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卨

kuí xiè [ kui xie]
注音 ㄎㄨㄟˊ ㄒ一ㄝˋ

词语释义

指帝舜二贤臣之名。

词语解释

  1. 见“ 夔契 ”。

引证解释

⒈ 见“夔契”。

汉字详情

kuí [kui]
部首: 343
笔画: 21
五笔: UHTT
五行:
仓颉: TCHE
四角: 804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传说中的一条腿的怪物 。商周铜器上多夔状纹饰

(2) 人名。相传为尧、舜时乐官 。如:夔挚(夔:舜时乐官名。挚:太史挚,周官)

(3) 夔州 ,旧府名,府治在今四川奉节县

英文翻译

one-legged monster; walrus

方言集汇

◎ 粤语:kwai4
◎ 客家话:[宝安腔] kui2 [客语拼音字汇] kui2
◎ 潮州话:戈威5(葵),kui5 (khûi)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渠追脂B合平聲合口三等脂Bgyi/gwygʰwi
xiè [xie]
部首: 205
笔画: 10
五笔: HMNK
仓颉: YBBR
四角: 21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卨”是“契”的古字。传说中的商代始祖。“卨”是“离”的俗字。“离”为异体字)

(2) 虫名

离,虫也。——《说文》

(3) 同“偰”。也作“契”。人名

离,读与偰同。——《说文》。王筠释例:“《人部》‘偰’下云:‘ 尧司徒, 殷之先。’《尚书》作‘契’,‘偰’之省借,《汉书》作卨,盖正字也。”

禹不能名, 离不能计。——《汉书》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