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夜不闭户
(1) 晚上不用关闭门户。形容社会安定,治安良好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成语辨析
闭;不能写作“闲”或“毕”。
成语用法
夜不闭户偏正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引证解释
⒈ 夜间不用关闭门户睡觉。形容政治清明,盗贼绝迹。
引语本《礼记·礼运》:“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三国演义》第八七回:“两川之民,忻乐太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夜不闭户的国语词典
夜间不须关门防窃贼。语本《礼记.礼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后用以比喻社会安宁,盗贼绝迹。《三国演义.第八七回》:「两川之民,忻乐太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封神演义.第一一回》:「君臣一心,不肆干戈,不行杀伐,行人让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四方瞻仰,称为西方圣人。」也作「门不夜关」、「门不夜扃」。
夜不闭户的网络释义
夜不闭户
夜不闭户的翻译
夜不闭户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金文字形。从月,亦声。本义:从天黑到天亮的时间)
(2) 同本义
夜,舍也。天下休舍也。——《说文》
夜,暮也。——《广雅》
夜呼旦。——《周礼·鸡人》。注:“夜,夜漏未尽,鸡鸣时也。”
辛卯夜,恒星不见。——《左传·庄公七年》。疏;“夜者自昏至旦之总名。”
夜者阴。——《周髀算经》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诗·卫风·氓》
昨夜见军帖。——《乐府诗集·木兰诗》
三日三夜。——《世说新语·自新》
(3) 又如:夜游子(爱在晚上游荡的人);夜里个(昨天);夜合钱(妓女接客所收的报酬);夜行人(夜间秘密行事的人,如盗贼、侠客之类);夜不收(夜间侦探;亦指夜晚淫乐者);夜叉婆(凶暴貌丑的女人);夜消(夜宵);夜里(昨天晚上);夜台(长夜台。墓穴);夜夫(更夫);夜漫漫(黑夜漫长。喻指苦难的岁月);。又如:夜艾(夜深深);夜永(夜深);夜定(指夜深人静之时)
(4) 黄昏,天黑
岂不夙夜?谓行多露。——《诗·召南·行露》
行者怏怏自退,看看日色早已夜了。便道此时将暗,也寻不见师父,不如把几面镜子细看一回。——《西游补》
(5) 凌晨,天快要亮的时候
郑玄注:“夜,夜漏未尽鸡鸣时也。”
形容词
(1) 晦暝,幽暗
是故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潜夫论》
(2) 又如:夜室(黑暗的房间;墓穴);夜台(夜庭。坟墓。亦借指阴间);夜府(犹夜台,墓穴)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ja6 [梅县腔] ja5 [东莞腔] ja3 [客英字典] ja3 [台湾四县腔] ja5 [客语拼音字汇] ya4 [宝安腔] ja3 [沙头角腔] ja5 [海陆丰腔] ra6
◎ 潮州话:mên3 mên5 (mèⁿ mêⁿ)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夜 | 羊謝 | 以 | 麻三開 | 去聲 | 禡 | 開口三等 | 麻 | 假 | jah | jĭa |
详细解释
副词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
)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事(不好的事情)(4)两者中既非这个也非那个 。如:不男不女;不明不白;不知不觉
(5) 无须前面的先决条件而出现后面的行为和状态 。如:不问而知;不寒而栗;不翼而飞
(6) 作为虚词,表示缺乏或忽视某种行动 。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7) 用在叠用的相同的词之间,前面常加“什么”,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 。如:道理不道理,他一点都不往心里去
(8)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不以累臣衅鼓。——《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9) 又如:不客气,不客气;不谢,不谢
(10) 用在动词后,表示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的 。如:我呆不下去了;吃不了;办不到
(11) 单用,表示否定对方的话或提问 。如:他知道吧?不,他不知道;别提那件事。不,我要提
(12) 用在句末,构成问句 。如:不知小何在家不?;奶奶说的对不?
