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夜不怠

sù yè bù dài [su ye bu dai]
注音 ㄙㄨˋ 一ㄝˋ ㄅㄨˋ ㄉㄞˋ

词语释义

夙:早;怠:松懈。 从早到晚从不懈怠。形容非常勤奋。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汉书·张安世专》:“车骑将军安世事孝武皇帝三十余年,忠信谨厚,勤劳政事,夙夜不怠,与大将军定策,天下受其福,国家重臣也。”

汉字详情

[su]
部首: 337
笔画: 6
五笔: MGQ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HNMNI
四角: 7721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夕是夜间,丮( )表示以手持物。天不亮就起来做事情,表示早。所以除了早晨的意义外,还有早起劳作,以示恭敬的意思。本义:早晨)

(2) 同本义

夙,早敬也。——《说文》

夙夜在公。——《诗·召南·小星》

岂不夙夜,谓行多露。——《诗·召南·行露》

夙夜惟寅。——《书·舜典》

夙兴。——《仪礼·士昏礼》

策蹇驴,囊图书,夙行失道,望尘惊悸。——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又如:夙兴(早起);夙宵(朝夕,日夜)

(4) 旧;平素

虞虽为上公,天性节约,…远近豪俊,夙僭奢者,莫不改,而归心焉。——《后汉书·刘虞传》

良觌违夙愿,含凄向寥廓。——唐· 杜甫《昔游》

(5) 又如:夙话(老话;旧话);夙好(老交情);夙契(老朋友);夙憾(旧恨;旧怨);夙觏(旧友。觏:老朋友);夙分(旧缘,往世的缘分);夙素(平日的心愿);夙心(平素的心愿);夙志(平素的志愿);夙尚(平素的志愿或心愿)

(6) 前,早年

乩仙批了,死者冯渊与 薛蟠原系夙孽,今狭路相遇,原因了结。——《红楼梦》

仗策相从似夙因,草堂促膝意相亲。——清· 黄景仁《夜宿西山下偕冯九健一》

(7) 又如:夙世(前生,前世);夙根(佛家称前世的修行根底);夙世之因(前世的缘分)

(8) 姓

形容词

(1) 长期存在的,存在已久的,经久的 。如:夙慧(早有的、天生的智慧);夙愿前契(一向怀着的心愿和前世命里注定的)

(2) 早

大夫夙退,无使君劳。——《诗·卫风·硕人》

痛灵根之夙损,怨具尔之多丧。——晋· 陆机《以逝赋》

(3) 又如:夙殒(早谢,早死);夙办(及早办理);夙就(早成;早熟)

动词

肃敬

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诗·大雅·生民》

英文翻译

early in morning, dawn; previous

方言集汇

◎ 粤语:suk1
◎ 客家话:[陆丰腔] siuk7 [梅县腔] siuk7 [宝安腔] siuk7 suk7 [客英字典] siuk7 [海陆丰腔] siuk7 [客语拼音字汇] sug5 xiug5 [台湾四县腔] siu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息逐屋三入聲開口三等sĭuksiuk
[ye]
部首: 337
笔画: 8
五笔: YWT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YONK
四角: 002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金文字形。从月,亦声。本义:从天黑到天亮的时间)

(2) 同本义

夜,舍也。天下休舍也。——《说文》

夜,暮也。——《广雅》

夜呼旦。——《周礼·鸡人》。注:“夜,夜漏未尽,鸡鸣时也。”

辛卯夜,恒星不见。——《左传·庄公七年》。疏;“夜者自昏至旦之总名。”

夜者阴。——《周髀算经》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诗·卫风·氓》

昨夜见军帖。——《乐府诗集·木兰诗》

三日三夜。——《世说新语·自新》

(3) 又如:夜游子(爱在晚上游荡的人);夜里个(昨天);夜合钱(妓女接客所收的报酬);夜行人(夜间秘密行事的人,如盗贼、侠客之类);夜不收(夜间侦探;亦指夜晚淫乐者);夜叉婆(凶暴貌丑的女人);夜消(夜宵);夜里(昨天晚上);夜台(长夜台。墓穴);夜夫(更夫);夜漫漫(黑夜漫长。喻指苦难的岁月);。又如:夜艾(夜深深);夜永(夜深);夜定(指夜深人静之时)

(4) 黄昏,天黑

岂不夙夜?谓行多露。——《诗·召南·行露》

行者怏怏自退,看看日色早已夜了。便道此时将暗,也寻不见师父,不如把几面镜子细看一回。——《西游补》

(5) 凌晨,天快要亮的时候

郑玄注:“夜,夜漏未尽鸡鸣时也。”

