处所 。
(9) 如:庭决(公堂判决);民庭;刑庭
(10) 官署,政府办公的地方 。
(11) 如:庭参(庭谒。封建时代,下级官员趋步至官厅,按礼谒见长官。文职北面跪拜,长官立受。武职北面跪叩,自宣衔名,长官坐受);庭阁(府署);庭皋(府暑)
(12) 朝觐,到圣地去进香
安南负固为逆久不来庭,无所逃于天讨。—— 归有光《书安南事》
(13) 古代指少数民族所辖区域或所都之处。也泛指边疆地方
边庭流血如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杜甫《兵车行》
(14) 中医学名词。指额部中央 。望诊时常作为诊察头、面部疾病的部位,又叫“天庭”。
(15) 如:庭角(珠庭日角。谓人的天庭圆满。旧时认为是大贵之相)
(16) 房屋 。
(17) 如:庭宇(房舍);庭户(门户;门庭);庭帏(妇女居住的内室;父母居住处);庭闱(内舍。多指父母居住处)
(18) 唐代州名 。故治在今新疆乌鲁木齐市
形容词
(1) 父亲、母亲的或与父或与母有关的 。
(2) 如:庭诰(古代指家训文字);庭趋(承受父教)
(3) 直的,笔直的
播厥百谷,既庭且硕。——《诗·小雅·大田》
(4) 又如:庭右(旧时书信中对人的敬称。谓不敢直指其人,故呼其左右的侍从而禀告之)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tin2 [沙头角腔] tin2 [梅县腔] tin2 [台湾四县腔] tin2 [客语拼音字汇] tin2 [陆丰腔] tin3 [海陆丰腔] tin2 [宝安腔] tin2 [东莞腔] tin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庭 | 特丁 | 定 | 青開 | 平聲 | 青 | 開口四等 | 梗 | 青 | dʰieŋ | de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