古词
同“否”(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唐·韩愈《师说》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助词
(1) 用来加强语气。如:好不吓人;不几(岂不是)(2) 用来调整音节
徒御不惊,大庖不盈。——《诗·小雅》。毛传:“不惊,惊也;不盈,盈也。”
形容词
(1) 通“丕”(
)。大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诗·周颂·清庙》
不有而丑天地,非天子之事也。——《管子·侈靡》
道其本,至也。至不至无。——《管子·心术》
(2) 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
);“不是”( )。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but7 [梅县腔] but7 [东莞腔] but7 [客英字典] but7 [陆丰腔] but7 [沙头角腔] but7 [台湾四县腔] but7 [海陆丰腔] but7 [客语拼音字汇] bud5
◎ 潮州话:bug4 (puk 旧时:put) houn2(hóuⁿ)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不 | 甫鳩 | 幫 | 尤 | 平聲 | 尤 | 開口三等 | 流 | 尤 | pĭəu | piu/piou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门,从才。“才”是用来闭门的东西。本义:关门,把门合闭起来)
(2) 同本义
闭,阖门也。——《说文》
门常闭。——《墨子号令》
先王以至,日闭关。——《易·象传》
坚闭门而不出。——《庄子·天运》
门已闭矣。——《左传·哀公十五年》
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也。——《礼记·中庸》
(3) 又如:闭扫(即闭门欲扫。指闭门谢客);闭影(关门不与外界往来)
(4) 泛指闭合,合拢
愿陈子闭口,毋复言。——《史记·张仪列传》
(5) 又如:闭目;闭嘴;闭合电路;闭口结舌;闭卷(答题时不能查阅有关资料的考试方法)
(6) 壅塞不通
闭而不通。——《国语·晋语》
(7) 又如:闭绝(堵塞;杜绝);闭心(闭绝欲望)
(8) 禁绝
礼者,所以闭淫也。——《史记·乐书》
(9) 又如:闭淫(禁绝邪淫);闭钳(禁制);闭籴(禁止输出,封闭其买入米谷的通道)
(10) 停止;结束 。如:闭歇(停业);闭经;闭会
名词
(1) 门闩的孔
不谨其闭,不固其门,虎乃将存。——《韩非子·主道》
(2) 又如:键闭
(3) 古时称立秋、立冬为“闭”,意即开始闭藏的气节
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左传》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bi6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門)字的一半。汉字部首之一。从“户”的多与门户有关。本义:单扇门)
(2) 同本义
户,半门曰户。——《说文》
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于堂室东曰户,在于宅区域曰门。——《字书》
窥其户。——《易·丰》
设于户西。——《仪礼·聘礼》
未有入室而不由户者。——《礼记·礼器》
木兰当户织。——《乐府诗集·木兰诗》
当户理红妆。
出户望南山。——晋· 干宝《搜神记》
出户南望。
窗户皆闭。——明· 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户下(门边;户住的属下。多指奴婢或门客);户牡(门钥);户门(守门的人);户钥(门上开关的锁钥)
(4) 住户,人家。一家称一户
其邑人三百户。——《易·讼》
户说以眇论。——《史记·货殖列传》
户裁及万。——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户出一男。
为一户者。——清· 洪亮吉《治平篇》
(5) 又如:全户人口;几百户人家;户帖(登记每户人口籍贯、名义的册子);户版(登记居民户籍的簿册)
(6) 户籍(登记户口的册籍) 。如:户版(户籍;户口);户贯(户籍)
(7) 屋室
初九,不出户庭,无咎。——《易·节卦·象辞》
不出户知天下。——《老子·四七》
(8) 出入口 。如:洞户(洞穴,洞口)
(9) 酒量
酒户年年减,山行渐渐难。——《元稹·春游诗》
(10) 从事某种职业的人或家庭 。如:猎户,农业户
(11) 门第 。如:她看来倒是门当户对
(12) 户头 。如:开户
(13) 洞穴
蛰虫坏户。——《礼记·月令》
是月也,日夜分,雷乃发声,始电,蛰虫咸动,启户始出。——《礼记》。孔颖达疏:“户,谓穴也。”
所以青云人,高歌在岩户。——唐· 李白诗
动词
阻止
王见右广,将从之乘,屈荡户之曰:“君以此始,亦必以终。”——《左传·宣公十二年》。注:“户,止也。”
量词
(1) 用以计户数
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史记》
(2) 又如:几户人家;穷人五户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fu3 fu1 [沙头角腔] fu5 [东莞腔] fu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戸 | 侯古 | 匣 | 模 | 上聲 | 麌 | 開口一等 | 遇 | 模 | ɣu | ghox/hu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