形容词

(1) 晦暝,幽暗

是故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潜夫论》

(2) 又如:夜室(黑暗的房间;墓穴);夜台(夜庭。坟墓。亦借指阴间);夜府(犹夜台,墓穴)

英文翻译

night, dark; in night; by night

方言集汇

◎ 粤语:je6
◎ 客家话:[陆丰腔] ja6 [梅县腔] ja5 [东莞腔] ja3 [客英字典] ja3 [台湾四县腔] ja5 [客语拼音字汇] ya4 [宝安腔] ja3 [沙头角腔] ja5 [海陆丰腔] ra6
◎ 潮州话:mên3 mên5 (mèⁿ mê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羊謝麻三開去聲開口三等jahjĭa
[bu]
部首: 105
笔画: 4
五笔: GII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MF
四角: 10900

详细解释

副词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事(不好的事情)(4)两者中既非这个也非那个 。如:不男不女;不明不白;不知不觉

(5) 无须前面的先决条件而出现后面的行为和状态 。如:不问而知;不寒而栗;不翼而飞

(6) 作为虚词,表示缺乏或忽视某种行动 。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7) 用在叠用的相同的词之间,前面常加“什么”,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 。如:道理不道理,他一点都不往心里去

(8)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不以累臣衅鼓。——《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9) 又如:不客气,不客气;不谢,不谢

(10) 用在动词后,表示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的 。如:我呆不下去了;吃不了;办不到

(11) 单用,表示否定对方的话或提问 。如:他知道吧?不,他不知道;别提那件事。不,我要提

(12) 用在句末,构成问句 。如:不知小何在家不?;奶奶说的对不?

古词

同“否”(fǒu)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唐·韩愈《师说》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助词

(1) 用来加强语气。如:好不吓人;不几(岂不是)(2) 用来调整音节

徒御不惊,大庖不盈。——《诗·小雅》。毛传:“不惊,惊也;不盈,盈也。”

形容词

(1) 通“丕”()。大

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诗·周颂·清庙》

不有而丑天地,非天子之事也。——《管子·侈靡》

道其本,至也。至不至无。——《管子·心术》

(2) 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英文翻译

no, not; un-; negative prefix

方言集汇

◎ 粤语:bat1 fau2
◎ 客家话:[宝安腔] but7 [梅县腔] but7 [东莞腔] but7 [客英字典] but7 [陆丰腔] but7 [沙头角腔] but7 [台湾四县腔] but7 [海陆丰腔] but7 [客语拼音字汇] bud5
◎ 潮州话:bug4 (puk 旧时:put) houn2(hóu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甫鳩平聲開口三等pĭəupiu/piou
dài [dai]
部首: 440
笔画: 9
五笔: CKNU
五行:
仓颉: XIRP
四角: 23336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台声。本义:懒惰)

(2) 同本义

怠,慢也。——《说文》

懈,怠也。——《尔雅》

怠,赖也。——《广雅》

可先而不备,谓之怠。——《国语·周语》

吉事虽止不怠。——《礼记·檀弓》。注:“惰也。”

毋怠荒。——《礼记·曲礼》。注:“放散身体也。”

怠偷甚矣。——《国语·晋语》

俾君子易怠。——《公羊传·文公十二年》

兵民怠而国弱。——《商君书·弱民》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又如:怠荒(松弛荒废);怠戏(怠情职责,纵情嬉戏)

(4) 疲倦;倦怠

怠而后游于清池。——《汉书·司马相如传》

(5) 又如:怠容(疲惫的样子)

动词

(1) 使…懒惰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轻漫;骄傲不敬重

其民怠沓其君。——《国语·晋语》

守卒皆怠炎( 王炎)。——《宋史·杨愿传》

(3) 又如:怠玩(指玩忽职守);怠忽(轻慢疏忽);怠沓(怠慢不敬);怠废(怠慢荒废)

英文翻译

idle, remiss, negligent; neglect

方言集汇

◎ 粤语:doi6 toi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ai6 tai3 [客英字典] tai5 [宝安腔] tai5 [梅县腔] tai5 [东莞腔] toi3 [客语拼音字汇] tai4 [台湾四县腔] tai5 tai3 [沙头角腔] tai5 [陆丰腔] tai6
◎ 潮州话:da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五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亥上聲開口一等daix/dojdʰɒ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