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闻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早知道;素所知闻。
明 周篔 《哭然公》诗:“古貌世莫见,高风予夙闻。” 清 龙启瑞 《答罗生书》:“然能谅其心之持正者,固不乏也。此亦足下所夙闻。”
引证解释
⒈ 早知道;素所知闻。
引明周篔《哭然公》诗:“古貌世莫见,高风予夙闻。”
清龙启瑞《答罗生书》:“然能谅其心之持正者,固不乏也。此亦足下所夙闻。”
夙闻的国语词典
从前听过。
夙闻的网络释义
夙闻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夕是夜间,丮(
)表示以手持物。天不亮就起来做事情,表示早。所以除了早晨的意义外,还有早起劳作,以示恭敬的意思。本义:早晨)(2) 同本义
夙,早敬也。——《说文》
夙夜在公。——《诗·召南·小星》
岂不夙夜,谓行多露。——《诗·召南·行露》
夙夜惟寅。——《书·舜典》
夙兴。——《仪礼·士昏礼》
策蹇驴,囊图书,夙行失道,望尘惊悸。——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又如:夙兴(早起);夙宵(朝夕,日夜)
(4) 旧;平素
虞虽为上公,天性节约,…远近豪俊,夙僭奢者,莫不改,而归心焉。——《后汉书·刘虞传》
良觌违夙愿,含凄向寥廓。——唐· 杜甫《昔游》
(5) 又如:夙话(老话;旧话);夙好(老交情);夙契(老朋友);夙憾(旧恨;旧怨);夙觏(旧友。觏:老朋友);夙分(旧缘,往世的缘分);夙素(平日的心愿);夙心(平素的心愿);夙志(平素的志愿);夙尚(平素的志愿或心愿)
(6) 前,早年
乩仙批了,死者冯渊与 薛蟠原系夙孽,今狭路相遇,原因了结。——《红楼梦》
仗策相从似夙因,草堂促膝意相亲。——清· 黄景仁《夜宿西山下偕冯九健一》
(7) 又如:夙世(前生,前世);夙根(佛家称前世的修行根底);夙世之因(前世的缘分)
(8) 姓
形容词
(1) 长期存在的,存在已久的,经久的 。如:夙慧(早有的、天生的智慧);夙愿前契(一向怀着的心愿和前世命里注定的)
(2) 早
大夫夙退,无使君劳。——《诗·卫风·硕人》
痛灵根之夙损,怨具尔之多丧。——晋· 陆机《以逝赋》
(3) 又如:夙殒(早谢,早死);夙办(及早办理);夙就(早成;早熟)
动词
肃敬
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诗·大雅·生民》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siuk7 [梅县腔] siuk7 [宝安腔] siuk7 suk7 [客英字典] siuk7 [海陆丰腔] siuk7 [客语拼音字汇] sug5 xiug5 [台湾四县腔] siuk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肅 | 息逐 | 心 | 屋三 | 入聲 | 屋 | 開口三等 | 通 | 東 | sĭuk | siuk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耳,门声。本义:听到)
(2) 同本义
闻,知声也。——《说文》
闻耳之聪也。——《墨子经上》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大学》
闻佳人兮召予。——屈原《九歌·湘夫人》
夜闻汉军四面皆 楚歌。——《史记·项羽本纪》
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后汉书·列女传》
闻屏障中。——《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 又如:闻声不食(听到动物的叫声就不忍心吃它的肉);闻所不闻(听到从未听过的事情。也说“闻所未闻”);闻风响应(听到风声,便起而响应);闻雷失箸(比喻假借其他不相关的事来掩饰自己的实情);闻鸡起舞(祖逖与刘琨共被同寝,夜半闻荒鸡鸣,乃与琨起身舞剑。后世比喻有志之士及时奋起)
(4) 听说;知道
闻君行仁政。——《孟子·滕文公上》
其闻道也。——唐· 韩愈《师说》
闻道有先后。
不可得闻。——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5) 又如:闻问(通音讯,获得音讯);闻道(闻知领会道理);闻说(听说);闻得(听说);闻知(听说;知道)
(6) 接受 。如:闻教(受教;领教);闻命(接受命令或教导);闻令(接受教诲)
(7) 传布,传扬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王维《老将行》
(8) 又如:闻诵(传布与称道)
(9) 报告上级。如:闻达(向皇帝报告);闻问(通消息)
(10) 趁,乘 。如:闻早(趁早,赶早)
(11) 闻名,出名
名闻天下。——《史记·魏公子列传》
闻于诸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以义闻于东南。——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12) 嗅;嗅到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孔子家语·六本》
罗襦襟解,微闻芗泽。——《史记·滑稽列传》
(13) 又如:自不可闻
(14) 通“问”。询问;问候
丧牛之凶,终莫之闻也。——《易·旅象》
谓他人昆,亦莫我闻。——《诗·王风·葛藟》
群公先正,则不我闻。——《诗·大雅·云汉》
名词
(1) 知识;见闻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庄子·秋水》
博闻强志。——《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 又如:闻见(见闻)
(3) 传闻,听到的事情;消息
求闻之若此。——《吕氏春秋·慎行论》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4) 又如:新闻;趣闻;要闻;旧闻;奇闻;见闻
(5) 声望;威望
令闻令望。——《诗·大雅·卷阿》
前时之闻。——宋· 王安石《伤仲永》
草野之无闻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6) 又如:闻达;闻誉之施(指身受美名);秽闻(丑恶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