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忘

bèi wàng [ bei wang]
繁体 備忘
注音 ㄅㄟˋ ㄨㄤ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谓记录下以备遗忘时查阅。明海瑞撰有《备忘集》。

词语解释

  1. 谓记录下以备遗忘时查阅。

    明 海瑞 撰有《备忘集》。 孙犁 《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二)》:“所记更为简略,系备忘性质。”

引证解释

⒈ 谓记录下以备遗忘时查阅。 明海瑞撰有《备忘集》。

孙犁《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二)》:“所记更为简略,系备忘性质。”

备忘的网络释义

备忘

  • 备忘意思是谓记录下以备遗忘时查阅。 明 海瑞 撰有《备忘集》。 孙犁 《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二)》:“所记更为简略,系备忘性质。”
  • 备忘造句

    我想说这是份复杂的法律合同,因为我们备忘录是有约束力的,而其他两方没有违反协议。
    在紧急情况下,以发出备忘录方式对文件进行临时更改是允许的,但这样的更改必须由该负责部门审批。
    顺便问一声,玛丽安,我一直在找一份叫文件的备忘录,你对此有点印象吗。
    动议以及备忘的可编辑的电子文本可以在只读光碟存储器中获得。
    教授与汕头大学执行校长顾佩华教授,在以色列台拉维夫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创办。
    采购产品地址簿,指出本书,每天预订,会计帐簿,持证人的姓名,备忘录图书文具。
    和之前的备忘录相比,他递交给总统的总结报告措辞要更为温和得体。
    薄瑞光回答,备忘录所说明的在任何新名单的公开发表前,必须事先协调谘询的过程很显然没有作到。
    当时,他给急救室的主治医师写了四页纸的备忘录,在送我去医院前也和急救室的主治医师进行了交谈。
    不管怎样,我肯定我的收文篮里没有备忘录。
    具备从事商务文秘和中下级管理工作的人员的英文水平。能够写工作备忘录、申请、声明和概要,以及一般描述性、叙述性和说明性文章。
    一个关于这次会议的描述,被称作唐宁街备忘录,由当时的一个参与者提供,不过身份还要隐藏几年。
    备忘录扼要地归纳了自全国电力协会年会以来发表过的有关“自由之友”和乔戈斯?阿香博的全部资料。
    张世恩介绍,在驻白俄罗斯商务代表处的努力下,甘肃省商务厅已签署了与白俄罗斯格罗德诺州经济执行委员会深化经贸合作备忘录。
    有关适航性的警告性备忘录。
    也是在贝格尔号上,他说,他学会了他所认为的节约时间的黄金法则,也就是利用好备忘录。
    业务经理菲力浦?纽曼想要草拟一份备忘录。他把备忘录的内容念给他的秘书。
    协议未尽事项、由甲乙双方协商后,可签订补充协议或备忘录,并共同执行。
    一份政府内部备忘录显示,电脑,播放器,摩托车和电压力锅等将于四月份被允许公开销售。
    如果不注意的话,那位应您要求找寻丢失备忘而工作过度的助手将告诉您的上司,您一直在办公桌里囤积可可饮料包。

    汉字详情

    bèi [bei]
    部首: 343
    笔画: 8
    五笔: TL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EW
    四角: 2760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人,備( bèi)声。本义:谨慎、警惕)

    (2) 同本义

    事戒不虞曰知备。——《大戴礼记·小辨》

    备者,国之重也。——《墨子·七患》

    且夫备有未至而设之。——《国语·周语》

    貌若傥荡不备,然心甚谨密。——《汉书·史丹传》

    (3) 又如:傥荡不备(行为无拘无束,不谨慎)

    (4) 完备;齐备

    备,具也。——《广雅·释诂三》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易·系辞》

    前人之述备矣。——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众妙毕备。——《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请备述之。——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5) 又如:德才兼备;完备(齐备)

    (6) 通“惫”。疲乏;困顿

    修容而以言,耻食以上交,以避农战,外交以备,国之危也。——《商君书·靳令》

    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尝食,藜羹不糁,宰予备矣。——《吕氏春秋·慎人》

    动词

    (1) 准备;预备

    宗人举兽尾告备。——《仪礼·特牲馈食礼》

    备物以将形。——《庄子·庚桑楚》

    犹得备晨炊。——唐· 杜甫《石壕吏》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又备经年裹物之用。——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2) 又如:备马;备他充饥;备办;备课

    (3) 防备;戒备

    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孙子·虚实》

    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史记·项羽本记》

    (4) 又如:守备(防守戒备);备水(防备水患);备灾;备患(防备祸患)

    (5) 储备

    而设法备贮弹药。——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6) 又如:备料;备藏(收藏)

    (7) 提供或装备

    事异则备变。——《韩非子·五蠹》

    (8) 又如:所需各种农业机械无一不备;备榜(张榜;出榜)

    (9) 凑数;充数

    吾尝备位将相。——《汉书·萧望之传》

    (10) 又如:备位(居官的自谦之词);备员(凑数,充数)

    (11) 守备 。如:备伍;备守(守备之器用);备边;备卫

    名词

    (1) 设备;设施

    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韩非子·五蠹》

    (2) 又

    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3) 又如:军备;装备

    副词

    全部;完全;尽

    农事备收。——《礼记·月令》

    诸侯备闻此言。——《左传·成公十三年》

    备极欢洽。——《广东军务记》

    备极护爱。——《聊斋志异·促织》

    英文翻译

    prepare, ready, perfect

    方言集汇

    ◎ 粤语:bei6
    ◎ 潮州话:bi6

    宋本广韵

    wàng [wang]
    部首: 440
    笔画: 7
    五笔: YNNU
    五行:
    仓颉: YVP
    四角: 00331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亡,亡亦声。本义:忘记,不记得)

    (2) 同本义

    忘,不识也。——《说文》

    德音不忘。——《诗·郑风·有女同车》

    中年病忘。——《列子·周穆王》。释文:“不记事也。”

    忘路之远近。——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宠辱偕忘。——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忘身于外。——诸葛亮《出师表》

    (3) 又如:忘魂(忘怀);忘昏(忘怀);忘反(流连忘归);忘年(忘记年岁);忘味(忘记美食的滋味);忘食(忘了吃饭);忘却(不记得);忘生舍死(忘却性命,不怕牺牲);忘先(忘记祖先)

    (4) 玩忽,怠忽

    夙夜不敢忘怠。——唐· 韩愈《潮州祭神文》

    (5) 通“亡”。逃亡;遗失;灭亡

    乐隤心其如忘。——《文选·陆机·叹逝赋》

    敷前人受命,兹不忘大功。——《书·大诰》

    佩玉将将,寿考不忘。——《诗·秦风·终南》

    不愆不忘,率由旧章。——《诗·大雅·假乐》

    今日不为,明日忘贷。——《管子·乘马》

    臣闻子胥尽忠而忘其号。——《汉书·武五子传》

    (6) 舍弃 。如:忘私(不关心自己的得失,无私心);忘身(奋不顾身;置生死于度外);忘命(不怕死;竭尽全力);忘倦(专注于某物或被其吸引而忘却疲倦);忘劳(不感觉劳累;不知疲倦);忘想(不关心,不去想)

    (7) 无,没有 。如:忘翼(谓不飞去);忘机瓮(比喻没有机心)

    英文翻译

    forget; neglect; miss, omit

    方言集汇

    ◎ 粤语:mong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mong2 [沙头角腔] mong5 [梅县腔] wong5 [海陆丰腔] mong2 mong6 [客语拼音字汇] mong2 mong4 [陆丰腔] mong3 [东莞腔] mong3 [台湾四县腔] mong2 mong5 [宝安腔] m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一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巫放陽合去聲合口三等myangh/mvanqmĭwaŋ

    备忘的同拼音词语